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244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系统,包括高空作业机器人和作业线管,所述作业线管的一端与建筑物或楼顶重物固定连接,所述作业线管的另一端沿着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并与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连接,且所述作业线管自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所述作业线管的另一端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作业线管自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地面之间的距离。由于作业线管自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作业线管的另一端的长度大于等于作业线管自所述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地面之间的距离,因此在高空作业机器人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作业线管的另一端可随着高空机器人的移动而移动,进而无需在高空作业机器人移动的过程中控制作业线管与高空作业机器人的同步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作业系统
本技术涉及高空作业
,特别涉及一种高空作业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建筑外墙高空作业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由于高空安全风险高、就业人员少等问题,高空作业系统替代人工进行高空作业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高空作业系统要持续安全高空作业,要解决安全和持续供电供水等问题。目前大多数高空作业系统在工作时是将作业线管的一端固定在高空作业机器人上,作业线管的另外一端与架设在楼顶的卷扬机连接,随着高空作业机器人的运动自动控制或者手动控制卷扬机收放作业线管,其中所述作业线管可包括安全绳、电缆及水管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若采用卷扬机收放作业线管的缺点是:由于需要保证作业线管从楼顶到高空作业机器人的长度与高空作业机器人到楼顶的距离一致,因此高空作业机器人在移动的过程中需要同步收放作业线管。首先,需要添加额外的控制装置才能实现作业线管的收放与高空作业机器人的移动同步,导致高空作业系统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麻烦。其次,若作业线管的收放与高空作业机器人的移动同步精度较差,容易导致作业线管中的安全绳、电缆及水管等从楼顶到高空作业机器人的长度小于高空作业机器人到楼顶的距离,从而使作业线管承受很大的拉力,进而容易使作业线管被拉断而失效。再次,在收放作业线管的过程中可能需要人来参与以保证高空作业机器人的移动与作业线管的收放同步,例如楼外的人观察高空作业机器人收放的长度,再用对讲机通知楼顶的人收放作业线管,增加了人工成本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高空作业系统中高空作业机器人的移动与作业线管的收放同步性较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系统,包括高空作业机器人和作业线管,所述作业线管的一端与建筑物或楼顶重物固定连接,所述作业线管的另一端沿着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并与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连接,且所述作业线管自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所述作业线管的另一端的长度大于等于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地面的高度。可选的,还包括使用时悬垂在建筑物的外墙面处的工作绳,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与所述工作绳相连并能够沿着所述工作绳上下移动。可选的,还包括提升机构以及使用时悬垂在建筑物的外墙面处的工作绳,所述提升机构与建筑物或楼顶重物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绳的一端与所述提升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绳的另一端沿着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并与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连接,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在工作绳的牵引下上下移动。可选的,所述作业线管包括电缆和物质传输管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为高空幕墙清洗机器人、高空幕墙维修机器人、高空消防机器人、高空救援机器人、高空喷涂机器人和高空检测机器人中的一种。可选的,还包括平移吊架,所述平移吊架设置在所述建筑物顶部,且所述平移吊架用于驱动所述工作绳和所述作业线管沿着建筑物的外墙面左右移动。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根安全绳,所述安全绳用于防止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坠落。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锁环,所述锁环用于限定所述作业线管和所述工作绳的位置。可选的,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用于吸附建筑物外墙面,并用于驱动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在建筑物的外墙面上上下攀爬。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空作业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由于高空作业系统可使作业线管自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作业线管的另一端的长度大于等于作业线管自所述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地面的距离,因此作业线管处于悬垂的状态,在高空作业机器人移动的过程中,作业线管的另一端可随着高空机器人的移动而移动,无需调整作业线管自所述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的长度,即可使作业线管正常工作,进而避免在高空作业机器人移动的过程中控制作业线管与高空作业机器人的同步移动。其次,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高空作业系统无需控制作业线管的收放与高空作业机器人的移动同步,因此可无需额外添加控制装置使作业线管的收放与高空作业机器人的移动同步,从而使高空作业系统的结构简化、成本降低、操作简化;因此可避免由于作业线管的收放与高空作业机器人的移动同步精度较差,避免作业线管自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作业线管的另一端的长度小于作业线管自所述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高空作业机器人之间的距离,从而导致作业线管承受一定的拉力失效的问题;因此无需人力参与使高空作业机器人的移动与作业线管的收放同步,进而可降低人工成本且提高效率;因此作业线管无需持续的进行收放操作,可极大的减少建筑物对作业线管的磨损,使高空作业机器人能够在高空作业环境中持续的进行安全平稳的作业,可降低因为工作绳、电缆和物质传输管磨损导致的安全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高空作业系统的主视图(视角为垂直于建筑物外墙面自外墙面外向墙面内看的方向)。附图标记说明:110-工作绳;120-高空作业机器人;130-作业线管;131-电缆;132-物质传输管;140-建筑物的外墙面。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通过使高空作业系统的作业线管自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作业线管的另一端的长度大于等于作业线管自所述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而使作业线管处于悬垂的状态,在高空作业机器人移动的过程中作业线管的另一端随着高空机器人的移动而移动,无需调整作业线管自所述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的长度,即可使作业线管正常工作,进而避免在高空作业机器人移动的过程中控制作业线管与高空作业机器人的同步移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高空作业系统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系统。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高空作业系统的主视图(视角为垂直于建筑物外墙面自外墙面外向墙面内看的方向),所述高空作业系统包括工作绳110、高空作业机器人120和作业线管130。所述工作绳110使用时悬垂在建筑物的外墙处。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120与所述工作绳110相连、并能够沿着所述工作绳110上下移动。所述作业线管130的一端与所述建筑物或楼顶重物固定连接,所述作业线管130的另一端沿着建筑物的外墙面140垂下并与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120连接,且所述作业线管130自所述建筑物的外墙面140垂下处到所述作业线管130的另一端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作业线管130自所述建筑物的外墙面140垂下处到地面的距离。在高空作业机器人120进行作业之前,将工作绳110的上端固定在建筑物上,并将工作绳110的下端沿建筑物的外墙面140放下,并将作业线管130的上端在建筑物上固定好,然后将作业线管130的下端沿着建筑物的外墙面140放下。其中,工作绳110穿过高空作业机器人120以给高空作业机器人120提供上升下降的路径,作业线管130的下端与高空作业机器人120连接。由于所述作业线管130自所述建筑物的外墙面140垂下处到所述作业线管130的另一端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作业线管130自所述建筑物的外墙面140垂下处到地面的的距离,因此作业线管130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处于自然下垂的状态。又由于工作绳110的上端固定在建筑物的上,并将工作绳110的下端沿建筑物的外墙面140放下,因此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空作业机器人和作业线管,所述作业线管的一端与建筑物或楼顶重物固定连接,所述作业线管的另一端沿着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并与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连接,且所述作业线管自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所述作业线管的另一端的长度大于等于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地面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空作业机器人和作业线管,所述作业线管的一端与建筑物或楼顶重物固定连接,所述作业线管的另一端沿着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并与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连接,且所述作业线管自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所述作业线管的另一端的长度大于等于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处到地面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用时悬垂在建筑物的外墙面处的工作绳,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与所述工作绳相连并能够沿着所述工作绳上下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升机构以及使用时悬垂在建筑物的外墙面处的工作绳,所述提升机构与建筑物或楼顶重物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绳的一端与所述提升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绳的另一端沿着建筑物的外墙面垂下并与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连接,所述高空作业机器人在工作绳的牵引下上下移动。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高空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线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波黄耀光戚颉赵锐周海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霄卓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