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27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组分包含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包括至少一种通式(I)所示的2,2’‑联苯二酚酯类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通式(II)所示的2‑氰基‑2,3‑二烃基丁二酸二乙酯类化合物。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反应时,该催化剂的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好,所得聚烯烃树脂立体定向性好、分子量分布较宽,特别适用于聚丙烯树脂的开发。

Catalyst Components and Catalyst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atalyst component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a catalyst thereof. The catalyst component comprises magnesium, titanium, halogen and inner donor compounds, in which the inner donor compounds include at least 2,2' When the catalyst is used in olefin polymerization, the catalyst has high activity, good hydrogen regulation sensitivity, good stereotacticity and wid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ypropylene res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技术介绍
以镁、钛、卤素和给电子体作为基本成分的固体钛催化剂组分,即本领域所公知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可用于CH2=CHR烯烃聚合反应,特别是在具有3个碳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聚合中可以得到较高收率和较高立体规整性的聚合物。众所周知,内给电子体化合物是Ziegler-Natta催化剂组分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从早期公开的一元羧酸酯类化合物,例如苯甲酸乙酯,到目前广为使用的二元芳香羧酸酯类化合物,例如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再到近来公开的1,3-二醚类(CN1020448C)、琥珀酸酯类(CN1313869)和α-氰基丁二酸酯类(CN101811983A)化合物,正是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发展导致了聚烯烃催化剂不断地更新换代。CN101811983A公开了一种2-氰基-2,3-二异丙基丁二酸二酯类化合物,该化合物适合用于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CN102311513A和CN102603931A中都描述了以该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得到的聚烯烃催化剂活性组分,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立体定向性,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宽。但是单独使用该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难以获得具有好的氢调敏感性的催化剂组分,并且聚合活性稍低。CN1020448C公开了一类1,3-二醚类内给电子体化合物,所获得的催化剂组分用于烯烃聚合时具有高的活性和好的氢调敏感性。但该类化合物制备成本高,且制备的烯烃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窄。尽管在Ziegler-Natta催化剂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于制备更高性能要求的Ziegler-Natta催化剂,仍然需要一些新的或改进的方法。因此,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急需研究开发一种活性高、立体定向性好、氢调敏感性好以及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宽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试验研究,发现采用通式(I)所示的2,2’-联苯二酚酯类化合物和通式(II)所示的2-氰基-2,3-二烃基丁二酸二乙酯类化合物复配作为内给电子化合物,可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反应时,该催化剂的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好,所得聚烯烃树脂立体定向性好、分子量分布较宽。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其包含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包括至少一种通式(I)所示的2,2’-联苯二酚酯类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通式(II)所示的2-氰基-2,3-二烃基丁二酸二乙酯类化合物;在通式(I)中,R1和R2相同或不相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基、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芳基或C7-C20的芳烷基;优选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或C6-C10的芳基;更优选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基;进一步优选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正己基或异己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取代”是指各基团上的氢被卤原子、烷基或烷氧基取代。适宜的通式(I)所示的2,2’-联苯二酚酯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双(乙酸)-2,2’-联苯二酚酯、双(丙酸)-2,2’-联苯二酚酯、双(丙烯酸)-2,2’-联苯二酚酯、双(正丁酸)-2,2’-联苯二酚酯、双(异丁酸)-2,2’-联苯二酚酯、双(正戊酸)-2,2’-联苯二酚酯、双(异戊酸)-2,2’-联苯二酚酯、双(特戊酸)-2,2’-联苯二酚酯、双(正己酸)-2,2’-联苯二酚酯、双(异己酸)-2,2’-联苯二酚酯、双(特己酸)-2,2’-联苯二酚酯、双(正庚酸)-2,2’-联苯二酚酯、双(异庚酸)-2,2’-联苯二酚酯和双(特庚酸)-2,2’-联苯二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双(丙酸)-2,2’-联苯二酚酯、双(丙烯酸)-2,2’-联苯二酚酯、双(正丁酸)-2,2’-联苯二酚酯、双(异丁酸)-2,2’-联苯二酚酯、双(正戊酸)-2,2’-联苯二酚酯、双(异戊酸)-2,2’-联苯二酚酯、双(正己酸)-2,2’-联苯二酚酯、双(异己酸)-2,2’-联苯二酚酯、双(正庚酸)-2,2’-联苯二酚酯和双(异庚酸)-2,2’-联苯二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选自双(丙酸)-2,2’-联苯二酚酯、双(丙烯酸)-2,2’-联苯二酚酯、双(正丁酸)-2,2’-联苯二酚酯、双(异丁酸)-2,2’-联苯二酚酯、双(正戊酸)-2,2’-联苯二酚酯、双(异戊酸)-2,2’-联苯二酚酯、双(正己酸)-2,2’-联苯二酚酯和双(异己酸)-2,2’-联苯二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在通式(II)中,R3和R4相同或不相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基、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芳基或C7-C20的芳烷基;优选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或C6-C10的芳基;更优选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基或苯基;进一步优选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特丁基、正戊基、异戊基、特戊基、环戊基或苯基。