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批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75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批装配结构,所述电批包括主机、顶盖、底座、连接件以及上下两端开口的外壳,所述主机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底座具有露出所述主机的转轴的通孔,所述外壳套于所述主机外,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顶盖的底面,所述连接件的下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底座中使所述顶盖压紧于所述外壳之上。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批装配结构中采用连接件固定在顶盖底面,并将连接件插入固定到底座之中,以此利用连接件间接实现了顶盖在外壳上的固定,无需使用螺丝将顶盖拧紧到外壳上,因此在装配后电批的顶面没有螺丝,有利于提升外形整洁度与观感。

Batch assembly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ssembly structure of an electric batch, which comprises a main engine, a top cover, a base, a connector and a shell with openings at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The bottom of the main engine is fixed on the base and the base has a through hole that exposes the spindle of the main engine. The shell is sleeved outside the main engin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or is fixed on the bottom of the top cover. The lower end of the piece is inserted and fixed in the base so that the top cover is pressed on the housing. In the assembly structure of the electric batch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connector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op cover, and the connector is inserted into the base. By using the connector, the top cover is fixed on the outer shell indirectly, and no screw is needed to tighten the top cover to the outer shell. Therefore, there is no screw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electric batch after assembly,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appearance cleanliness and app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批装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批
,尤其涉及一种电批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电批也叫电动起子、电动螺丝刀,是用于拧紧和旋松螺钉用的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装有调节和限制扭矩的机构,主要用于装配线,是大部分生产企业必备的工具之一。电批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外壳与容纳于外壳中的主机,主机具有与批头连接的转轴以及输入电源、输出数据用的接线端子。外壳起到保护主机的作用,同时作为电批在设备上安装时的结构基础。外壳不可能是一个整体,否则主机无法装入,外壳的若干部分在装配时相互对接,并使用螺丝拧紧固定。目前的外壳结构在装配后会有许多螺丝露出在电批的顶面、侧面等这些工作状态下常见的面,导致电批的外表整洁度较低,观感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顶面不留螺丝的电批装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面不留螺丝的电批装配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批装配结构,所述电批包括主机、顶盖、底座、连接件以及上下两端开口的外壳,所述主机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底座具有露出所述主机的转轴的通孔,所述外壳套于所述主机外,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顶盖的底面,所述连接件的下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底座中使所述顶盖压紧于所述外壳之上。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电批装配结构中采用连接件固定在顶盖底面,并将连接件插入固定到底座之中,以此利用连接件间接实现了顶盖在外壳上的固定,无需使用螺丝将顶盖拧紧到外壳上,因此在装配后电批的顶面没有螺丝,有利于提升观感。较佳地,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主机的两侧,两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盖底面的两端。较佳地,所述顶盖的底面开设顶盖螺孔,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具有与所述顶盖底面贴合的上连接部,上连接螺丝穿过所述上连接部并拧紧于所述顶盖螺孔中。较佳地,所述顶盖包括顶板以及固定于所述顶板之下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外壳上端开口的形状相同。较佳地,所述底座包括上底座与连接于所述上底座下的下底座,所述主机通过主机螺丝向下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底座上,所述上底座开设有穿孔,所述连接件下端穿过所述穿孔后与所述下底座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上底座开设有若干第一底座螺孔,底座螺丝向上穿过所述下底座并拧紧于所述第一底座螺孔中。具体地,所述电批还包括固定件,所述下底座中具有容纳所述固定件的容纳槽,所述连接件的下端通过侧面螺丝与所述固定件固定,底部螺丝向上锁紧到所述固定件中以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较佳地,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供所述主机的接线端子露出的窗口,所述电批还包括遮盖于所述窗口之上的侧盖。