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化带六棱块铺设装置,包括取放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取放机构移动的移动机构、输送台以及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空心六棱块设计了一种专门的取放机构,并且根据空心六棱块在边坡铺设的特点采用了伺服电机控制的移动机构对拱形绿化带六棱块进行铺设,减少了纯人工铺设的劳动强度,极大的提高了铺设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化带六棱块铺设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绿化带六棱块铺设装置。
技术介绍
道路施工时边坡通常采用拱形骨架加空心六棱块植草的防护形式护坡,施工时先铺设拱形骨架,然后在拱形骨架内铺设空心六棱块。目前,空心六棱块都是采用纯人工进行铺设,由于空心六棱块尺寸小,每个拱形骨架内需要铺设的空心六棱块数量多,而且施工场地又是边坡,因此采用纯人工进行铺设劳动强度大,铺设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铺设效率并且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够极大的提高铺设效率的绿化带六棱块铺设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绿化带六棱块铺设装置,包括取放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取放机构移动的移动机构、输送台以及控制系统。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纵向移动单元,每个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由支撑梁、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的导轨和套设在所述导轨上的移动块组成,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两个所述支撑梁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一上连接梁和一下连接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纵向移动单元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结构相同的横向移动单元,所述横向移动单元的支撑梁下方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的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横向移动单元的移动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结构相同的竖直移动单元,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的支撑梁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横向移动单元的移动块上,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的移动块设置在靠近所述下连接梁一侧。所述取放机构包括一方形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两侧靠近下端部位分别设置有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伸缩杆分别向两侧伸缩,两个所述伸缩杆端部设置有支撑圆柱,所述支撑圆柱侧壁中间部位与所述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与压缩气体管路连接,所述压缩气体管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固定柱上端面通过一连接臂与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的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与所述伸缩杆的角度为30度,保证所述伸缩杆伸出时所述支撑圆柱能够与六棱块靠近左下内角的部位和靠近右上内角的部位接触。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的所述支撑梁下方设置有若干支撑腿,所述支撑腿靠近端部螺纹连接有横向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位于所述支撑腿外侧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固定螺栓位于所述支撑腿内侧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输送台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梁之间靠近所述下横梁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凹槽。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左下的所述伸缩杆和所述支撑圆柱之间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每个所述定位凹槽内的限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的所述伺服电机转轴与齿轮之间的扭矩传感器、以及设置在一控制箱内的PLC和电源;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电源开关、移动机构控制摇杆、取放机构控制按钮以及手动自动切换按钮;所述电源、所述PLC、所述伺服电机、所述电磁阀、所述扭矩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限位传感器之间电连接。所述气缸、所述电磁阀、所述PLC、所述限位传感器、所述扭矩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控制原理和具体的电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铺设六棱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装置固定:将两个所述支撑梁的支撑腿放置在拱形骨架的两侧,将所述输送台放置在拱形骨架前侧,拧紧所述固定螺栓,使得所述固定块紧卡在拱形骨架的外侧面,完成装置固定;设置所述底板左上角为定位基准点,六棱块铺设装置固定时,所述定位基准点与拱形骨架内侧左下角对应,PLC程序中设置紧靠所述定位基准点铺设的六棱块的中心点作为第一铺设定位点;第二步、打开电源开关,在所述底板上放置六棱块,依靠六棱块自身的重量触发所述限位传感器,所述PLC采集每个所述定位凹槽内所述限位传感器的信号;第三步、启动六棱块铺设装置,所述PLC给所述移动机构的所述伺服电机发出指令,按照预先设定的对所述底板上六棱块的抓取顺序,将所述取放机构移动到所述限位传感器对应的所述定位凹槽正上方,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的所述移动块下移到对应位置;第四步、所述PLC程序预先设置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的所述移动块抓取六棱块的若干个定点位置,当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的所述移