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334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洁型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全自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采用壳体外部一侧设置有动力装置的结构,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以及第二带轮和第一带轮之间的皮带连接,解决了L型铲斗还需要频繁手动控制的问题;采用壳体下部设置有支撑装置的结构,通过第三带轮与第一滚轮之间的皮带连接,从而省去了还需要人力去推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的问题;采用壳体前部设置有清除装置的结构,通过先用L型铲斗对口香糖进行清理,然后使用转动刷在对口香糖留下的污渍进行二次清理,从而解决了传统还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清理费时费力,还清理不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清洁型机器人
,尤其涉及全自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
技术介绍
口香糖的主要成分是糖粉、糖浆以及胶基,前两者溶于水,咀嚼时会被唾液溶化,经咀嚼后吐出的主要是胶基,具有很强的黏合性,干涸后非常坚硬,目前的清除方法主要是用铁锤砸或用铁铲铲掉地面的口香糖残渣,然后用钢丝刷刷掉残留的黑色印迹。由于口香糖胶基的成分复杂及干涸后非常坚硬,常见有机溶剂或其混合溶剂都无法将其溶解。以2002年国庆黄金周天安门广场为例,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全部都由人工进行清理,所需的成本高,清洁效率较低。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便捷高效、低成本的专用清洁机具成为现实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全自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采用壳体外部一侧设置有动力装置的结构,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以及第二带轮和第一带轮之间的皮带连接,解决了L型铲斗还需要频繁手动控制的问题;采用壳体下部设置有支撑装置的结构,通过第三带轮与第一滚轮之间的皮带连接,从而省去了还需要人力去推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的问题;采用壳体前部设置有清除装置的结构,通过先用L型铲斗对口香糖进行清理,然后使用转动刷在对口香糖留下的污渍进行二次清理,从而解决了传统还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清理费时费力,还清理不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壳体前部设置有清除装置;清除装置以壳体之间采用卡接;壳体外部一侧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壳体之间采用螺钉连接;壳体下部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与壳体之间采用焊接;壳体后部设置有集料箱;集料箱与壳体之间采用卡接;壳体后部中线位置上端设置有矩形支板和圆形手柄;矩形手柄两端分别与壳体和圆形手柄之间采用焊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清除装置包括悬臂、第一带轮、L型铲斗、第一传动轴、V型支架、第二电机、螺纹转杆、第三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一转盘、弧形连杆、第二转盘、集料板和转动刷;第一传动轴两端分别与壳体之间采用转轴连接;第一传动轴一端与第一带轮同轴卡接;壳体长度方向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悬臂;悬臂一端与第一传动轴卡接;悬臂另一端与L型铲斗卡接;V型支架一端与第一传动轴之间采用转轴连接;V型支架另一端与壳体之间采用卡接;第二传动轴两端分别与第一转盘之间采用卡接;第二传动轴居中位置卡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螺纹转杆之间啮合连接;第二电机一端与V型支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第二电机输出轴与螺纹转杆采用卡接;弧形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滑动连接;第二转盘与转动刷之间采用卡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带轮和第一皮带;第一电机与壳体之间采用螺钉连接;第一电机输出轴为水平方向并与第一齿轮卡接;第二齿轮一端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另一端与第二带轮同轴卡接;第二带轮与壳体之间采用转轴连接;第一皮带两端分别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面接触。