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内腔循环冷却的吹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93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制品内腔循环冷却的吹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吹针头和插笔杆。模具本体上设有模腔,模具本体上设有吹塑口,吹针头可插装于吹塑口内,吹针头插装于吹塑口内时吹针头的一端伸入模腔内,吹针头的该端为伸入端。吹针头上设有第一吹气道和第一排气道,第一吹气道的出气口位于伸入端的端面处,第一排气道的入气口位于伸入端。插笔杆上设有第二吹气道和第二排气道,插笔杆与吹针头连接时第二吹气道与第一吹气道连接,第二排气道与第一排气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吹塑模具,冷却成型时能向塑料制品内腔循环输入冷却空气,缩短了塑料制品的冷却时间,生产效率高,且产品质量稳定。

Blowing Mold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of Plastic Produc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low moulding die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of the inner cavity of a plastic product, which comprises a die body, a blow needle and a pen inserting rod. The di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ie cavity, and a blow moulding mouth is arranged on the die body. The blow needle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blow moulding mouth. When the blow needle is inserted into the blow moulding mouth, one end of the blow needle extends into the die cavity, and the end of the blow needle is an extension end. The blower need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lower and a first exhaust port. The outlet of the first blower port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extension end, and the inlet of the first exhaust port is located at the extension end. A second blower and a second exhaust port are arranged on the inserting pen rod. When the inserting pen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lower needle, the second blower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lower port, and the second exhaust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xhaust port. The blowing mould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circulate cooling air into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plastic product during cooling forming, shorten the cooling time of the plastic product,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tabilize the produc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制品内腔循环冷却的吹塑模具
本技术属于吹塑模具
,涉及一种塑料制品内腔循环冷却的吹塑模具。
技术介绍
采用现有的吹塑模具生产厚壁的塑料制品,在冷却成型时模腔内的塑料制品只有外表面与模腔内表面接触冷却,而塑料制品的内侧塑料冷却成型非常慢,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非常低,而且成型时塑料制品内外侧温差较大,生产出来的塑料制品在后期容易出现二次变形,影响产品的质量,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和产品质量稳定的吹塑模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制品内腔循环冷却的吹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吹针头和插笔杆,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模腔,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吹塑口,所述吹针头可插装于所述吹塑口内,所述吹针头插装于所述吹塑口内时所述吹针头的一端伸入所述模腔内,所述吹针头的该端为伸入端,所述吹针头上设有第一吹气道和第一排气道,所述第一吹气道的出气口位于所述伸入端的端面处,所述第一排气道的入气口位于所述伸入端,所述插笔杆上设有第二吹气道和第二排气道,所述插笔杆与所述吹针头连接时所述第二吹气道与所述第一吹气道连接,所述第二排气道与所述第一排气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吹针头远离所述伸入端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有凸起部,所述插笔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凸起部相配的凹槽,所述连接端上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排气道与所述连接槽连接,所述插笔杆与所述吹针头连接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相配合且所述凸起部的顶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相互贴合,同时所述第二排气道与所述连接槽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装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吹气道的中心线与所述吹针头的中心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插笔杆上所述第二吹气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气管接头,所述插笔杆上所述第二排气道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气管接头。