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H内锅及其制造方法和烹饪器具技术

技术编号:199422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IH内锅及其制造方法和烹饪器具。所述IH内锅包括锅体(1)以及形成在所述锅体(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过渡层(2)和导磁层(3),其中,所述过渡层(2)位于所述锅体(1)和所述导磁层(3)之间,且所述过渡层(2)由所述锅体(1)的材料和所述导磁层(3)的材料相互扩散形成。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IH内锅中导磁层与锅体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

An IH inner po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cooking utensil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discloses an IH inner pot,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cooking utensils. The IH inner pot comprises a pot body (1) and a transition layer (2) and a magnetic conductivity layer (3) formed on at least part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pot body (1), in which the transition layer (2) is located between the pot body (1) and the magnetic conductivity layer (3), and the transition layer (2) is formed by the diffus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ot body (1) and the material of the magnetic conductivity layer (3).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magnetic conductivity layer in the IH inner pot has strong bonding force with the pot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H内锅及其制造方法和烹饪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
,具体地涉及一种IH内锅及其制造方法和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铝合金、304不锈钢等材质在家用电器产品中应用非常广泛,但这些非磁性或弱导磁性材质的锅具的电磁加热功能不理想。IH内锅的显存工艺大多采用爆炸焊或采压力焊在铝合金表面镶嵌430不锈钢薄板,通过锅具外表的磁性430不锈钢在高频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形成的涡流效应下进行感应加热。但该工艺过程较复杂、成本较高。此外,还可以通过热喷涂,例如电弧或等离子喷涂等方式,在锅底部制备一层导磁金属层,实现这些锅具的电磁加热功能。但热喷涂的温度过高,磁性合金材料容易发生氧化,涂层中的含氧量为3~15%,且由于熔化或半熔化的金属在锅具基体表面的撞击速率较低,使得形成的磁性层内部容易出现较多的孔洞或夹杂等缺陷,造成涂层的结合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IH内锅的导磁金属层结合力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IH内锅及其制造方法和烹饪器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IH内锅,该IH内锅包括锅体以及形成在所述锅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过渡层和导磁层,其中,所述过渡层位于所述锅体和所述导磁层之间,且所述过渡层由所述锅体的材料和所述导磁层的材料相互扩散形成。优选地,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0.1-100微米,更优选为1-15微米。优选地,所述导磁层的厚度为0.1-1毫米,更优选为0.2-0.5毫米。优选地,所述导磁层由磁性的铁合金形成。优选地,所述磁性的铁合金为Fe-C合金、Fe-Si合金和Fe-Mn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磁性的铁合金中的Fe含量为95重量%以上。优选地,所述锅体的材料为铝或铝合金。优选地,所述导磁层形成在所述锅体的底部,或者形成在所述锅体的底部和与底部邻接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IH内锅还包括形成在至少部分外表面上的防锈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制造上述IH内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冷喷涂法将导磁材料喷涂至锅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以形成导磁层,并且可选地在所述导磁层上形成防锈层;其中,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使得所述锅体与所述导磁层接触的界面上二者的材料相互扩散以形成过渡层:(a)在实施冷喷涂的过程中,将工作气体的加热温度升高至500-1000℃;(b)将完成冷喷涂后的锅体在250℃以上的温度下热处理10分钟以上。优选地,所述冷喷涂法的实施条件还包括:喷射压力为1-5MPa,喷射距离为10-50毫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IH内锅。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炖锅、煎烤机或炊具。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IH内锅中,锅体和导磁层之间形成有过渡层,这样可以解决锅体材料与导磁层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问题,降低了冷热冲击过程中二者间因形变而产生的热应力,从而显著提升锅体与导磁层之间的结合力,避免发生导磁层崩落或开裂等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IH内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IH内锅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锅体2过渡层3导磁层4防锈层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IH内锅包括锅体1以及形成在所述锅体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过渡层2和导磁层3,其中,所述过渡层2位于所述锅体1和所述导磁层3之间,且所述过渡层2由所述锅体1的材料和所述导磁层3的材料相互扩散形成。