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云霞专利>正文

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426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由注射部分、穿刺部分和连通上述两部分的输液管组成。注射筒前部侧壁上设有加药口,注射筒顶端设有凸头,凸头上设有注速调节器,注速调节器能定量调节注射的速度。注射管的外壁上刻有注射刻度。穿刺部分主体为类似注射筒的空腔圆筒,主体的前部套装有套筒,套筒前段设有护裙;主体的前端开口处设有连接器,连接器前端接头接穿刺针。主体一侧设有穿刺刻度,套筒上缘对应的刻度为穿刺针探出的长度;主体后端壁上设有通透管,连接器后端接头通过导管与通透管下端连接;通透管上端通过输液管与注射部分的凸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方便实用,适宜推广。

A Tumor Puncture Therapeutic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umor puncture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nsists of an injection part, a puncture part and a transfusion tube connecting the two parts. The front side wall of the injection cartridge is provided with a dosing orifice, the top of the injection cartridg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head, and the injection speed regulator is provided on the convex head. The injection speed regulator can regulate the injection speed quantitatively. An injection scale is engrav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jection tube. The main body of the puncture part is a hollow cylinder similar to the syringe. The front part of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leeve, and the front part of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skirt. The front opening of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or,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a puncture needle. The puncture scale is set on one side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corresponding scale on the upper edge of the sleeve is the length of the puncture needle protruding; a permeable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wall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rear end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permeable pipe through the catheter;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permeabl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vex head of the injection part through the transfusion pipe. The design of the invention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and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与日提升。据国家癌症中心调查研究表面,肿瘤性疾病近年来呈现出发病率上升,死亡率平稳,患病部位多样性等趋势。穿刺治疗是一种肿瘤治疗方法。传统穿刺治疗装置结构简单,在穿刺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人员扶住针头,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现有技术多采用穿刺注射于一体,装置在完成穿刺的同时还要进行注射,注射过程十分不便,同时注射过程中或再次加药时,很容易使穿刺装置活动和移位,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容易导致穿刺伤口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该肿瘤穿刺装置设计结构科学严谨,将穿刺部分与注射部分分离,便于穿刺控制和把握,方便注射,极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由注射部分、穿刺部分和连通上述两部分的输液管组成。注射部分包括注射筒、活塞杆、注射推柄、凸头、加药口、注速调节器。注射筒、活塞杆和注射推柄结构类似于普通注射器结构,注射筒前部侧壁上设有加药口,注射筒顶端设有凸头,凸头上设有注速调节器,注速调节器能定量调节注射的速度。