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5632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装配整体式建筑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包括若干个拼接在一起的预制反肋板,每个预制反肋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若干个拼接在一起的预制反肋板上方设有后浇混凝土层。一种反肋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预制反肋板;S2:在主梁和次梁上安装支撑;S3:起吊若干个预制反肋板,凹槽面朝上,依次平铺放置于主梁或者次梁上,拼接成楼板;S4:浇筑混凝土层,形成叠合楼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充当现浇混凝土的模板,节约模板用量和支撑用量,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楼板下表面较为平整,建筑效果更美观。

An Inverse Rib Composite Floor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fabricating and assembling integral building structures, in particular to an anti-ribbed composite floor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An anti-ribbed composite floor includes several pre-fabricated anti-ribbed slabs spliced together. The upper surface of each pre-fabricated anti-ribbed slab is provided with downward concave grooves,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several pre-fabricated anti-ribbed slabs spliced together is provided with a post-poured concrete layer.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nti-ribbed composite slab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making prefabricated anti-ribbed slab; S2: installing support on the main beam and secondary beam; S3: lifting several prefabricated anti-ribbed slabs, with grooves facing upward, placing them on the main beam or secondary beam in turn, splicing into slabs; S4: pouring concrete layer to form composite slabs. Through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can act as a template for cast-in-place concrete, save the amount of template and support, effectively improv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save cost.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loor slab of the invention is relatively flat, and the building effect is more beautifu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装配整体式建筑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预制混凝土结构具有节约材料、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构件的质量和节能环保等优点,预制混凝土结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叠合板作为一种可以应用于装配整体式建筑的楼板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而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1)仍需要铺设大量楼板模板;(2)目前的预制叠合楼板跨度不够大;(3)预制板体和后浇混凝土缺少稳定的连接;(4)板底能看到凸出的肋,影响建筑美观。因此,研发一种结构更坚固、跨度更大、和后浇混凝土连接更好、能充分利用楼板自身的承载性从而减少模板使用又不影响建筑美观的新型叠合楼板,已经成为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尺寸能够做成较大跨度,在后浇注混凝土时不需要模板支撑,且与后浇混凝土连接更稳固,底面平整。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反肋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其能够减少模板的用量及铺设时间,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包括若干个拼接在一起的预制反肋板,每个预制反肋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若干个拼接在一起的预制反肋板上方设有后浇混凝土层。进一步,预制反肋板包括板体和分别位于板体两端的两个肋体,两个肋体的底面与板体的底面平齐,两个肋体的顶面凸出于板体的顶面,两个肋体的内侧面与板体的顶面形成一个凹槽,两个肋体与板体为一体结构。进一步,板体和肋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进一步,两个肋体的内侧面均为斜面。进一步,板体包括混凝土板本体,混凝土板本体的顶部设有纵横交错的面层横向钢筋和面层纵向钢筋,混凝土板本体的底部设有纵横交错的底层横向钢筋和底层纵向钢筋。进一步,底层横向钢筋为预应力钢筋。进一步,两个肋体均包括混凝土肋本体,混凝土肋本体的顶部设有沿肋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肋体上部钢筋,混凝土肋本体的底部设有沿肋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肋体底部钢筋,肋体上部钢筋和肋体底部钢筋的四周设有肋体箍筋。进一步,肋体底部钢筋为预应力钢筋。一种反肋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预制反肋板;S2:在主梁和次梁上安装支撑;S3:起吊若干个预制反肋板,凹槽面朝上,依次平铺放置于主梁或者次梁上,拼接成楼板;S4:浇筑混凝土层,形成叠合楼板。