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楼板预留开孔的成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486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混凝土楼板预留开孔的成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上述成型装置系安装在一模板上,在灌浆形成混凝土楼板时在该楼板上预留开孔,其包含数个成型组合体,每一成型组合体皆包括:一安装在模板上的固接单元、一位于固接单元上的套管,以及一可调整高度及安装在套管的上方的架高单元。通过架高单元的安装,以及可调整高度的设计,使各架高单元的顶缘大致平齐,由于前述架高单元上可各自盖设一盖板,因此,通过架高单元的架设,可以使混凝土楼板直接当作地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成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在混凝土楼板上预留开孔,且该混凝土楼板可以直接形成地板使用的成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建筑业者为了在楼板上预留开孔,通常系在建筑模板上预备预留开孔的位置安装成型装置。图1、2为申请人前所申请的公告编号第449634号专利技术案之一的立体分解图和组合剖示图。其成型装置1系安装在一模板10上,包含一塑料成型的底座11、数支将该底座11固定在模板10上的螺丝12、一轴向套设在底座11的一环撑壁111上的中空套管13、一盖设在套管13上方的顶盖14,以及一连结底座11及顶盖14的连结机构15。其中该连结机构15包括一杆状的螺接件151,以及一位在底座11下方并可和螺接件151螺合的螺帽152。使用时将螺帽152置放在底座11下方,并以螺丝12将底座11固定在模板10上,之后将套管13套设在底座11的环撑壁111外周缘,而该螺接件151是穿经顶盖14及底座11后与螺帽152相螺合。当混凝土灌注在模板10上且凝固后,即可在模板10上形成一混凝土楼板16,之后螺松该螺接件151即可取下顶盖14,而该底座11由于系藉螺丝12和模板10固定,因此,当模板10被拆解时,该底座11会随着模板10一起被拆下,此时中空套管13上的一直向信道131即形成混凝土楼板16上预留的开孔。申请人前所申请的成型装置1在架设后,该套管13顶缘高度大致与欲成型的混凝土楼板16的一上楼面161平齐,此种套管13顶缘高度大致与楼板16平齐的设计,虽然无损其通风的效果,但依实际施工结果发现,在灌浆后混凝土凝固前,若某些区域的模板发生偏突或偏塌时,将相对造成某些区域的成型面较高凸而某些区域较低陷,而使整区楼面产生不平整的现象,因此,若直接在各个套管13顶端盖设图中未示出的盖板时,整个上楼面161仍会存在不平整的现象。图11是一种习知的加高地板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在已知的技艺里,有在混凝土楼板16上方再铺设一个一个邻并排列的“架高地板”,上述“架高地板”的设计如图11所示。为了克服楼板16面高程误差大的缺失,此种在混凝土楼板16上方架设“架高地板”的方式,虽然利用各架高地板下方的可调高度的支柱17而可改善面高程误差大的缺失,使利用雷射水平仪校正后的整区架高地板能够平整,但是“架高地板”在施工上成本高、施工繁复,而且其系呈点状分布的支撑,无法有效地支撑较大型的机器,在设计上未尽理想,因此,如何改善混凝土楼板16面高程误差大的缺失,使其能够直接作为地板来使用,成为该混凝土楼板16设计上待改进的课题。似乎只要在前述不平整的混凝土楼面上再补铺水泥浆,用以填平相对低凹的部位即可,但此时该套管13的顶缘仅与第一次成型的楼面平齐,无法提供二次成型之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在套管的上方安装一可微调高度的架高单元,藉以改善混凝土楼板的面高程误差值大的缺失的混凝土楼板预留开孔的成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成型装置系可安装在一模板上,在灌浆形成混凝土楼板时在该楼板上预留开孔,上述成型装置包含数个成型组合体,每一成型组合体皆包括一安装在模板上的固接单元、一位于该固接单元上的用其管壁界定一信道的套管,以及一可调整高度及安装在套管上的架高单元。