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23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新型试剂盒,包括盒体、盒盖,盒体内腔下半部分为检测区和回收区;盒体内腔上半部分设有存放盒,存放盒通过连接杆与盒体活动铰接;存放盒内有第一分腔室和第二分腔室,第一分腔室内设有微孔板槽及封板膜槽;第二分腔室内设有数排试剂瓶槽;第二分腔室还设有与其一端铰接的分腔室盖,分腔室盖内壁上设有数条与每排试剂瓶槽相对应的密封软垫;分腔室盖内壁上还开设有长方形凹槽,长方形凹槽由纵向隔板分隔成多个小凹槽,小凹槽的长度大于试剂瓶盖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所述试剂盒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够有效防止试剂瓶破裂,还能够防止试剂瓶盖遗失,被污染。

A New K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kit,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nd a lid, and the lower half of the box body is a detection area and a recovery area; the upper half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torage box, which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box body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the storage box has a first chamber and a second chamber, and the first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microporous plate groove and a sealing plate film groove; and the second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torage box. Reagent bottle grooves are arranged in several rows; the second chamber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hamber cap articulated at one end, and several sealing cushions corresponding to each row of reagent bottle grooves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amber cap;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amber cap is also provided with rectangular grooves, which are separated into several small grooves by a longitudinal diaphragm plate, and the length of the small grooves is larg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reagent bottle cap. The utility model creates the kit with compact structure and small volume,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breaking of the reagent bottle, and can also prevent the loss of the reagent bottle cap and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生化检测用试剂盒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试剂盒。
技术介绍
试剂盒是用于盛放检测化学成分、药物残留、病毒种类等化学试剂的盒子,方便使用者将试剂带到现场进行检测,现有的试剂盒存在体积大、携带不便、内部各功能区域设置杂乱的问题;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由于翻转或震动经常会出现试剂瓶破裂和漏液的现象;在检测时,试剂瓶盖无处放置,易丢失、易与外界物体接触而相互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携带方便的新型试剂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试剂盒体积大、结构不紧凑,运输过程中试剂瓶易破裂,检测时,试剂瓶盖易丢失、易被污染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试剂盒,包括盒体,一端与所述盒体铰接的盒盖,所述盒体内腔下半部分为检测区和回收区;所述检测区内设有若干个检测槽,用于盛放检测样品;所述盒体内腔上半部分设有存放盒,所述存放盒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试剂盒活动铰接;所述存放盒内由纵向隔板分隔成第一分腔室和第二分腔室,两个分腔室内均设有内衬板,所述第一分腔室的内衬板上设有微孔板槽以及封板膜槽,用于盛放微孔板和封板膜;所述第二分腔室的内衬板上设有数排试剂瓶槽,用于盛放装有试剂的试剂瓶,每个所述试剂瓶槽周围均开设有冰槽;所述第二分腔室还设有与其一端铰接的分腔室盖,所述分腔室盖内壁上设有数条与每排所述试剂瓶槽相对应的密封软垫;所述分腔室盖内壁上还开设有长方形凹槽,所述长方形凹槽由纵向隔板分隔成多个小凹槽,所述小凹槽的长度大于试剂瓶盖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长方形凹槽的底板内沿所述长方形凹槽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一端伸出所述空腔的侧壁;每个所述小凹槽底部均开设有连通所述小凹槽与所述空腔的通道;每个所述小凹槽内均铺设有一活动底板,每个所述活动底板均铰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通道与所述活动杆铰接,且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通道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回收区由纵向隔板分隔成固体回收区和液体回收区,所述液体回收区内设有吸水棉。