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74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包括底模,底模上设有多条焊接筋,焊接筋由底模本体压制成型,焊接筋包括由底模本体向上弯折的第一直边、由第一直边末端向外侧斜向上弯折的第二外斜边、由第二外斜边末端向内侧斜向下弯折的第三内斜边、由第三内斜边末端斜向外侧斜向上弯折的第四内斜边、由第四内斜边末端向内侧斜向下弯折的第五外斜边、由第五外斜边末端向下弯折的第六直边,第一直边与第六直边等长,第二外斜边与第五外斜边等长,第三内斜边与第四内斜边等长,焊接筋截面轮廓呈Y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下弦钢筋与焊接筋的接触面积、焊接面积,焊接时摆放更稳当,焊接更牢固,且不会损伤底模镀锌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
,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
技术介绍
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力学性能和传统楼板基本相同,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的建设中。钢筋桁架楼承板是由加工成型的钢筋桁架与镀锌压型钢板进行连体焊接的一种组合模板。在现有产品的焊接连体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发生:1、常规V型镀锌底模与桁架焊接时,容易把底模焊穿,没有焊穿的地方也因为高温导致该焊点位置的镀锌层遭到破坏,从而影响了焊接牢固度和外观的质量;2、市场现有产品中有自立边的焊接接触点的底模,但该底模凸出位置与桁架焊接部分接触面太小导致容易出现焊接不牢固、钢筋桁架与底模脱焊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底模镀锌钢板厚度偏薄易焊穿、现有产品立边与钢筋桁架焊接位置接触面小易脱焊等的问题,提供一种在保证钢筋桁架与镀锌底模焊接质量的情况下,增加立边焊接面的面积从而加强焊接牢固度和提高镀锌底模底面镀锌外观质量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包括底模,所述的底模上设有多条焊接筋,所述的焊接筋由底模本体压制成型,所述焊接筋包括由底模本体向上弯折的第一直边、由第一直边末端向外侧斜向上弯折的第二外斜边、由第二外斜边末端向内侧斜向下弯折的第三内斜边、由第三内斜边末端斜向外侧斜向上弯折的第四内斜边、由第四内斜边末端向内侧斜向下弯折的第五外斜边、由第五外斜边末端向下弯折的第六直边,所述的第一直边与第六直边等长,所述的第二外斜边与第五外斜边等长,所述的第三内斜边与第四内斜边等长,所述焊接筋截面轮廓呈Y型,所述焊接筋上端第二外斜边末端与第四内斜边末端之间间距不小于5毫米,所述第一直边与第六直边紧贴。本方案底模上直立边(即焊接筋)为六条,与三品桁架的六根下弦钢筋进行焊接,焊接筋由压型设备中的三道组合轮压制成型;桁架的下弦钢筋焊接时搭接于焊接筋的顶端(Y型分叉顶端),本方案的焊接筋分叉可增加下弦钢筋与焊接筋的接触面积、焊接面积,焊接时摆放更稳当,焊接更牢固,且不会损伤底模镀锌的表面质量。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直边与第二外斜边、第五外斜边与第六直边之间的夹角为120°-135°,所述的第三内斜边与第四内斜边之间的夹角为90°-120°。作为优选,所述的焊接筋顶端与底模表面的间距为7-10毫米。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模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设于焊接筋与焊接筋之间。加强筋可加强底模的刚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模两端分别设有卡口。底模两端卡口用于底模之间的相互连接固定。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增加下弦钢筋与焊接筋的接触面积、焊接面积;(2)焊接时摆放更稳当,焊接更牢固,且不会损伤底模镀锌的表面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模2、焊接筋3、第一直边4、第二外斜边5、第三内斜边6、第四内斜边7、第五外斜边8、第六直边9、加强筋10、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包括底模1,底模1上设有多条焊接筋2,焊接筋2由底模1本体压制成型,焊接筋2包括由底模1本体向上弯折的第一直边3、由第一直边3末端向外侧斜向上弯折的第二外斜边4、由第二外斜边4末端向内侧斜向下弯折的第三内斜边5、由第三内斜边5末端斜向外侧斜向上弯折的第四内斜边6、由第四内斜边6末端向内侧斜向下弯折的第五外斜边7、由第五外斜边7末端向下弯折的第六直边8,第一直边3与第六直边8等长,第二外斜边4与第五外斜边7等长,第三内斜边5与第四内斜边6等长,焊接筋2截面轮廓呈Y型,焊接筋2上端第二外斜边4末端与第四内斜边6末端之间间距不小于5毫米,第一直边3与第六直边8紧贴;第一直边3与第二外斜边4、第五外斜边7与第六直边8之间的夹角为135°,第三内斜边5与第四内斜边6之间的夹角为90°;焊接筋2顶端与底模1表面的间距为8毫米;底模1设有若干加强筋9,加强筋9设于焊接筋2与焊接筋2之间;底模1两端分别设有卡口10。具体使用过程是,实际使用时,底模1上焊接筋2为六条,与三品桁架的六根下弦钢筋进行焊接,焊接筋2由压型设备中的三道组合轮压制成型;桁架的下弦钢筋焊接时搭接于焊接筋2的顶端(Y型分叉顶端);多个底模1可通过卡口10相互连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包括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模上设有多条焊接筋,所述的焊接筋由底模本体压制成型,所述焊接筋包括由底模本体向上弯折的第一直边、由第一直边末端向外侧斜向上弯折的第二外斜边、由第二外斜边末端向内侧斜向下弯折的第三内斜边、由第三内斜边末端斜向外侧斜向上弯折的第四内斜边、由第四内斜边末端向内侧斜向下弯折的第五外斜边、由第五外斜边末端向下弯折的第六直边,所述的第一直边与第六直边等长,所述的第二外斜边与第五外斜边等长,所述的第三内斜边与第四内斜边等长,所述焊接筋截面轮廓呈Y型,所述焊接筋上端第二外斜边末端与第四内斜边末端之间间距不小于5毫米,所述第一直边与第六直边紧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包括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模上设有多条焊接筋,所述的焊接筋由底模本体压制成型,所述焊接筋包括由底模本体向上弯折的第一直边、由第一直边末端向外侧斜向上弯折的第二外斜边、由第二外斜边末端向内侧斜向下弯折的第三内斜边、由第三内斜边末端斜向外侧斜向上弯折的第四内斜边、由第四内斜边末端向内侧斜向下弯折的第五外斜边、由第五外斜边末端向下弯折的第六直边,所述的第一直边与第六直边等长,所述的第二外斜边与第五外斜边等长,所述的第三内斜边与第四内斜边等长,所述焊接筋截面轮廓呈Y型,所述焊接筋上端第二外斜边末端与第四内斜边末端之间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光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美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