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子现专利>正文

一种轻质墙体的移动制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697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轻质墙体的移动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它有一对主模箱体(17),主模箱体下部有支架(3),主模箱体一侧安装有涂抹器放料管(8),涂抹器放料管上有刮板(4)和进料口(5),主模箱体的另一侧安装有进料管(18),进料管上有上料管(19),放料管内侧的纵向和横向涂抹器放料管内侧分别有出料孔,主模箱体上有布网杆(16)和进汽管(6)。(*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模具,尤其是一种用于内墙墙体制造的模具。
技术介绍
由于烧制红砖耗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因此人们逐渐采用轻质材料替代红砖制造内墙。现有的轻质内墙的制造方式是,先用轻质材料预制成墙体板材,然后在建筑物内将一块块墙体板材组装起来,构成内墙墙体。这种内墙制造方式的缺点是,板材与板材之间、板材与其它墙面、地面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差,且连接部位会出现裂缝,表面平整性也低,组装完成后会留下固定件痕迹、缝痕迹,影响美观。墙体材料在运输、装卸、吊送、组装过程中会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质墙体的移动制造模具,它能用于在建筑生产的现场进行轻质内墙墙体的制造,以提高轻质墙体连接的牢固性及其表面的平整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轻质墙体的移动制造模具,它有一对主模箱体,主模箱体下部有支架,主模箱体一侧安装有涂抹器放料管,涂抹器放料管上有刮板和进料口,主模箱体的另一侧安装有进料管,进料管上有上料管,放料管内侧的纵向和横向涂抹器放料管内侧分别有出料孔,主模箱体上有布网杆和进汽管。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轻质墙体的移动制造模具,可用于在建筑生产现场进行轻质内墙墙体的制造,内墙墙体与其它墙面、地面连接的牢固性高,表面平整,不会产生固定件痕迹、缝痕迹及裂缝现象,美观性好,在生产现场可随意确定墙体厚度,且避免了预制好的墙体板材在运输、装卸、吊送、组装过程中产生的损伤,生产速度也较快。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的主模箱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其副模箱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进料管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涂抹器放料管及刮板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可用于本技术的动力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安装形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之一种轻质墙体的移动制造模具,它有一对主模箱体(17),主模箱体下部有支架(3),主模箱体一侧安装有涂抹器放料管(8),涂抹器放料管上有刮板(4)和进料口(5),主模箱体的另一侧安装有进料管(18),进料管上有上料管(19),放料管内侧的纵向和横向、涂抹器放料管内侧分别有出料孔,主模箱体上有布网杆(16)和进汽管(6)。它还有一对副模箱体(37),副模箱体的一侧安装有涂抹器放料管(23),涂抹器放料管上有刮板(28),涂抹器放料管下端有接头(22),副模箱体的另一侧安装有进料管(35),进料管下端有接头(38),放料管内侧的纵向和横向、涂抹器放料管内侧分别有出料孔,副模箱体下端有安装板(24),副模箱体上还有放汽管(30)、布网杆(36)以及连接槽板(26)。在所述的主模箱体(17)上还安装有位于套筒(12)内的齿条(10),安装在主模箱体上的齿轮(11)与齿条啮合在一起。