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37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工业烟气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除雾器,包括电除雾器本体,电除雾器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的进气管、下气室、阴极线、阳极管、上气室和出气口,在电除雾器本体内,进气管与下气室之间设有进气预处理组件,进气预处理组件包括设置在电除雾本体内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若干第一分流板,第一分流板上设有推气腔,推气腔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隔离网,第一分流板包括曲面挡板,曲面挡板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竖直连接板,电除雾本体外设有进气装置,进气装置的出气端与推气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除雾器,通过在电除雾器的进气管与下气室之间设有进气预处理组件,实现对废气的初步除尘,同时使废气进入电除雾器内的气流速度适中。

Electric mist eliminato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dustrial smoke treatment, and relates to an electric mist eliminator,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ic mist eliminator body. The electric mist eliminator body comprises an intake pipe, a lower gas chamber, a cathode line, an anode tube, an upper gas chamber and an outlet arranged in turn from bottom to top. Within the electric mist eliminator body, an air intake pretreatment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take pipe and the lower gas chamber, and an air intake pretreatment component includes an arrangement. A number of first shunt boards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the electric fog removal body. The first shunt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pushing chamber.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air pushing chamber are separately provided with an isolation net. The first shunt board includes a curved baffle.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curved baffl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vertical connecting boards. The electric fog remova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take device, and the outlet end of the air intake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ic mist eliminator, which realizes the preliminary dust removal of the exhaust gas by installing an air intake pretreatment component between the intake pipe and the lower air chamber of the electric mist eliminator,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s the air velocity of the exhaust gas into the electric mist eliminator mod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除雾器
本技术属于工业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电除雾器。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巨大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使得酸雨污染面积迅速扩大,对农作物、森林和人体健康等方面造成巨大损害,对于二氧化硫污染的控制,减少火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是重点。目前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但要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烟气排放中的灰尘也必须要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因此无论在火力发电的尾气处理系统中,还是在垃圾燃烧尾气处理中都必须配备新型高效烟气脱除装置,以消除硫化物剂灰尘造成的污染。现国内采用的湿式电除雾器设计气速一般为2m/s左右,在烟气量很大的脱硫系统中,用此气速所设计的湿式电除雾器占地面积较大,耗费材料多,造价昂贵,不利于湿式电除雾器的大面积推广,如果降低进气速度则会影响电除雾效果。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除雾器,通过在电除雾器的进气管与下气室之间设有进气预处理组件,实现对废气的初步除尘,同时使废气进入电除雾器内的气流速度适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除雾器,包括电除雾器本体,所述电除雾器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的进气管、下气室、阴极线、阳极管、上气室和出气口,在所述电除雾器本体内,所述进气管与所述下气室之间设有进气预处理组件,所述进气预处理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除雾本体内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若干第一分流板,所述第一分流板上设有推气腔,所述推气腔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隔离网,所述第一分流板包括曲面挡板,所述曲面挡板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竖直连接板,所述电除雾本体外设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推气腔连通。优选的,所述曲面挡板的两端与所述竖直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110°-130°。优选的,所述竖直连接板与水平面垂直。优选的,所述电除雾器本体内在所述推气腔的上方设有若干第二分流板,所述第二分流板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推气腔内。优选的,所述第二分流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分流板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电除雾器本体内在所述第一分流板的底端设有防尘隔离网,所述防尘隔离网与所述进气管之间设有集尘室。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包括与所述电除雾器本体底端连接的主进气管,所述主进气管的侧面连接有侧进气管。优选的,所述防尘隔离网的网孔孔径小于所述隔离网的网孔孔径,所述隔离网的网孔孔径小于1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有进气预处理组件对通入电除雾器本体内的气体进行预处理,废气通过侧进气管进入电除雾器本体内,首先第一分流板对废气内的液体成分进行清除,然后通过推气腔将进入推气腔内的废气进行助推,恢复经过第一分流板后的废气的气流速度,然后第二分流板对废气进行分流,使废气能够在电除雾器本体内均匀分布,优化电除雾效果,由于第二分流板间的距离较小,因此废气在经过第二分流板后具有加速气流速度的作用;同时使用防尘隔离网能够对废气中含有的固体杂质进行清楚,固体杂质受重力作用由主进气管下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01、电除雾器本体;11、主进气管;12、侧进气管;2、下气室;3、阴极线;4、阳极管;5、上气室;6、出气口;7、进气预处理组件;71、第一分流板;711、竖直连接板;712、曲面挡板;72、第二分流板;73、推气腔;731、隔离网;732、进气装置;8、集尘室;81、防尘隔离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电除雾器,包括电除雾器本体01,电除雾器本体0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的进气管1、下气室2、阴极线3、阳极管4、上气室5和出气口6,在电除雾器本体01内,进气管1与下气室2之间设有进气预处理组件7,进气预处理组件7包括设置在电除雾本体01内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若干第一分流板71,第一分流板71上设有推气腔73,推气腔7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隔离网731,第一分流板71包括曲面挡板712,曲面挡板712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竖直连接板711,电除雾本体01外设有进气装置732,进气装置732的出气端与推气腔73连通。如图1所示,曲面挡板712的两端与竖直连接板711之间的夹角为110°-130°。如图1所示,竖直连接板711与水平面垂直。如图1所示,电除雾器本体01内在推气腔73的上方设有若干第二分流板72,第二分流板72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在推气腔73内。如图1所示,第二分流板7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分流板71之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电除雾器本体01内在第一分流板71的底端设有防尘隔离网81,防尘隔离网81与进气管1之间设有集尘室8。如图1所示,进气管1包括与电除雾器本体01底端连接的主进气管11,主进气管11的侧面连接有侧进气管12。如图1所示,防尘隔离网81的网孔孔径小于隔离网731的网孔孔径,隔离网731的网孔孔径小于1mm。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的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交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除雾器,包括电除雾器本体,所述电除雾器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的进气管、下气室、阴极线、阳极管、上气室和出气口,在所述电除雾器本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下气室之间设有进气预处理组件,所述进气预处理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除雾本体内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若干第一分流板,所述第一分流板上设有推气腔,所述推气腔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隔离网,所述第一分流板包括曲面挡板,所述曲面挡板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竖直连接板,所述电除雾本体外设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推气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除雾器,包括电除雾器本体,所述电除雾器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的进气管、下气室、阴极线、阳极管、上气室和出气口,在所述电除雾器本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下气室之间设有进气预处理组件,所述进气预处理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除雾本体内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若干第一分流板,所述第一分流板上设有推气腔,所述推气腔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隔离网,所述第一分流板包括曲面挡板,所述曲面挡板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竖直连接板,所述电除雾本体外设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推气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挡板的两端与所述竖直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110°-1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连接板与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东晟固废环保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