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阻尼梁柱铰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62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阻尼梁柱铰接节点,包括立柱,安装在立柱上的横梁,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异型块,第二异型块,多个阻尼件,异型钢块,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滑块;异型钢块包括一体形成的两块钢板和连接部,两块钢板分居连接部的两侧,第一连接轴贯穿第一异型块和连接部,第二异型块包括一体形成的内弧块和剪切板,剪切板设置在内弧块的内侧表面上,剪切板位于两块钢板之间,连接部贯穿内弧块,滑块滑动式地置于连接部的内部,第二连接轴贯穿内弧块和滑块;阻尼件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块钢板上,阻尼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块钢板上。本节点能承受结构荷载且能起到良好的阻尼耗能的效果,属于房屋抗震的技术领域。

A Kind of Hinged Joints of High Damping Beams and Column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igh damping beam-column articulated joint, which comprises a column, a cross beam mounted on the column,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a first special-shaped block, a second special-shaped block, a plurality of dampers, a special-shaped steel block, a first connecting shaft, a second connecting shaft and a slider; a special-shaped steel block comprises two steel plates and a connecting part formed in one body, and two steel plates are separ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part. A connecting shaft runs through the first special-shaped block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special-shaped block includes an integral inner arc block and a shearing plate. The shear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inner arc block. The shearing plate is located between two steel plates. The connecting part runs through the inner arc block, the sliding block is placed inside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shaft runs through the inner arc block and the sliding block. On the plate, the other end of the damper is fixed on another steel plate. The joint can withstand structural loads and has a good effect of damping and energy dissipa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seismic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阻尼梁柱铰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抗震的
,尤其涉及一种高阻尼梁柱铰接节点。
技术介绍
装配式结构因其具备生产效率高、构件质量好、建筑垃圾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了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发展要求等优点被国内外广泛应用。预制装配式结构主要由预制构件和节点连接构成,其中节点连接作为装配式结构中重要的传力构件,要求其性能良好、传力明确,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破坏,以保证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因此,如何保证装配式结构节点连接的性能,是装配式结构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装配式结构节点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多注重于节点强度,而对其耗能能力、塑性可控能力等影响结构整体失效模式的性能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阻尼梁柱铰接节点,能起到良好的阻尼耗能的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阻尼梁柱铰接节点,包括立柱,安装在立柱上的横梁,固定在横梁上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二连接板,第一异型块,第二异型块,多个阻尼件,异型钢块,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滑块;异型钢块包括一体形成的两块钢板和连接部,两块钢板分居连接部的两侧,第一连接轴贯穿第一异型块和连接部,第二异型块包括一体形成的内弧块和剪切板,剪切板设置在内弧块的内侧表面上,剪切板位于两块钢板之间,连接部贯穿内弧块,滑块滑动式地置于连接部的内部,第二连接轴贯穿内弧块和滑块;第一异型块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相固定,第一异型块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内弧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相固定,内弧块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剪切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钢板之间均留有空隙;钢板和剪切板上设有多个通孔,阻尼件穿过钢板和剪切板,阻尼件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块钢板上,阻尼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块钢板上。进一步的是:其中一些阻尼件的圆周侧面上设有阻尼橡胶,阻尼橡胶位于剪切板的通孔内,阻尼橡胶和剪切板通孔处的内壁留有缝隙。进一步的是:剪切板的其中一些通孔处的内壁上设有阻尼橡胶,阻尼橡胶和阻尼件之间留有缝隙。进一步的是:阻尼件包括一体成形且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圆柱部、第一圆台部、第二圆台部、第二圆柱部、第三圆台部、第四圆台部、第三圆柱部;第一圆柱部位于其中一块钢板的通孔内,第三圆柱部位于另一块钢板的通孔内,第二圆柱部贯穿剪切板,阻尼件的宽度从第一圆台部和第二圆台部的相交处到第一圆柱部或第二圆柱部的过程中逐渐增大,阻尼件的宽度从第三圆台部和第四圆台部的相交处到第二圆柱部或第三圆柱部的过程中逐渐增大。进一步的是:第一异型块包括一体成形的外弧块和分别位于外弧块两侧的两块弧形挡板,外弧块上设有缺口槽,弧形挡板上设有通孔,外弧块上的缺口槽和弧形挡板上的通孔相通,内弧块位于外弧块的内侧且位于两块弧形挡板之间,连接部的端部位于外弧块的缺口槽内,第一连接轴穿过弧形挡板上的通孔。进一步的是:内弧块上设有通孔和缺口槽,剪切板上设有避位槽,内弧块上的通孔和缺口槽相通,内弧块上的缺口槽和剪切板上的避位槽相通,连接部穿过内弧块上的缺口槽,连接部的下部位于剪切板的避位槽处,第二连接轴穿过内弧块上的通孔。进一步的是:横梁铰接式地安装在立柱上,立柱上设有铰支座,横梁上设有铰块,铰块转动式地安装在铰支座上。进一步的是:铰支座上设有连杆,连杆穿过铰块。进一步的是:阻尼件为软钢。总的说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阻尼耗能过程中,与剪切板上通孔处的内壁相接触的阻尼件先发生剪切变形,从而起到阻尼耗能的效果,当剪切板和钢板之间的位移差较大时,与剪切板上通孔处的内壁不相接触的阻尼件(设有阻尼橡胶的那些阻尼件)发生剪切变形,从而进一步起到阻尼耗能的效果,阻尼橡胶可以增强阻尼效果,能适应不同强度的地震。