具体地,所述顶盖中设置一卡槽,所述侧盖内部的上端设置一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钩,所述顶盖的底部通过侧盖螺丝固定于所述外壳。更具体地,所述外壳上固定一位于所述窗口之下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有朝下的侧固定螺孔,侧盖螺丝向上穿过所述侧盖的底部并拧紧于所述侧固定螺孔中。附图说明图1是运用本技术装配结构的电批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电批的爆炸图。图3是连接件与底座的立体图。图4是电批中侧盖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批装配结构,该电批包括主机1、顶盖2、底座、侧盖5、两连接件6以及上下两端开口的外壳7。主机1上设有两个用于输入电源以及输出信号的接线端子11、12,主机1的下端具有转轴13,转轴13上连接批头14,批头14与转轴13的连接方式为可快拆式连接,可根据工况不同而快速地在转轴13上更换批头14。底座包括相互固定的上底座3与下底座4,两者的中间均设置供转轴13以及批头14穿过的通孔。上底座3上设有若干第一底座螺孔31,第一底座螺孔31的具体数量为四个并分布在上底座3的四个角落处,四个底座螺丝30向上穿过下底座4后拧紧于四个第一底座螺孔31中,从而实现下底座4与上底座3的固定。第一底座螺孔31与底座螺丝30的数量并不限定于四个。上底座3上除了第一底座螺孔31之外,还设有第二底座螺孔32,主机1置于上底座3上,主机1上设有与第二底座螺孔32相对的通孔,主机螺丝15穿过通孔后拧紧到第二底座螺孔32中,从而使主机1与下底座4固定。主机1上设置凹槽16,主机螺丝15以及供其穿过的通孔的位置位于凹槽16中,设置凹槽16的目的是方便对主机螺丝15进行操作。主机1上相对角的两个顶角设置凹槽16,而上底座3设置的第二底座螺孔3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底座螺孔32也分别位于上底座3的四个角落处,即上底座3的每一个角落处设有一个第一底座螺孔31以及一第二底座螺孔32。由于第二底座螺孔32的数量是四个,因此在装配时无需找准特定方向。当然,第二底座螺孔32的数量也可以是与主机螺丝15对应的两个。另外,当主机1上可以设置四个凹槽16并使用四个主机螺丝15与上底座3固定时,固定效果更好,但对主机1本体结构影响更大。上底座3包括底板34及固定于底板34上的插入部35,插入部35与底板34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插入部35的外轮廓形状与外壳7下端的开口形状相同。外壳7套在主机1之外并承载在上底座3之上,上底座3的插入部35插入到外壳7之中而实现两者的相对定位。顶盖2包括顶板21以及固定于顶板21之下的插入部22,插入部22与顶板21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插入部22的外轮廓形状与外壳7上端开口的形状相同,从而可在插入外壳7中后实现顶盖2与外壳7的相对定位。顶盖2上还设有一供侧盖5安装的卡槽23。顶盖2的底面,即插入部22的底面,设置四个两两相对的顶盖螺孔24。连接件6由扁平长条的元件经过一端弯折后得到,弯折的为上端,并形成与插入部22底面贴合的上连接部61,上连接部61上开设两个与同排的两个顶盖螺孔24相对的通孔,两个上连接螺丝62穿过上连接部61并拧紧于两顶盖螺孔24中,使连接件6的上端与顶盖2固定。两个连接件6位于外壳7中并分别位于主机1的两侧。连接件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更多个。连接件6的下端穿过上底座3上的穿孔36后与下底座4固定。穿孔36是设于上底座3的底板34上并贯穿底板34,两个穿孔36分别位于插入部35的两侧,穿孔36呈与连接件6相对的扁平状。利用两个连接件6下端与下底座4的固定,可将顶盖2下拉,从而将外壳7夹持固定在上底座3与顶盖2之间。具体的,电批还包括两个固定件8,固定件8的外侧设置向内延伸的第一螺孔81,固定件8的底面设置向上延伸的第二螺孔82。本实施例中第一螺孔81与第二螺孔82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三个,其位置相互错开,互不影响。下底座4中开设有两个容纳固定件8的容纳槽41,穿过上底座3的连接件6下端通过两个侧面螺丝83与固定件8拧紧固定,而四个底部螺丝84则向上穿过下底座4后拧紧到四个第二螺孔82中。利用固定件8的中间过渡,巧妙地实现了连接件6与下底座4的固定连接。外壳7的侧面设有供主机1的接线端子11、12露出的窗口71,侧盖5遮盖在该窗口71之上。具体的,侧盖5靠上的位置以及底部分别设有供接线端子11、12穿出的孔51与缺口52。侧盖5内部的上端设置一与卡槽23配合的卡钩54,通过将卡钩54卡入卡槽23中可实现侧盖5上端的定位。电批还包括一固定块9,固定块9也通过螺丝拧紧固定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批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批包括主机、顶盖、底座、连接件以及上下两端开口的外壳,所述主机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底座具有露出所述主机的转轴的通孔,所述外壳套于所述主机外,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顶盖的底面,所述连接件的下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底座中使所述顶盖压紧于所述外壳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批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批包括主机、顶盖、底座、连接件以及上下两端开口的外壳,所述主机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底座具有露出所述主机的转轴的通孔,所述外壳套于所述主机外,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顶盖的底面,所述连接件的下端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底座中使所述顶盖压紧于所述外壳之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批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主机的两侧,两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盖底面的两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批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底面开设顶盖螺孔,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具有与所述顶盖底面贴合的上连接部,上连接螺丝穿过所述上连接部并拧紧于所述顶盖螺孔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批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顶板以及固定于所述顶板之下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外壳上端开口的形状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批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上底座与连接于所述上底座下的下底座,所述主机通过主机螺丝向下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