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40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呈间隙设置的常开端子和常闭端子,所述常开端子和常闭端子的一端均设有电触块,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操作扭,所述操作扭的一端延伸出壳体,另一端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壳体侧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活动杆上铰接有转动片,所述转动片的一端延伸至常开端子与常闭端子之间,所述转动片的端部还设有与电触块相对应的活动触点,所述转动片中部还穿设有转动配合的圆杆,所述圆杆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共通端子,所述共通端子的一端与转动片连接。本实用的微动开关结构简单稳定,在损坏时能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动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微动开关。
技术介绍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由于其内部结构非常的复杂,导致一旦内部损坏,能够修复的几率比较的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动开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呈间隙设置的常开端子和常闭端子,所述常开端子和常闭端子的一端均设有电触块,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操作扭,所述操作扭的一端延伸出壳体,另一端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壳体侧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活动杆上铰接有转动片,所述转动片的一端延伸至常开端子与常闭端子之间,所述转动片的端部还设有与电触块相对应的活动触点,所述转动片中部还穿设有转动配合的圆杆,所述圆杆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共通端子,所述共通端子的一端与转动片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触点包括套设在转动片端部的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设过转动片,所述活动套相对于常开端子和常闭端子的两侧均设有动触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共通端子的一端通过铜线连接转动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人们使用微动开关时,可以通过按压操作扭来进行快速的操作,其内部结构非常简单,但是又能保证开关整体的稳定性,便于日常的维修,非常实用,通过将活动触点设为可转动的活动套,活动套上设有与常开端子和常闭端子相对应的动触块,使得转动片在与常开端子或常闭端子相接触时,可以更加平稳的进行接触,能够更加的稳定,能防止动触块接触不良,非常的实用,通过将共通端子与转动片之间的连接设置为铜线连接,使得转动片在转动的过程中既可以起到电路的连通,也不会受到连接的干扰,导致转动片无法正常的实现转动,非常的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转动片的结构分解图。1、壳体;10、常开端子;11、常闭端子;12、共通端子;120、铜线;2、壳盖;3、电触块;4、操作扭;40、活动杆;41、弹簧;5、转动片;50、圆杆;6、活动触点;60、活动套;61、转轴;62、动触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1和壳盖2,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有呈间隙设置的常开端子10和常闭端子11,所述常开端子10和常闭端子11的一端均设有电触块3,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操作扭4,所述操作扭4的一端延伸出壳体1,另一端设有活动杆40,所述活动杆40与壳体1侧壁之间设有弹簧41,所述活动杆40上铰接有转动片5,所述转动片5的一端延伸至常开端子10与常闭端子11之间,所述转动片5的端部还设有与电触块3相对应的活动触点6,所述转动片5中部还穿设有转动配合的圆杆50,所述圆杆50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共通端子12,所述共通端子12的一端与转动片5连接。所述活动触点6包括套设在转动片5端部的活动套60,所述活动套60内设有转轴61,所述转轴61穿设过转动片5,所述活动套60相对于常开端子10和常闭端子11的两侧均设有动触块62。所述共通端子12的一端通过铜线120连接转动片5。在实际操作中,在人们使用微动开关时,可以通过按压操作扭4,此时操作扭4一端的活动杆40会受力,弹簧41会进行收缩,同时活动杆40上铰接的转动片5也会受力进行转动,由于转动片5中部设有转动配合的圆杆50,所以当转动片5的一端转动时,延伸至常开端子10与常闭端子11之间的另一端也相应进行摆动,这时转动片5上设置的活动触点6会远离常闭端子11,与常开端子10相接触,此时微动开关呈打开状态。当人们对操作扭4的施力结束时,活动杆40会受到弹簧41自身的恢复力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此时转动片5一端设置的活动触点6会远离常开端子10,与常闭端子11相接触,此时微动开关呈关闭状态,整体的使用非常的方便,内部结构简单,便于人们的维修和零部件的更换。通过将活动触点6设为可转动的活动套60,活动套60上设有与常开端子10和常闭端子11相对应的动触块62,使得转动片5在与常开端子10或常闭端子11相接触时,可以更加平稳的进行接触,能够更加的稳定,能防止动触块62接触不良,非常的实用。通过将共通端子12与转动片5之间的连接设置为铜线120连接,使得转动片5在转动的过程中既可以起到电路的连通,也不会受到连接的干扰,导致转动片5无法正常的实现转动,非常的实用。本实用的微动开关结构简单稳定,在损坏时能便于维修。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1)和壳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有呈间隙设置的常开端子(10)和常闭端子(11),所述常开端子(10)和常闭端子(11)的一端均设有电触块(3),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操作扭(4),所述操作扭(4)的一端延伸出壳体(1),另一端设有活动杆(40),所述活动杆(40)与壳体(1)侧壁之间设有弹簧(41),所述活动杆(40)上铰接有转动片(5),所述转动片(5)的一端延伸至常开端子(10)与常闭端子(11)之间,所述转动片(5)的端部还设有与电触块(3)相对应的活动触点(6),所述转动片(5)中部还穿设有转动配合的圆杆(50),所述圆杆(50)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共通端子(12),所述共通端子(12)的一端与转动片(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1)和壳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有呈间隙设置的常开端子(10)和常闭端子(11),所述常开端子(10)和常闭端子(11)的一端均设有电触块(3),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操作扭(4),所述操作扭(4)的一端延伸出壳体(1),另一端设有活动杆(40),所述活动杆(40)与壳体(1)侧壁之间设有弹簧(41),所述活动杆(40)上铰接有转动片(5),所述转动片(5)的一端延伸至常开端子(10)与常闭端子(11)之间,所述转动片(5)的端部还设有与电触块(3)相对应的活动触点(6),所述转动片(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尧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特美仕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