该节点能承受结构荷载,又可以通过变形耗能,本节点的软钢钢质连接具备施工便利易安装、干连接可拆卸、耗能能力良好且稳定的特点。钢材具有良好的极限承载能力,可以做成铰接,混凝土就做成不了。附图说明图1是本铰接节点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铰接节点立体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异型块、第二异型块、阻尼件、异型钢块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异型块、第二异型块、异型钢块爆炸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二异型块、异型钢块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一异型块、异型钢块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一异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二异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异型钢块、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滑块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第二异型块、异型钢块装配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阻尼件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了便于统一查看说明书附图里面的各个附图标记,现对说明书附图里出现的附图标记统一说明如下:1为立柱,2为横梁,3为铰支座,4为铰块,5为第一连接板,6为第二连接板,7为第一异型块,8为第二异型块,9为异型钢块,10为阻尼件,11为第一连接轴,12为第二连接轴,13为滑块,7-1为外弧块,7-2为弧形挡板,7-3为外弧块上的通孔,7-4为外弧块上的缺口槽,8-1为内弧块,8-2为剪切板,8-3为内弧块上的通孔,8-4为内弧块上的缺口槽,8-5为剪切板上的避位槽,9-1为连接部,9-2为钢板,10-1为第一圆柱部,10-2为第一圆台部,10-3为第二圆台部,10-4为第二圆柱部,10-5为第三圆台部,10-6为第四圆台部,10-7为第三圆柱部。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说明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的投影的方位一致,下文所说的内侧即内弧块或外弧块的圆心所在的方位为内。结合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高阻尼梁柱铰接节点,包括立柱,安装在立柱上的横梁,固定在横梁上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二连接板,第一异型块,第二异型块,多个阻尼件,异型钢块,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滑块。结合图4、图5、图6、图9所示,异型钢块包括一体形成的两块钢板和连接部,两块钢板和连接部是一体的结构,是一个整体,两块钢板分居连接部的前后两侧,一块钢板连接在连接部下部的前侧,另一块钢板连接在连接部下部的后侧。第一连接轴贯穿第一异型块和连接部,第一连接轴穿过连接部的上部。结合图3、图4、图8所示,第二异型块包括一体形成的内弧块和剪切板,剪切板设置在内弧块的内侧表面上且位于内侧表面的中间位置上,剪切板位于两块钢板之间,即两块钢板分居剪切板的前后两侧,剪切板和两块钢板均是竖直放置的,连接部贯穿内弧块,连接部从外向内穿过了内弧块。结合图4、图9所示,滑块滑动式地置于连接部的内部,连接部的内部设有矩形槽,滑块位于该矩形槽内,滑块可以在矩形槽内相对连接部滑动。第二连接轴贯穿内弧块和滑块,第二连接轴穿过滑块。结合图1、图2所示,第一异型块的一端(下端)与第一连接板相固定,第一异型块的另一端(上端)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该空隙比较大,使第一异型块具有足够的移动空间。内弧块的一端(左端)与第二连接板相固定,内弧块的另一端(下端)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该空隙比较大,使第二异型块具有足够的移动空间。剪切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也留有比较大的空隙,第一连接板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阻尼梁柱铰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安装在立柱上的横梁,固定在横梁上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二连接板,第一异型块,第二异型块,多个阻尼件,异型钢块,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滑块;异型钢块包括一体形成的两块钢板和连接部,两块钢板分居连接部的两侧,第一连接轴贯穿第一异型块和连接部,第二异型块包括一体形成的内弧块和剪切板,剪切板设置在内弧块的内侧表面上,剪切板位于两块钢板之间,连接部贯穿内弧块,滑块滑动式地置于连接部的内部,第二连接轴贯穿内弧块和滑块;第一异型块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相固定,第一异型块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内弧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相固定,内弧块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剪切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钢板之间均留有空隙;钢板和剪切板上设有多个通孔,阻尼件穿过钢板和剪切板,阻尼件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块钢板上,阻尼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块钢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阻尼梁柱铰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安装在立柱上的横梁,固定在横梁上的第一连接板,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二连接板,第一异型块,第二异型块,多个阻尼件,异型钢块,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滑块;异型钢块包括一体形成的两块钢板和连接部,两块钢板分居连接部的两侧,第一连接轴贯穿第一异型块和连接部,第二异型块包括一体形成的内弧块和剪切板,剪切板设置在内弧块的内侧表面上,剪切板位于两块钢板之间,连接部贯穿内弧块,滑块滑动式地置于连接部的内部,第二连接轴贯穿内弧块和滑块;第一异型块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相固定,第一异型块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内弧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相固定,内弧块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剪切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钢板之间均留有空隙;钢板和剪切板上设有多个通孔,阻尼件穿过钢板和剪切板,阻尼件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块钢板上,阻尼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块钢板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尼梁柱铰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些阻尼件的圆周侧面上设有阻尼橡胶,阻尼橡胶位于剪切板的通孔内,阻尼橡胶和剪切板通孔处的内壁留有缝隙。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尼梁柱铰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剪切板的其中一些通孔处的内壁上设有阻尼橡胶,阻尼橡胶和阻尼件之间留有缝隙。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尼梁柱铰接节点,其特征在于:阻尼件包括一体成形且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圆柱部、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茂刘爱荣傅继阳吴玖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