注射管的外壁上刻有注射刻度。穿刺部分用于对病灶处实施穿刺,主体为类似注射筒的空腔圆筒,前段呈通透状态,后端设有穿刺推柄。主体前半部设有外丝,主体的前部套装有套筒,套筒设有内丝,主体与套筒通过内外丝套结在一起,套筒可以旋进旋出;主体的前端开口处设有连接器,连接器前后端各有一接头,前端接头接穿刺针,穿刺针前部设有多个侧孔。套筒前段设有护裙,主体一侧设有穿刺刻度,套筒上缘对应的刻度为穿刺针探出的长度;主体后端壁上设有通透管,连接器后端接头通过导管与通透管下端连接;通透管上端通过输液管与注射部分的凸头连接。所述穿刺推柄的中央部位设有发光管室,发光管室设有自行关闭的圆形盖。所述主体的外径与套筒的内径相同,主体和套筒均用透明的医用硬质塑料制成。所述注速调节器的后端面上设有刻度线,凸头一侧标示有箭头,箭头所指的刻度为注射速度的数值。所述连接器通过“十”字形支架固定于主体的前端口的内壁上。工作时,首先打开发光管室盖,将发光管装入到发光管室中,发光管发光照亮穿刺部位及穿刺刻度,使用者根据病灶需要调节好穿刺深度,进行穿刺,护裙起到保护作用并能保证穿刺的深度达到规定的要求。然后向注射筒中加入介入治疗药,旋转注速调节器,调节好注射速度,用输液管连接注射部分和穿刺部分,开始进行介入注射治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安装有注速调节器,能有效调节注射速度。2、本专利技术将穿刺部分与注射部分分离,方便操作,减少病人治疗中的痛苦。3、本专利技术制作简单,方便实用,适宜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凸头与注速调节器连结示意图。其中1、注射部分2、穿刺部分3、输液管11、注射筒12、活塞杆13、注射推柄14、凸头15、加药口16、注速调节器17、注射刻度21、主体22、套筒23、护裙24、穿刺刻度25、导管26、连接器27、穿刺针28、侧孔29、发光管室30、通透管31、穿刺推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参考图1所示,由注射部分1、穿刺部分2和连通上述两部分的输液管3组成,其中,注射部分1包括注射筒11、活塞杆12、注射推柄13、凸头14、加药口15、注速调节器16。注射筒11、活塞杆12和注射推柄13结构类似于普通注射器结构,注射筒11前部侧壁上开设有加药口15,注射筒11顶端设计有凸头14,凸头14上设有注速调节器16,注速调节器16能定量调节注射的速度。注射管11的外壁上刻有注射刻度17。穿刺部分2用于对病灶处实施穿刺,主体21为类似注射筒的空腔圆筒,前段开放,后端有穿刺推柄31。主体21前半部设有外丝,主体21的前部套装有套筒22,套筒22设有内丝,主体21与套筒22通过内外丝套结在一起,套筒22可以旋进旋出;主体21的前端开口处设有连接器26,连接器26前后端各有一接头,前段接头接穿刺针27,穿刺针27前段还设有多个侧孔28。套筒前段设有护裙23,主体21一侧设有穿刺刻度24,套筒22上缘对应的刻度为穿刺针27探出的长度;主体21后端壁上设有通透管30,通透管30下端通过导管25与连接器26后端接头连接;通透管30上端通过输液管3与注射部分1的凸头14连接。所述穿刺推柄31的中央部位设有发光管室29,发光管室29设有自行关闭的圆形盖。所述主体21的外径与套筒22的内径相同,主体21和套筒22均用透明的医用硬质塑料制成。如图3所示,所述注速调节器16的后端面上设有刻度线,凸头14一侧标示有箭头,箭头所指的刻度为注射速度的数值。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器26通过“十”字形支架固定于主体22的前端口的内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由注射部分(1)、穿刺部分(2)和连通上述两部分的输液管(3)组成,其特征在于,注射部分(1)包括注射筒(11)、活塞杆(12)、注射推柄(13)、凸头(14)、加药口(15)、注速调节器(16);注射筒(11)、活塞杆(12)和注射推柄(13)结构类似于普通注射器结构,注射筒(11)前部侧壁上开设有加药口(15),注射筒(11)顶端设计有凸头(14),凸头(14)上设有注速调节器(16),注射管(11)的外壁上刻有注射刻度(17);穿刺部分(2)的主体(21)为类似注射筒的空腔圆筒,前段开放,后端有穿刺推柄(31);主体(21)前半部设有外丝,主体(21)的前部套装有套筒(22),套筒(22)设有内丝,主体(21)与套筒(22)通过内外丝套结在一起,套筒(22)可以旋进旋出;主体(21)的前端开口处设有连接器(26),连接器(26)前后端各有一接头,前段接头接穿刺针(27),穿刺针(27)前段还设有多个侧孔(28);套筒前段设有护裙(23),主体(21)一侧设有穿刺刻度(24),套筒(22)上缘对应的刻度为穿刺针(27)探出的长度;主体(21)后端壁上设有通透管(30),通透管(30)下端通过导管(25)与连接器(26)后端接头连接;通透管(30)上端通过输液管(3)与注射部分(1)的凸头(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穿刺治疗装置,由注射部分(1)、穿刺部分(2)和连通上述两部分的输液管(3)组成,其特征在于,注射部分(1)包括注射筒(11)、活塞杆(12)、注射推柄(13)、凸头(14)、加药口(15)、注速调节器(16);注射筒(11)、活塞杆(12)和注射推柄(13)结构类似于普通注射器结构,注射筒(11)前部侧壁上开设有加药口(15),注射筒(11)顶端设计有凸头(14),凸头(14)上设有注速调节器(16),注射管(11)的外壁上刻有注射刻度(17);穿刺部分(2)的主体(21)为类似注射筒的空腔圆筒,前段开放,后端有穿刺推柄(31);主体(21)前半部设有外丝,主体(21)的前部套装有套筒(22),套筒(22)设有内丝,主体(21)与套筒(22)通过内外丝套结在一起,套筒(22)可以旋进旋出;主体(21)的前端开口处设有连接器(26),连接器(26)前后端各有一接头,前段接头接穿刺针(27),穿刺针(27)前段还设有多个侧孔(28);套筒前段设有护裙(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李云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