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燕江专利>正文

俯卧撑矫正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181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俯卧撑矫正支架。其包括主体板、把手、脚部支撑架,两把手下方设有液缸,两液缸之间设有通道,通道内部的正上方设有弹性隔膜,弹性隔膜两侧分别设有电磁阀;主体板上端还设有下巴定位槽,下巴定位槽上设有电磁阀按钮,电磁阀按钮控制两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下巴定位槽和脚部支撑架可确保健身者动作是否到位;通过弹性隔膜的弯曲及弯曲方向来判断健身者两臂用力是否一致,弹性隔膜的弯曲及时复位,不影响下次的俯卧撑两臂用力判断。

Push-up orthodontic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ush-up correction bracket. It consists of a main board, a handle and a foot support frame, with a cylinder under the two handles, a passage between the two cylinders, an elastic diaphragm on the inside of the passage, and solenoid valves on both sides of the elastic diaphragm; a chin positioning groove on the top of the main board, a solenoid valve button on the chin positioning groove, and a solenoid valve button to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two solenoid valves. The utility model ensures that the body-builder's movements are in place by means of the chin positioning groove and the foot support frame; judges whether the body-builder's arms exert the same force by the bending and bending direction of the elastic diaphragm; and timely reset of the bending of the elastic diaphragm does not affect the force judgment of the two arms of the next push-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俯卧撑矫正支架
本技术涉及体育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俯卧撑矫正支架。
技术介绍
现今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上班族、老人、小孩都开始关注身体,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但是不正确的锻炼方式很容易使身体变得不协调;比如俯卧撑,人们在日常劳作中会出现左利手、右利手,在进行俯卧撑锻炼时,经常工作的那只手臂会自然的施加更多的力来完成俯卧撑动作,久而久之,会使得经常用力的手臂更粗壮,而不常用的手臂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使得身体锻炼的不均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申请号201410606410.0,授权公告号CN104274949B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矫正型俯卧撑板,该矫正型俯卧撑板可时刻提醒健身者左右臂的用力情况,有效使两臂的施力相同,矫正俯卧撑动作,使得俯卧撑健身更科学。但是该专利技术专利当气泡发生偏移时,气泡很难恢复到正常位置,这样将影响后面的俯卧撑操作是否规范的结论性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判断健身者左右臂的用力情况的俯卧撑矫正支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俯卧撑矫正支架,其包括主体板1、位于主体板1上端两侧的把手2、位于主体板1下端的脚部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两把手2下方分别设有支柱4,支柱4下方设有液缸5,支柱4下方的活塞设于液缸5内部液体上方,两液缸5之间设有通道6,通道6向上弯曲,通道6内部的正上方设有弹性隔膜7,弹性隔膜7两侧分别设有电磁阀8,两液缸5内部装有相同体积的液体;主体板1上端还设有下巴定位槽9,下巴定位槽9上设有电磁阀按钮10,电磁阀按钮10下方设有复位弹簧11,电磁阀按钮10控制两电磁阀8的开启和关闭,电磁阀按钮10按下时,两电磁阀8关闭,复位弹簧11使电磁阀按钮10上提时,两电磁阀8打开。