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吹塑模具,冷却成型时能向塑料制品内腔循环输入冷却空气,加快了塑料制品的冷却,缩短了塑料制品的冷却时间,生产效率高;由于塑料制品的内侧也得到有效冷却,塑料制品内外侧的温差小,成型后的塑料制品不易出现变形,产品质量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吹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插笔杆与吹针头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插笔杆与吹针头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模具本体1、模腔2、塑料制品3、吹针头4、插笔杆5、第一气管接头6、第二气管接头7、排气电磁阀8;第一吹气道41、第一排气道42、伸入端43、凸起部44、连接槽45、密封圈46、连接端47;第二吹气道51、第二排气道52、凹槽5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吹塑模具。该吹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吹针头4和插笔杆5。模具本体1上加工有一模腔2,模具本体1上加工有吹塑口,吹塑口与模腔2连接。吹针头4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吹针头4可插装于吹塑口内,吹针头4插装于吹塑口内时吹针头4的一端伸入模腔2内,吹针头4的该端为伸入端43,吹针头4上加工有第一吹气道41和第一排气道42,第一吹气道41的中心线与吹针头4的中心线重合,第一吹气道41的出气口位于伸入端43的端面处,第一排气道42的入气口位于伸入端43;吹针头4远离伸入端43的一端为连接端47,连接端47加工有凸起部44,连接端47的端面加工有连接槽45,第一排气道42的一端与连接槽45连接。插笔杆5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插笔杆5上加工有第二吹气道51和第二排气道52,连接端47的端面加工有连接槽45,第一排气道42的一端与连接槽45连接,插笔杆5与吹针头4连接时,第二吹气道51与第一吹气道41连接,第二排气道52与连接槽45连接。插笔杆5的一端还加工有与凸起部44相配的凹槽53,插笔杆5与吹针头4连接时凸起部44与凹槽53相配合,此时凸起部44的顶面与凹槽53的底面相互贴合。插笔杆5上第二吹气道5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气管接头6,第一气管接头6通过气管与外部冷却气源连接,插笔杆5上第二排气道5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气管接头7,第二气管接头7通过气管与排气电磁阀8连接。优选设计方案,连接端47的端面加工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装有密封圈46。本技术的吹塑模具的工作原理:参照图1,在吹塑成型加工过程中,高压冷空气依次经过第二吹气道51和第一吹气道41进入塑料制品的内腔,待塑料制品在模腔内基本冷却成型后,排气电磁阀8通电而打开,塑料制品内腔内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一排气道42、连接槽45和第二排气道52排出外部,这样就形成冷空气不断补充进塑料制品内腔,并迅速排掉塑料制品内腔内的热气,加快塑料制品的冷却,缩短塑料制品的冷却时间。本技术的吹塑模具,通过向塑料制品内腔循环输入冷却空气,加快了塑料制品的冷却,缩短了塑料制品的冷却时间,实际生产中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约20%到25%,由于塑料制品的内侧也得到有效冷却,塑料制品内外侧的温差小,成型后的塑料制品不易出现变形,产品质量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制品内腔循环冷却的吹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1)、吹针头(4)和插笔杆(5),所述模具本体(1)上设有模腔(2),所述模具本体(1)上设有吹塑口,所述吹针头(4)可插装于所述吹塑口内,所述吹针头(4)插装于所述吹塑口内时所述吹针头(4)的一端伸入所述模腔(2)内,所述吹针头(4)的该端为伸入端(43),所述吹针头(4)上设有第一吹气道(41)和第一排气道(42),所述第一吹气道(41)的出气口位于所述伸入端(43)的端面处,所述第一排气道(42)的入气口位于所述伸入端(43),所述插笔杆(5)上设有第二吹气道(51)和第二排气道(52),所述插笔杆(5)与所述吹针头(4)连接时所述第二吹气道(51)与所述第一吹气道(41)连接,所述第二排气道(52)与所述第一排气道(4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制品内腔循环冷却的吹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1)、吹针头(4)和插笔杆(5),所述模具本体(1)上设有模腔(2),所述模具本体(1)上设有吹塑口,所述吹针头(4)可插装于所述吹塑口内,所述吹针头(4)插装于所述吹塑口内时所述吹针头(4)的一端伸入所述模腔(2)内,所述吹针头(4)的该端为伸入端(43),所述吹针头(4)上设有第一吹气道(41)和第一排气道(42),所述第一吹气道(41)的出气口位于所述伸入端(43)的端面处,所述第一排气道(42)的入气口位于所述伸入端(43),所述插笔杆(5)上设有第二吹气道(51)和第二排气道(52),所述插笔杆(5)与所述吹针头(4)连接时所述第二吹气道(51)与所述第一吹气道(41)连接,所述第二排气道(52)与所述第一排气道(4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内腔循环冷却的吹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针头(4)远离所述伸入端(43)的一端为连接端(47),所述连接端(4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根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长科模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