R3和R4可以以任意方式连接成环,并且在所形成的环的骨架中,可以含有双键或杂原子。适宜的通式(II)所示的2-氰基-2,3-二烃基丁二酸二乙酯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2-氰基-2,3-二乙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3-二正丙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3-二异丙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3-二正丁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3-二异丁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3-二正戊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3-二异戊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3-二环戊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3-二正己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3-二异己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甲基-3-异丙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甲基-3-正丁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甲基-3-异丁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甲基-3-正戊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甲基-3-异戊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甲基-3-环戊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乙基-3-异丙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乙基-3-正丁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乙基-3-异丁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乙基-3-正戊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乙基-3-异戊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乙基-3-环戊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正丙基-3-异丙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正丙基-3-正丁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正丙基-3-异丁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正丙基-3-正戊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正丙基-3-异戊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正丙基-3-环戊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异丙基-3-正丙基丁二酸二乙酯、2-氰基-2-异丙基-3-正丁基丁二酸二乙酯、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其包含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包括至少一种通式(I)所示的2,2’‑联苯二酚酯类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通式(II)所示的2‑氰基‑2,3‑二烃基丁二酸二乙酯类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其包含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包括至少一种通式(I)所示的2,2’-联苯二酚酯类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通式(II)所示的2-氰基-2,3-二烃基丁二酸二乙酯类化合物;在通式(I)中,R1和R2相同或不相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基、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芳基或C7-C20的芳烷基;在通式(II)中,R3和R4相同或不相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基、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芳基或C7-C20的芳烷基;R3和R4任选地连接成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在通式(I)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或C6-C10的芳基;优选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基;在通式(II)中,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或C6-C10的芳基;优选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基或苯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基于催化剂组分的总重量,所述钛的含量为1.0wt%-8.0wt%,优选为1.6wt%-6.0wt%;所述镁的含量为10.0wt%-70.0wt%,优选为15.0wt%-40.0wt%;所述卤素的含量为20.0wt%-90.0wt%,优选为30.0wt%-85.0wt%;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含量为2.0wt%-30.0wt%,优选为3.0wt%-20.0wt%。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组分包括镁化合物、钛化合物和包括至少一种通式(I)所示的2,2’-联苯二酚酯类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通式(II)所示的2-氰基-2,3-二烃基丁二酸二乙酯类化合物的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反应产物;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中通式(I)所示的2,2’-联苯二酚酯类化合物和通式(II)所示的2-氰基-2,3-二烃基丁二酸二乙酯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0.1:1-1:0.1,优选为0.2:1-1:0.2,更优选为0.3:1-1: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化合物包括通式(III)所示的化合物、通式(IV)所示的水合物和通式(V)所示的醇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MgR5R6(III)MgR5R6·qH2O(IV)MgR5R6·pR0H2O(V)在通式(III)-(V)中,R5和R6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谭忠周奇龙徐秀东尹珊珊李凤奎于金华宋维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