在所述的副模箱体(37)上端还有高度调整壳(32),高度调整壳与副模箱体上的调整螺栓(29)连接在一起。在支架上还有滚轮(1)、垂直度调整轮(2)和滚轮(21)。进料管(18)、进料管(35)是分别通过连接板(14)、连接板(33)安装在主、副模箱体上的。连接板(14)、(33)上分别安装有螺栓(15)、(34)。主模箱体上还可以有用于连接主、副模箱体的螺栓(13)。涂抹器放料管(8)、(23)是分别通过连接板(9)、(27)安装在主、副模箱体上的。在副模箱体上还有垂直度调整器挂钩(31)。进料管末端还可以安装有放料挡板(20)。使用时,将两主模箱体通过连接杆(45)相对固定在一起,两者之间的间隙根据墙体厚度而定。在其中的一个主模箱体的支架上安装电机(39)、变速箱(40),并使两者通过皮带相连。变速箱的输出轴上安装的链轮及与齿轮(43)同轴的链轮上安装有链条(41),齿轮(42)与另一齿轮(43)啮合在一起。另一齿轮(43)安装在固定于地面上的齿条道轨(44)上。电机的转动可通过皮带依次带动变速箱、链条、齿轮、另一齿轮转动,实现整个模具的移动。将进汽管(6)与蒸汽发生源相连通。将上料管(19)与轻质材料罐相连通。将涂抹器放料管上的进料口(5)与涂料罐相连通。当主模箱体的高度低于内墙高度时,可通过螺栓(13)、折页板(24),及通过转动齿轮(11),使齿条(10)上升至连接槽板(26)内来实现主、副模箱体的连接固定。此时,主模箱体上端应有出汽孔与副模箱体上的进汽孔相对。将副模箱体(35)上的接头(38)插入主模箱体(17)上的进料管(18)内。将副模箱体上的涂抹器放料管(28)上的接头(22)插入主模箱体上的涂抹器放料管(8)内。在各布网杆上安放钢丝网片卷筒。在开始墙体制造作业时,将各布网杆上的钢丝网片的起始端固定在其它墙面上。先卸下连接板(9)、(27),将涂抹器进料管(8)、(23)通过折页板(7)、(25)向内折起,并在开始阶段将进料口(5)关闭。转动螺栓(15)、(34),使进料管(18)、(35)前移,其横向出料口面对各相对的主、副模箱体之间的间隙。轻质材料从出料口喷出,进入模板之间的间隙内,并与钢丝网片结合在一起。蒸汽进入各主、副模箱体内,使轻质材料产生热胀,从而加快成型速度和提高墙体强度。开始作业约20分钟后,开动电机,使其带动整个模具以每分钟行走约6厘米的速度沿道轨移动,进行墙体制造的连续作业。这时,可通过连接板(9)、(27)将涂抹器进料管固定在主、副模箱体上,接通进料口,将涂料涂覆在已成型的墙体表面。在模具的移动过程中,各布网杆上安装的钢丝网片卷筒上的钢丝网片随之展开。当模具移动到进料管靠近其它墙体时,可剪断钢丝网片,将其末端用U形铁固定在这一墙体上。另外,可拧动螺栓(15)、(34),使进料管(18)、(35)前移至与主、副模箱体平行的位置,利用进料管上的纵向出料口向外喷送轻质材料。此时,进料管实质上成为主、副模箱体的一部分。副模箱体上的高度调整壳(32)的作用是,当主、副模箱体的总高度略小于内墙墙体的高度(如相差几厘米)时,可通过拧动调整螺栓(29),使其上升,以相对增加副模箱体的高度。在地面上还可以铺设定向轨(47)、(48)及垂直调节轨(46)。垂直度调整轮安放在垂直调节轨上。主模箱体下端应有定向轮分别安放在定向轨(47)、(48)上。各滚轮用于制造另一轻质墙体时主模箱体的移动。当一道内墙墙体完成后,可将涂抹器放料管内残存的涂料通过拧下其下端的螺母排出;将进料管内残存的轻质材料通过抽出其末端的放料挡板(20)排出。所述的轻质材料由快硬铝酸盐水泥、珍珠岩和水等混合而成。轻质材料、涂料可以采用压力输送方式进行输送。权利要求1.一种轻质墙体的移动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它有一对主模箱体(17),主模箱体下部有支架(3),主模箱体一侧安装有涂抹器放料管(8),涂抹器放料管上有刮板(4)和进料口(5),主模箱体的另一侧安装有进料管(18),进料管上有上料管(19),放料管内侧的纵向和横向涂抹器放料管内侧分别有出料孔,主模箱体上有布网杆(16)和进汽管(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墙体的移动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一对副模箱体(37),副模箱体的一侧安装有涂抹器放料管(23),涂抹器放料管上有刮板(28),涂抹器放料管下端有接头(22),副模箱体的另一侧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现
申请(专利权)人:李子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