动块到达任意一个定点位置后,所述PLC控制所述电磁阀,所述伸缩杆伸出,所述支撑圆柱撑起六棱块的左下内角和右上内角部位,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的所述移动块上升,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取放机构移动到第一步所述第一铺设定位点,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的所述移动块下移带动六棱块靠近拱形绿化带地面,然后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取放机构向左向下使得六棱块紧靠拱形骨架左边沿和下边沿,挤压所述压力传感器增大到PLC程序中预先设定的第一力值后,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的所述移动块继续下移到所述扭矩传感器达到PLC程序中预先设定的第二力值后,所述PLC控制所述电磁阀,所述伸缩杆回缩,所述支撑圆柱脱离与六棱块的左下内角和右上内角部位的接触,完成第一个六棱块的铺设;第五步、第一个六棱块铺设完成后,然后在第一个六棱块的上方铺设下一个六棱块,后边每一个六棱块的铺设均以前一个六棱块的铺设位置作为基准点;铺完一列之后再进行下一列的铺设,个别的拱形边附近不规则铺设采用人工进行找补;由于拱形绿化带和六棱块的尺寸相对固定,铺设时可以对所述取放机构的铺设路径在PLC程序中进行预设,实现自动铺设;第六步、完成拱形绿化带所有六棱块铺设后,松开固定螺栓,将装置转移到下一个拱形绿化带进行铺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针对空心六棱块设计了一种专门的取放机构,并且根据空心六棱块在边坡铺设的特点采用了伺服电机控制的移动机构对拱形绿化带六棱块进行铺设,减少了纯人工铺设的劳动强度,极大的提高了铺设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纵向移动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取放机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纵向移动单元;2、支撑梁;3、导轨;4、移动块;5、齿条;6、伺服电机;7、上连接梁;8、下连接梁;9、拱形骨架;10、横向移动单元;11、竖直移动单元;12、固定柱;13、气缸;14、伸缩杆;15、支撑圆柱;16、定位凹槽;17、控制箱;18、连接臂;19、支撑腿;20、固定螺栓;21、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绿化带六棱块铺设装置,包括取放机构、能够带动取放机构移动的移动机构、输送台以及控制系统。移动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纵向移动单元1,每个纵向移动单元1由支撑梁2、平行设置在支撑梁2上的导轨3和套设在导轨3上的移动块4组成,支撑梁2上设置有齿条5,移动块4上设置有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齿条5啮合的齿轮;两个支撑梁2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一上连接梁7和一下连接梁8固定连接;两个纵向移动单元1之间设置有与纵向移动单元1结构相同的横向移动单元10,横向移动单元10的支撑梁2下方两端分别与两个纵向移动单元1的移动块4固定连接;横向移动单元10的移动块4上设置有与纵向移动单元1结构相同的竖直移动单元11,竖直移动单元11的支撑梁2一端固定设置在横向移动单元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化带六棱块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放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取放机构移动的移动机构、输送台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取放机构包括一方形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两侧靠近下端部位分别设置有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伸缩杆分别向两侧伸缩,两个所述伸缩杆端部设置有支撑圆柱,所述支撑圆柱侧壁中间部位与所述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与压缩气体管路连接,所述压缩气体管路设置有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化带六棱块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放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取放机构移动的移动机构、输送台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取放机构包括一方形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两侧靠近下端部位分别设置有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伸缩杆分别向两侧伸缩,两个所述伸缩杆端部设置有支撑圆柱,所述支撑圆柱侧壁中间部位与所述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与压缩气体管路连接,所述压缩气体管路设置有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带六棱块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纵向移动单元,每个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由支撑梁、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的导轨和套设在所述导轨上的移动块组成,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两个所述支撑梁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一上连接梁和一下连接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纵向移动单元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结构相同的横向移动单元,所述横向移动单元的支撑梁下方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的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横向移动单元的移动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结构相同的竖直移动单元,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的支撑梁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横向移动单元的移动块上,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的移动块设置在靠近所述下连接梁一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英,
申请(专利权)人:皮春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