藉该架高单元的安装,以及可调整高度的设计,来缩小该等架高单元的顶缘间的面误差值,藉此达到缩小混凝土楼板的面高程误差值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固接单元系用于将整个成型组合体固定在建筑模板上,上述固接单元的构造并无特别的限制,其可以是单一组件,即具有固定及承接的作用效果;或者由一固定组件及至少一支持组件所组成,其中该固定组件的外观或形状并无特殊的限制,只要能将整个成型组合体的支持组件及套管固定于特定的定点上,使其于后面的水泥灌浆作业时不致于产生移位或脱离的情形即可,另外,该固定组件亦可考虑与支持组件的形状相符合的形状来做设计。在外观设计上,该固定组件可为例如圆形、角形、方形、椭圆形等的盘状物、辐射状物、环状物或点状物等,若为点状物的固定组件可例如螺栓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点,若为盘状物可为实心盘状物或中间局部镂空的盘状物,而固定组件固定于建筑模板的方式可以锁螺丝方式,或铆钉植入方式或直接焊固在模板上的螺帽形式。本专利技术的支持组件系位于该固定组件上方,用以支持套管壁面,该支持组件并无特殊的限制,其目的在于支持套管,使该套管在套设后不会产生移动、振动、摇晃、变形等情形,另外,支持组件亦有可使套管精确套入的功能。上述支持组件的形状例如圆形、角形、方形、椭圆形等的盘状物、辐射状物、环状物或片状物等,为了配合套管的形状,其以具有一往径向外端水平往上突出的环底壁为佳,前述支持组件的位置是位于固定组件的上方,例如与固定组件相连接或其上方的位置皆可,即只要可使套管位于该支持组件上而不产生移动、摇晃或变形即可,支持组件的设置位置及形状大小可由套管内所受的混凝土的不同压力来决定,套管所受压力大的位置即需有支持组件的设置,避免套管受压力挤压而变形或破裂;又该支持组件可以螺丝焊固或铆钉等方式固定在固定组件或一连结机构上。本专利技术的架高单元系安装在套管的上方,其结构并无特别的限制,只要可调整架高单元的高度而达到混凝土施工时楼板水平、平整的目的即可,当然亦可依楼板施工的要求来调整,例如高度不同的楼板,倾斜的楼板的预留开孔等;上述所谓套管的上方系指套管顶缘之上,包括正上方、斜上方等;上述架高单元的形状及大小系依套管的形状及大小来决定,一般而言,架高单元包括一环套组件及一可调整组件;环套组件具有一中间镂空的结构,此一中间镂空的结构包括中间镂空的盘状物,格子状镂空的盘状物,辐射状镂空的盘状物等形状,并装设在套管的上方,且可与该套管的管壁顶缘相贴靠;可调整组件的架设点可位于套管的管壁上,或位于套管的管壁上增设的一支撑结构上,其具有调整环套组件高低位置的功能,可调整组件例如使用可旋转的螺丝,可伸缩的弹簧等;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架高单元的中间镂空区域的截面积占套管的管壁界定而成的信道截面积的60%以上,较佳85%以上,最佳95%以上,此中间镂空结构的目的系作为通风、流通空气、过滤空气或维修管线通路之用,若中间镂空结构太少则不利通风、过滤空气或维修管线通路等用途。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架高单元置于套管顶缘的上方,架高单元的顶缘高度与套管的顶缘高度有一高度差,架高单元的顶缘高度需高于套管的顶缘高度,此架高单元的顶缘高度与套管的顶缘高度差即为施工时用来调整混凝土楼板面高程误差大的功能,使其能够直接作为地板来使用,在专利技术人的构思中,只要在前述不平整的混凝土楼面上再补铺水泥浆,用以填平相对低凹的部位即可。该架高单元具有一环套组件、数个固定在该环套组件上的撑片,以及数个各自螺锁在撑片上并可顶抵在楼板顶面的撑高件。另外,为了不使架高单元产生滑动、移动、位移,可在架高单元下方开几个凹槽,而套管上方开几个承接的凸槽,两者可紧密贴合而使架高单元不产生位移的现象;架高单元的材质不刻意限制,可以使用金属、不锈钢、木材或塑料等为材料,大多数以不锈钢为较佳。本专利技术的套管系位于固接单元上,所谓套管位于固接单元上系指套管连接在固接单元上,较佳系套管位于固接单元上方;其系包括套管与固接单元呈可分离的两个独立单元,或套管与固接单元二者呈一体成形物或其它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楼板预留开孔的成型装置,其系固定在一模板上,在灌浆形成一混凝土楼板而得以在该楼板上预留开孔,其特征在于,该成型装置包含:一成型组合体,此一成型组合体包括:一固接单元,安装在该模板上;一套管,位于该固接单元上,具有一 管壁,以及一由该管壁界定而成的信道;及一架高单元,系可调整高度地安装在该套管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良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