优化,脚部支撑架3可前后、上下移动。所述,脚部支撑架3为T形,对应的主体板1纵向设有定位齿12,拉伸弹簧13一端与主体板1连接,拉伸弹簧13另一端与脚部支撑架3连接,脚部支撑架3上设有卡在定位齿12上的卡杆14;脚部支撑架3的竖直杆为伸缩套接管,伸缩套接管的内管和外管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俯卧撑下卧时,头部下移,下巴接触电磁阀按钮10,此时电磁阀关闭,弹性隔膜7两侧的压强一样,弹性隔膜7复位。当俯卧撑上撑时,头部上移,下巴离开下巴定位槽,复位弹簧上提电磁阀按钮10,电磁阀开启,当两把手向下的压力一致时,弹性隔膜7两侧的压力一样,弹性隔膜7将不发生弯曲;当两把手向下的压力不一致时,弹性隔膜7两侧的压力不一样,弹性隔膜7将向压强小的一侧弯曲,从而健身者可根据弹性隔膜7的弯曲方向来判断是否两臂用力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为:本技术通过下巴定位槽9和脚部支撑架3可确保健身者动作是否到位;可通过弹性隔膜的弯曲及弯曲方向来判断健身者两臂用力是否一致;可通过电磁阀的关闭来确保弹性隔膜的弯曲及时复位,不影响下次的俯卧撑两臂用力判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俯卧撑矫正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主体板-1、把手-2、脚部支撑架-3、支柱-4、液缸-5、通道-6、弹性隔膜-7、电磁阀-8、下巴定位槽-9、电磁阀按钮-10、复位弹簧-11、定位齿-12、拉伸弹簧-13、卡杆-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俯卧撑矫正支架,其包括主体板1、位于主体板1上端两侧的把手2、位于主体板1下端的脚部支撑架3,两把手2下方分别设有支柱4,支柱4下方设有液缸5,支柱4下方的活塞设于液缸5内部液体上方,两液缸5之间设有通道6,通道6向上弯曲,通道6内部的正上方设有弹性隔膜7,弹性隔膜7两侧分别设有电磁阀8,两液缸5内部装有相同体积的液体;主体板1上端还设有下巴定位槽9,下巴定位槽9上设有电磁阀按钮10,电磁阀按钮10下方设有复位弹簧11,电磁阀按钮10控制两电磁阀8的开启和关闭,电磁阀按钮10按下时,两电磁阀8关闭,复位弹簧11使电磁阀按钮10上提时,两电磁阀8打开。本具体实施例的两个电磁阀8的电源线并联后其总电源线上设有电磁阀按钮10,电磁阀按钮10选用按压式。为了使本俯卧撑矫正支架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健身者,优化,脚部支撑架3可前后、上下移动。所述,脚部支撑架3为T形,对应的主体板1纵向设有定位齿12,拉伸弹簧13一端与主体板1连接,拉伸弹簧13另一端与脚部支撑架3连接,脚部支撑架3上设有卡在定位齿12上的卡杆14;脚部支撑架3的竖直杆为伸缩套接管,伸缩套接管的内管和外管通过固定螺栓固定。通过前后移动脚部支撑架3,调整下巴定位槽9和脚部支撑架3之间的距离,使之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健身者。通过调整脚部支撑架3的高度,使之适用于不同大小脚的健身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本技术并不受上述优选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俯卧撑矫正支架,其包括主体板(1)、位于主体板 (1)上端两侧的把手(2)、位于主体板(1)下端的脚部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两把手(2)下方分别设有支柱(4),支柱(4)下方设有液缸(5),支柱(4)下方的活塞设于液缸(5)内部液体上方,两液缸(5)之间设有通道(6),通道(6)向上弯曲,通道(6)内部的正上方设有弹性隔膜(7),弹性隔膜(7)两侧分别设有电磁阀(8),两液缸(5)内部装有相同体积的液体;主体板 (1)上端还设有下巴定位槽(9),下巴定位槽(9)上设有电磁阀按钮(10),电磁阀按钮(10)下方设有复位弹簧(11)。

【技术特征摘要】
1.俯卧撑矫正支架,其包括主体板(1)、位于主体板(1)上端两侧的把手(2)、位于主体板(1)下端的脚部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两把手(2)下方分别设有支柱(4),支柱(4)下方设有液缸(5),支柱(4)下方的活塞设于液缸(5)内部液体上方,两液缸(5)之间设有通道(6),通道(6)向上弯曲,通道(6)内部的正上方设有弹性隔膜(7),弹性隔膜(7)两侧分别设有电磁阀(8),两液缸(5)内部装有相同体积的液体;主体板(1)上端还设有下巴定位槽(9),下巴定位槽(9)上设有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江
申请(专利权)人:李燕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