进一步,预制反肋板包括以下步骤,S1:绑扎底层横向钢筋和底层纵向钢筋,埋设于板体的底部位置,绑扎面层纵向钢筋和面层横向钢筋,埋设于板体的顶部位置;S2:放置肋体上部钢筋和肋体底部钢筋,通过肋体箍筋绑扎,形成钢筋笼;S3:浇筑板体和肋体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板本体和混凝土肋本体。总的说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每个预制反肋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若干个拼接在一起的预制反肋板上方设有后浇混凝土层的方式,可以在整个反肋叠合楼板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预制反肋板的厚度,使预制反肋板承担更大的弯矩等内力,从而相对于现有其他形式的预制楼板,跨度可以更大。对同样的建筑面积,可减少所需预制楼板数量,从而加快施工。2、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使本专利技术可充当现浇混凝土的模板,节约模板用量和支撑用量,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3、本专利技术楼板下表面较为平整,建筑效果更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反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反肋板的钢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反肋叠合楼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反肋叠合楼板的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4中包括有:1——肋体、2——板体、3——底层横向钢筋、4——底层纵向钢筋、5——面层纵向钢筋、6——面层横向钢筋、7——混凝土板本体、8——肋体上部钢筋、9——肋体底部钢筋、10——肋体箍筋、11——后浇混凝土层、1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包括若干个拼接在一起的预制反肋板,每个预制反肋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12,若干个拼接在一起的预制反肋板上方设有后浇混凝土层11。凹槽12使后浇混凝土层11与预制反肋板结合更紧密。预制反肋板包括板体2和分别位于板体2两端的两个肋体1,两个肋体1的底面与板体2的底面平齐,两个肋体1的顶面凸出于板体2的顶面,两个肋体1的内侧面与板体2的顶面形成一个凹槽12,两个肋体1与板体2为一体结构。板体2和肋体1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两个肋体1的内侧面均为斜面。板体2包括混凝土板本体7,混凝土板本体7的顶部设有纵横交错的面层横向钢筋6和面层纵向钢筋5,混凝土板本体7的底部设有纵横交错的底层横向钢筋3和底层纵向钢筋4。底层横向钢筋3为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可以提高板体2的承载力。两个肋体1均包括混凝土肋本体,混凝土肋本体的顶部设有沿肋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肋体上部钢筋8,混凝土肋本体的底部设有沿肋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肋体底部钢筋9,肋体上部钢筋8和肋体底部钢筋9的四周设有肋体箍筋10。肋体底部钢筋9为预应力钢筋,肋体箍筋10为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可以提高肋体1的承载力。一种反肋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设计要求,预制反肋板可在工厂制作,再运输到工地施工;具体包括:绑扎底层横向钢筋3和底层纵向钢筋4,埋设于板体2的底部位置,绑扎面层纵向钢筋5和面层横向钢筋6,埋设于板体2的顶部位置;放置肋体上部钢筋8和肋体底部钢筋9,通过肋体箍筋10绑扎,形成钢筋笼;浇筑板体2和肋体1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板本体7和混凝土肋本体。在主梁和次梁上安装支撑;起吊若干个预制反肋板,凹槽12面朝上,依次平铺放置于主梁或者次梁上,拼接成楼板;浇筑混凝土层,形成叠合楼板。总的说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每个预制反肋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12,若干个拼接在一起的预制反肋板上方设有后浇混凝土层11的方式,可以在整个反肋叠合楼板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预制反肋板的厚度,使预制反肋板承担更大的弯矩等内力,从而相对于现有其他形式的预制楼板,跨度可以更大。对同样的建筑面积,可减少所需预制楼板数量,从而加快施工。2、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使本专利技术可充当现浇混凝土的模板,节约模板用量,且无需使用模板支撑,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3、本专利技术楼板下表面较为平整,建筑效果更美观。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拼接在一起的预制反肋板,每个预制反肋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若干个拼接在一起的预制反肋板上方设有后浇混凝土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拼接在一起的预制反肋板,每个预制反肋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若干个拼接在一起的预制反肋板上方设有后浇混凝土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预制反肋板包括板体和分别位于板体两端的两个肋体,两个肋体的底面与板体的底面平齐,两个肋体的顶面凸出于板体的顶面,两个肋体的内侧面与板体的顶面形成一个凹槽,两个肋体与板体为一体结构。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板体和肋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两个肋体的内侧面均为斜面。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板体包括混凝土板本体,混凝土板本体的顶部设有纵横交错的面层横向钢筋和面层纵向钢筋,混凝土板本体的底部设有纵横交错的底层横向钢筋和底层纵向钢筋。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肋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底层横向钢筋为预应力钢筋。7.按照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健许明智陈庆军梁竣杰左志亮杨春彭章锋肖立韬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