进一步的,所述试剂瓶槽有两排,所述密封软垫有两条,所述长方形凹槽位于两条所述密封软垫之间,且其长度≥所述密封软垫的长度小于所述分腔室盖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试剂瓶槽的内壁上设有弹性垫。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新型试剂盒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试剂盒内腔设有位于下半部分的检测区和回收区,上半部分通过连接杆活动铰接存放盒,整个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携带,同时各功能区域设置合理,可随时随地进行实时监测;第二分腔室设有分腔室盖,将试剂瓶固定于试剂瓶槽中,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翻转或震动,损坏试剂瓶,分腔室盖上还设有与试剂瓶槽对应的密封软垫,进一步固定住试剂瓶,防止发生翻转、碰撞、破裂;分腔室盖上还设有用于盛放试剂瓶盖的长方形凹槽,在检测时,避免实验人员无处放置试剂瓶盖,而随手乱放,有效防止试剂瓶盖的丢失、避免试剂瓶盖触碰到外界物质而相互污染;分腔室盖内还设有能够联动的活动杆、支撑杆和活动板,当试剂瓶盖深入小凹槽中,不易取出时,只需要推动活动杆,此时活动杆带动铰接的支撑杆由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向竖直状态变化,进而推动与支撑杆铰接的活动板向上移动,推出试剂瓶盖,方便操作人员拿取,操作简单有效。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所述的分腔室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盒体;2-盒盖;3-检测区;31-检测槽;4-回收区,41-固体回收区,42-液体回收区;5-存放盒;6-连接杆;7-第一分腔室,71-微孔板槽,72-封板膜槽;8-第二分腔室,81-试剂瓶槽,82-冰槽;9-分腔室盖,91-密封软垫,92-长方形凹槽,93-小凹槽,94-空腔;95-活动杆;96-活动底板;97-支撑杆;98-通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试剂盒,包括盒体1,一端与盒体1铰接的盒盖2,盒体1内腔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分为检测区3和回收区4;检测区3内设有若干个检测槽31,检测槽13可以用于盛放临时配制的试剂、样品液等,操作人员可以在检测区3进行实验操作;盒体内腔上部分设有存放盒5,存放盒5通过连接杆6与盒体1活动铰接,(即在试剂盒处于关闭状态下,存放盒5设置于盒体1内腔上半部分,检测区3和回收区4的上端;当打开试剂盒时,存放盒5通过连接杆6的旋转活动,而移动出来,离开检测区3和回收区4的上端面,空出检测区3和回收区4上方的部分区域,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实验);回收区4由纵向隔板分隔成固体回收区41和液体回收区42,液体回收区42内设有吸水棉,可以将废弃液及时的吸收,避免液体外溅,造成污染;存放盒5内由纵向隔板分隔成第一分腔室7和第二分腔室8,两个分腔室内均设有内衬板,第一分腔室7的内衬板上设有微孔板槽71以及封板膜槽72,用于盛放微孔板和封板膜;第二分腔室8的内衬板上设有数排试剂瓶槽81,用于盛放装有试剂的试剂瓶,试剂瓶槽81的内壁上设有弹性垫,每个试剂瓶槽81周围均开设有冰槽82,用于放置冰袋;第二分腔室8还设有与其一端铰接的分腔室盖9,可以盖合住第二分腔室8,避免运输过程中,试剂瓶滑动、滚出,分腔室盖9内壁上设有数条与每排试剂瓶槽81相对应的密封软垫91,密封软垫91进一步的固定了试剂瓶的位置,防止其翻转,破裂;分腔室盖9内壁上还开设有长方形凹槽92,长方形凹槽92由纵向隔板分隔成多个小凹槽93,小凹槽93的长度大于试剂瓶盖的直径,在进行检测操作时,可以将试剂瓶盖放置于每个小凹槽93中,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实验人员无处放置试剂瓶盖,而随手乱放,有效防止试剂瓶盖的丢失、避免试剂瓶盖触碰到外界物质而相互污染。优选的,试剂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试剂盒,包括盒体(1),一端与所述盒体(1)铰接的盒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腔下半部分为检测区(3)和回收区(4);所述检测区(3)内设有若干个检测槽(31);所述盒体内腔上半部分设有存放盒(5),所述存放盒(5)通过连接杆(6)与所述试剂盒活动铰接;所述存放盒(5)内由纵向隔板分隔成第一分腔室(7)和第二分腔室(8),两个分腔室内均设有内衬板,所述第一分腔室的内衬板上设有微孔板槽(71)以及封板膜槽(72);所述第二分腔室(8)的内衬板上设有数排试剂瓶槽(81),每个所述试剂瓶槽(81)周围均开设有冰槽(82);所述第二分腔室(8)还设有与其一端铰接的分腔室盖(9),所述分腔室盖(9)内壁上设有数条与每排所述试剂瓶槽(81)相对应的密封软垫(91);所述分腔室盖(9)内壁上还开设有长方形凹槽(92),所述长方形凹槽(92)由纵向隔板分隔成多个小凹槽(93),所述小凹槽(93)的长度大于试剂瓶盖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试剂盒,包括盒体(1),一端与所述盒体(1)铰接的盒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腔下半部分为检测区(3)和回收区(4);所述检测区(3)内设有若干个检测槽(31);所述盒体内腔上半部分设有存放盒(5),所述存放盒(5)通过连接杆(6)与所述试剂盒活动铰接;所述存放盒(5)内由纵向隔板分隔成第一分腔室(7)和第二分腔室(8),两个分腔室内均设有内衬板,所述第一分腔室的内衬板上设有微孔板槽(71)以及封板膜槽(72);所述第二分腔室(8)的内衬板上设有数排试剂瓶槽(81),每个所述试剂瓶槽(81)周围均开设有冰槽(82);所述第二分腔室(8)还设有与其一端铰接的分腔室盖(9),所述分腔室盖(9)内壁上设有数条与每排所述试剂瓶槽(81)相对应的密封软垫(91);所述分腔室盖(9)内壁上还开设有长方形凹槽(92),所述长方形凹槽(92)由纵向隔板分隔成多个小凹槽(93),所述小凹槽(93)的长度大于试剂瓶盖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凹槽(92)的底板内沿所述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玉艳邓乾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