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154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2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移动式输液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围设有栅栏,所述底座居中设置有竖管,所述竖管上方设置有延伸杆,所述竖管与延伸杆结合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延伸杆顶端活动设置有套头,所述套头上设置有若干主挂钩;所述竖管下部通过第一紧定螺丝设置有下套管,所述下套管设置有若干辅挂钩;所述竖管上部通过第二紧定螺丝设置有上套管,所述上套管上设置有圆形扶手;所述底座底部均布有若干支脚,所述支脚分别设置有橡胶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其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及病患使用。

Mobile infusion stan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vable infusion stand, which comprises a base, which is surrounded by a fence above the base, a vertical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ase, an extension rod is arranged above the vertical pipe, a connecting piece is arranged at the joint of the vertical pipe and the extension rod, a sleeve is movably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extension rod, and a number of main hooks are arranged on the sleeve head; the lower part of the vertical pipe is arranged through the first tightening screw. The wire is provided with a down sleeve, and the down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auxiliary hooks; the upper part of the vertical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up sleeve through a second tightening screw, and the upp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circular handrails; the bottom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supporting feet, and the supporting fee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rubber universal wheel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wide application rang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is convenient for medical personnel to operate and patients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输液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涉及一种移动式输液架。
技术介绍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长期存在的现象,知名、大型医院常人满为患,加床司空见惯,病患多时甚至医院走道内都安插病床。静脉输液涉及医院所有科室,治疗过程中,固定病室有专用的输液架,而走道内安插的病床就没有,病患输液时会将临时插架安插于临时病床上或者将笨重的整体输液架置于病床侧。医护人员在长期实践中发现,现有的输液架及简易插架存在如下弊端:1、结构笨重,搬运不便,女性医护工作者操作时更为明显;2、输液过程中,病患如厕、移动不便;3、儿童病患天性活泼好动,医院的严肃环境和固定的输液过程对儿童造成心理负担,儿童病患不能积极配合治疗;4、输液同时进行引流治疗的病患移动时引流袋无处放置;5、住院病患输液过程中行走不便,不利于术后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治疗,可根据病患需要随意移动的移动式输液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移动式输液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围设有栅栏,所述底座居中设置有竖管,所述竖管上方设置有延伸杆,所述竖管与延伸杆结合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延伸杆顶端活动设置有套头,所述套头上设置有若干主挂钩;所述竖管下部通过第一紧定螺丝设置有下套管,所述下套管设置有若干辅挂钩;所述竖管上部通过第二紧定螺丝设置有上套管,所述上套管上设置有圆形扶手;所述底座底部均布有若干支脚,所述支脚分别设置有橡胶万向轮。本技术的底座上方设置栅栏后可放置引流袋一类的医疗物品,为防止引流袋倒伏,可将引流袋悬挂于辅挂钩。设置的圆形扶手便于病患和医护工作者整体推行,行动不便的病患行走时还可起到搀扶作用。设置的上套管可沿竖管升降并由第二紧定螺丝固定,使用过程中,通过上套管的升降调节可实现不同身高病患最佳搀扶位置的调整,其适用范围广。设置的下套管可沿竖管升降并由第一紧定螺丝固定,以满足悬置不同大小引流袋需要。套头活动设置,可沿延伸杆顶端旋转,在主挂钩悬挂输液袋后可任意角度旋转,有效避免各种输液管相互缠绕。橡胶万向轮行走过程中噪音小,可减少对病区其他病患的干扰。优选的,所述上套管一侧设置有储物篮。采用该技术方案时,储物篮内可储放小的医疗器材,其便于医护人员治疗;储物篮还可供病患放置个人物品。优选的,所述橡胶万向轮均设置有刹车;所述底座设置为圆形。设置刹车便于本技术固定输液位置,采用该技术方案可避免本技术意外滑移。因病患行动迟缓、病区人流量大,底座设置为圆形可有效避免锐利部伤人;此外,圆形底座对意外磕碰还能起到良好的缓冲吸能作用,避免架体整体倒伏。本技术具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输液过程中可灵活移动;3、便于特殊病患使用;4、高矮可调节,适用范围广;5、可储放少量医用器材,方便治疗;6、一功多用,实现移动输液同时还可充当临时扶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移动式输液架,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上方围设有栅栏3a,所述底座3居中设置有竖管4,所述竖管4上方设置有延伸杆14,所述竖管4与延伸杆14结合部设置有连接件13;所述延伸杆14顶端活动设置有套头15,所述套头15上设置有若干主挂钩12;所述竖管4下部通过第一紧定螺丝7设置有下套管6,所述下套管6设置有若干辅挂钩5;所述竖管4上部通过第二紧定螺丝10设置有上套管9,所述上套管9上设置有圆形扶手8;所述底座3底部均布有若干支脚2,所述支脚2分别设置有橡胶万向轮1。所述上套管9一侧设置有储物篮11。所述橡胶万向轮1均设置有刹车;所述底座3设置为圆形。本技术在底座3四周设置栅栏后,便于放置一些特殊病患的医疗物品,如各种引流袋。引流袋由辅挂钩5悬挂后不倒伏,其拿取方便,使用安全卫生;辅挂钩5设置高度可通过第一紧定螺丝7任意调节。延伸杆14插入竖管4后,通过连接件13调节延伸杆14升降以满足病患输液不同高度需要。本技术推行过程中,圆形扶手8还可供行动不便的病患搀扶用;病区活动时,储物篮11内可临时放置病患较小个人物品;本技术的圆形扶手8也便于医护工作者搬运。成人输液过程中,如病患久卧(坐)不适,可通过圆形扶手8推移本技术在病区内散步;病患如厕时,一人亦可完成。儿童病患输液时,可在家长的陪护下在病区内自如行走,其能很好的稳定儿童病患情绪,配合治疗。附带引流袋病患输液时,小号引流袋悬挂于辅挂钩5上,大号引流袋则整体置入栅栏3a内;术后恢复期病患可单独推行本技术散步或如厕,病患适当下床活动也有利于术后恢复。由上看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其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及病患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输液架,包括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方围设有栅栏(3a),所述底座(3)居中设置有竖管(4),所述竖管(4)上方设置有延伸杆(14),所述竖管(4)与延伸杆(14)结合部设置有连接件(13);所述延伸杆(14)顶端活动设置有套头(15),所述套头(15)上设置有若干主挂钩(12);所述竖管(4)下部通过第一紧定螺丝(7)设置有下套管(6),所述下套管(6)设置有若干辅挂钩(5);所述竖管(4)上部通过第二紧定螺丝(10)设置有上套管(9),所述上套管(9)上设置有圆形扶手(8);所述底座(3)底部均布有若干支脚(2),所述支脚(2)分别设置有橡胶万向轮(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输液架,包括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方围设有栅栏(3a),所述底座(3)居中设置有竖管(4),所述竖管(4)上方设置有延伸杆(14),所述竖管(4)与延伸杆(14)结合部设置有连接件(13);所述延伸杆(14)顶端活动设置有套头(15),所述套头(15)上设置有若干主挂钩(12);所述竖管(4)下部通过第一紧定螺丝(7)设置有下套管(6),所述下套管(6)设置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吴立新张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