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90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冲孔模、设于冲孔模内的上模、设于上模下方的下模及设于下模与冲孔模下方的平台,该冲孔模与上模及下模之间形成型腔,型腔包括本体腔及设于本体腔底端并呈锥形的底盘腔,冲孔模与上模之间形成本体腔,冲孔模与下模之间形成底盘腔,冲孔模与平台之间于下模的周围形成凹槽,凹槽内弹性压缩设有弹性环,平台内设有压缩空气导入孔,导入孔的内侧端位于平台的顶面并于下模的外侧及凹槽的内侧,平台的上表面于冲孔模的外侧设有扣合件,冲孔模于靠近其底端位置的周缘形成横沟,扣合件的端部扣合于冲孔模的横沟中部。该注塑模具通过压缩空气开模,使成型品与下模件之间圆滑的脱模,可防止其变形。

An Inje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proposes an injection mould, which comprises a punching die, an upper die set in the punching die, a lower die set under the upper die and a platform set under the lower die and the punching die. The cavity forms a cavity between the punching die and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The cavity includes a body cavity and a conical chassis cavity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body cavity. The body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punching die and the upper die, and the punching die and the lower die. A chassis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punching die and the platform, and a groove is formed around the lower die. The elastic compression in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n elastic ring. A compressed air guide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platform. The inner end of the guide hole is located on the top of the platform an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lower di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groov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fastener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punching die, and the punching die is formed on the periphery near the bottom position. The end of the fastener is fastened to the middle of the cross channel of the punching die. The injection mold opens the mold by compressed air, so that the smooth demoulding between the moulding product and the lower mold can prevent its de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部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是将受热融化的材料注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现有的注塑模具对于有些特殊形状的产品,如奖杯等下方具有锥形底盘的产品,其在开模时通过借助硬力易使未完全硬化成型品的底端变形,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注塑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底端具有锥形盘等特定形状成型品易变形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一冲孔模、设于该冲孔模内的上模、设于该上模下方并位于冲孔模内的下模及设于下模与冲孔模下方的平台,该冲孔模与上模及下模之间形成型腔,该型腔的形状与待成型的产品的形状相对应,其包括本体腔及连通设于本体腔底端中部并呈锥形向下渐扩状延伸的底盘腔,该冲孔模与上模之间形成本体腔,该冲孔模与下模之间形成底盘腔,该冲孔模与平台之间于下模的周围形成凹槽,该凹槽内弹性压缩设有一弹性环,该平台内设有压缩空气导入孔,该压缩空气导入孔的内侧端位于平台的顶面上并于冲孔模的下面,该压缩空气导入孔的内侧端还位于下模的外侧及凹槽的内侧,该平台的上表面于冲孔模的外侧设有扣合件,该冲孔模于靠近其底端位置的周缘形成横沟,所述扣合件的端部扣合于冲孔模的横沟中部。优选方案为,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优选方案为,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矩形。优选方案为,所述凹槽同时开设于冲孔模的底面与平台的顶面上。优选方案为,所述弹性环为硅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注塑模具通过压缩空气开模,使成型品的底端与下模件之间圆滑的脱模,可一定程度防止成型品底部的破碎及变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处于开模状态时的部分放大图。图中:10、冲孔模;20、上模;30、下模;50、平台;60、型腔;61、本体腔;62、底盘腔;70、凹槽;72、弹性环;51、压缩空气导入孔;80、扣合件;11、横沟;90、成型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该注塑模具包括一冲孔模10、设于该冲孔模10内的上模20、设于该上模20下方并位于冲孔模10内的下模30及设于下模30与冲孔模10下方的平台50。该冲孔模10与上模20及下模30之间形成型腔60。该型腔60的形状与待成型的产品的形状相对应,其包括圆筒形的本体腔61及连通设于本体腔61底端中部并呈锥形向下渐扩状延伸的底盘腔62。该冲孔模10与上模20之间形成本体腔61,该冲孔模10与下模30之间形成底盘腔62。该下模30的底面与冲孔模10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该平台50支撑于下模30与冲孔模10的下方。该冲孔模10与平台50之间于下模30的周围形成凹槽70,该凹槽70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矩形。该凹槽70同时开设于冲孔模10的底面与平台50的顶面上。该凹槽70内收容有一弹性环72,该弹性环72可为硅环。该平台50内设有压缩空气导入孔51,该压缩空气导入孔51的内侧端位于平台50的顶面上并于冲孔模10的下面,该压缩空气导入孔51的内侧端还位于下模30的外侧及凹槽70的内侧。该平台50的上表面于冲孔模10的外侧设有扣合件80,该冲孔模10于靠近其底端位置的周缘形成横沟11,所述扣合件80的端部扣合于冲孔模10的横沟11中部。使用时,冲孔模10设于平台50上,扣合件80扣合于冲孔模10的横沟11的中部,弹性环72处于弹性压缩状态,待成型结束后,请同时参阅图2,由压缩空气导入孔51导入压缩空气,即于平台50与冲孔模10之间形成空气通路,并流入至下模30与成型品90之间,同时配合弹性环72向外的弹性伸张,使冲孔模10与平台50分离,成型品90与下模30分离,此时,扣合件80扣合于横沟11的底端。该弹性环72的设置还可防止压缩空气流至平台50与冲孔模10之间于弹性环72的外侧,从而使其充分的流至成型品90与下模30之间,该注塑模具通过压缩空气开模,使成型品90与下模30之间圆滑的脱模,可一定程度防止成型品90底部的破碎及变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冲孔模、设于该冲孔模内的上模、设于该上模下方并位于冲孔模内的下模及设于下模与冲孔模下方的平台,该冲孔模与上模及下模之间形成型腔,该型腔的形状与待成型的产品的形状相对应,其包括本体腔及连通设于本体腔底端中部并呈锥形向下渐扩状延伸的底盘腔,该冲孔模与上模之间形成本体腔,该冲孔模与下模之间形成底盘腔,该冲孔模与平台之间于下模的周围形成凹槽,该凹槽内弹性压缩设有一弹性环,该平台内设有压缩空气导入孔,该压缩空气导入孔的内侧端位于平台的顶面上并于冲孔模的下面,该压缩空气导入孔的内侧端还位于下模的外侧及凹槽的内侧,该平台的上表面于冲孔模的外侧设有扣合件,该冲孔模于靠近其底端位置的周缘形成横沟,所述扣合件的端部扣合于冲孔模的横沟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冲孔模、设于该冲孔模内的上模、设于该上模下方并位于冲孔模内的下模及设于下模与冲孔模下方的平台,该冲孔模与上模及下模之间形成型腔,该型腔的形状与待成型的产品的形状相对应,其包括本体腔及连通设于本体腔底端中部并呈锥形向下渐扩状延伸的底盘腔,该冲孔模与上模之间形成本体腔,该冲孔模与下模之间形成底盘腔,该冲孔模与平台之间于下模的周围形成凹槽,该凹槽内弹性压缩设有一弹性环,该平台内设有压缩空气导入孔,该压缩空气导入孔的内侧端位于平台的顶面上并于冲孔模的下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先年才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元一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