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IH内锅中,导磁层3通过冷喷涂法形成在所述锅体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导磁层的材料以连续的锯齿状结构嵌入锅体1,并且通过控制冷喷涂的工艺参数(特别是工作气体的加热温度),或者对经过冷喷涂后的锅体进行热处理,可以使导磁层的材料与锅体1的材料相互扩散,从而形成过渡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过渡层2的厚度可以为0.1-100微米。通常,通过控制冷喷涂过程中工作气体的加热温度(即方式一)可以得到过渡层厚度为0.2-10微米的IH内锅;通过对经过冷喷涂后的锅体进行热处理(即方式二)可以得到过渡层厚度为1-20微米的IH内锅;通过将上述方式一和方式二进行组合可以得到过渡层厚度为2-25微米的IH内锅。另外,所述IH内锅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承受较高温度和较长时间的加热处理,所述过渡层的厚度还可以逐渐增大至高达50-100微米。在优选情况下,所述过渡层2的厚度为1-15微米,具体地,例如可以为1微米、1.5微米、2微米、2.5微米、3微米、3.5微米、4微米、4.5微米、5微米、5.5微米、6微米、6.5微米、7微米、7.5微米、8微米、8.5微米、9微米、9.5微米、10微米、11微米、12微米、13微米、14微米、15微米以及这些点值中任意两个所构成的范围中的任意值。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导磁层3的厚度可以为0.1-1毫米,具体地,例如可以为0.1毫米、0.12毫米、0.15毫米、0.18毫米、0.2毫米、0.23毫米、0.25毫米、0.28毫米、0.3毫米、0.33毫米、0.35毫米、0.38毫米、0.4毫米、0.43毫米、0.45毫米、0.48毫米、0.5毫米、0.53毫米、0.55毫米、0.58毫米、0.6毫米、0.65毫米、0.7毫米、0.8毫米、0.9毫米、1毫米以及这些点值中的任意两个所构成的范围中的任意值。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磁层3的厚度为0.2-0.5毫米。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导磁层3可以由本领域常规的磁性材料形成。在优选情况下,所述导磁层3由磁性的铁合金形成。所述磁性的铁合金可以为Fe-C合金、Fe-Si合金和Fe-Mn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磁性的铁合金中,Fe含量可以为95重量%以上,优选为95-99.5重量%,更优选为96-99重量%,进一步优选96-98.5重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锅体1的材料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例如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非磁性或弱导磁性材料。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锅体1的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在一种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锅体1的材料选择铝或铝合金,所述导磁层3的材料选择磁性的铁合金,此时,所述过渡层2为铁-铝扩散层。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能够降低冷热冲击过程中导磁层3与锅体1之间因形变而产生的热应力,从而能够显著降低导磁层崩落或开裂等现象的发生。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导磁层3的形成位置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的方式确定,例如,所述导磁层3形成在所述锅体1的底部,或者形成在所述锅体1的底部和与底部邻接的侧壁上。在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磁层3形成在所述锅体1的底部和与底部邻接的侧壁上,且所述导磁层3在侧壁上的形成高度H1以及所述锅体1的总高度H0之间满足:H1/H0为1/6~1,优选为1/6~1/2,更优选为1/4~1/2,更一步优选为1/4~1/3。在本专利技术中,如图1所示,所述IH内锅还可以包括形成在至少部分外表面上的防锈层4。优选情况下,所述防锈层4完全覆盖在所述锅体1的外表面上。所述防锈层4的厚度可以为0.02-0.08毫米,优选为0.03-0.05毫米。所述防锈层4可以由本领域常规的防锈涂层材料形成的单层或多层结构。所述防锈涂层材料例如可以选自硅树脂、氟树脂、环氧树脂以及含金属粉末的树脂组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氟树脂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H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IH内锅包括锅体(1)以及形成在所述锅体(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过渡层(2)和导磁层(3),其中,所述过渡层(2)位于所述锅体(1)和所述导磁层(3)之间,且所述过渡层(2)由所述锅体(1)的材料和所述导磁层(3)的材料相互扩散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H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IH内锅包括锅体(1)以及形成在所述锅体(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过渡层(2)和导磁层(3),其中,所述过渡层(2)位于所述锅体(1)和所述导磁层(3)之间,且所述过渡层(2)由所述锅体(1)的材料和所述导磁层(3)的材料相互扩散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H内锅,其中,所述过渡层(2)的厚度为0.1-100微米,优选为1-15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H内锅,其中,所述导磁层(3)的厚度为0.1-1毫米,优选为0.2-0.5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IH内锅,其中,所述导磁层由磁性的铁合金形成;优选地,所述磁性的铁合金为Fe-C合金、Fe-Si合金和Fe-Mn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磁性的铁合金中的Fe含量为95重量%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IH内锅,其中,所述锅体(1)的材料为铝或铝合金。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IH内锅,其中,所述导磁层(3)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曹达华马志海刘小凯杨玲李兴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