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三带轮、第一滚轮、支撑轴、第二皮带和第二滚轮;第三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采用同轴卡接;壳体长度方向中线两侧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二皮带两端分别与第三带轮和第一滚轮之间采用面接触;支撑轴两端与壳体之间采用转轴连接;支撑轴两端分别与第一滚轮卡接;第二滚轮与壳体之间采用转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第一传动轴两端分别与壳体之间采用转轴连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第一传动轴的稳固传动;2、第二传动轴居中位置卡接有第三齿轮,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转动刷的运行;3、第一电机输出轴为水平方向并与第一齿轮卡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第一齿轮的准确传动;4、第一皮带两端分别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面接触,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的准确传动;5、壳体长度方向中线两侧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壳体的稳固支撑;6、第二皮带两端分别与第三带轮和第一滚轮之间采用面接触,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第三带轮与第一滚轮之间的传动。附图说明图1为全自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全自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全自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清除装置示意图。图4为全自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动力装置示意图。图5为全自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支撑装置示意图。图中:1、壳体;2、清除装置;3、动力装置;4、支撑装置;101、集料箱;102、矩形支板;103、圆形手柄;201、悬臂;202、L型铲斗;203、第一传动轴;204、V型支架;205、第二电机;206、螺纹转杆;207、第三齿轮;208、第二传动轴;209、第一转盘;210、弧形连杆;211、第二转盘;212、集料板;213、转动刷;214、第一带轮;301、第一电机;302、第一齿轮;303、第二齿轮;304、第二带轮;305、第一皮带;401、第三带轮;402、第一滚轮;403、支撑轴;404、第二皮带;405、第二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5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前部设置有清除装置2;清除装置2以壳体1之间采用卡接;壳体1外部一侧设置有动力装置3;动力装置3与壳体1之间采用螺钉连接;壳体1下部设置有支撑装置4;支撑装置4与壳体1之间采用焊接;壳体1后部设置有集料箱101;集料箱101与壳体1之间采用卡接;壳体1后部中线位置上端设置有矩形支板102和圆形手柄103;矩形手柄两端分别与壳体1和圆形手柄103之间采用焊接;清除装置2包括悬臂201、第一带轮214、L型铲斗202、第一传动轴203、V型支架204、第二电机205、螺纹转杆206、第三齿轮207、第二传动轴208、第一转盘209、弧形连杆210、第二转盘211、集料板212和转动刷213;第一传动轴203两端分别与壳体1之间采用转轴连接;第一传动轴203一端与第一带轮214同轴卡接;壳体1长度方向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悬臂201;悬臂201一端与第一传动轴203卡接;悬臂201另一端与L型铲斗202卡接;V型支架204一端与第一传动轴203之间采用转轴连接;V型支架204另一端与壳体1之间采用卡接;第二传动轴208两端分别与第一转盘209之间采用卡接;第二传动轴208居中位置卡接有第三齿轮207;第三齿轮207与螺纹转杆206之间啮合连接;第二电机205一端与V型支架204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第二电机205输出轴与螺纹转杆206采用卡接;弧形连杆210两端分别与第一转盘209和第二转盘211滑动连接;第二转盘211与转动刷213之间采用卡接;动力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01、第一齿轮302、第二齿轮303、第二带轮304和第一皮带305;第一电机301与壳体1之间采用螺钉连接;第一电机301输出轴为水平方向并与第一齿轮302卡接;第二齿轮303一端与第一齿轮302啮合连接;第二齿轮303另一端与第二带轮304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前部设置有清除装置(2);清除装置(2)与壳体(1)之间采用卡接;壳体(1)外部一侧设置有动力装置(3);动力装置(3)与壳体(1)之间采用螺钉连接;壳体(1)下部设置有支撑装置(4);支撑装置(4)与壳体(1)之间采用焊接;壳体(1)后部设置有集料箱(101);集料箱(101)与壳体(1)之间采用卡接;壳体(1)后部中线位置上端设置有矩形支板(102)和圆形手柄(103);矩形手柄两端分别与壳体(1)和圆形手柄(103)之间采用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前部设置有清除装置(2);清除装置(2)与壳体(1)之间采用卡接;壳体(1)外部一侧设置有动力装置(3);动力装置(3)与壳体(1)之间采用螺钉连接;壳体(1)下部设置有支撑装置(4);支撑装置(4)与壳体(1)之间采用焊接;壳体(1)后部设置有集料箱(101);集料箱(101)与壳体(1)之间采用卡接;壳体(1)后部中线位置上端设置有矩形支板(102)和圆形手柄(103);矩形手柄两端分别与壳体(1)和圆形手柄(103)之间采用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口香糖清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清除装置(2)包括悬臂(201)、第一带轮(214)、L型铲斗(202)、第一传动轴(203)、V型支架(204)、第二电机(205)、螺纹转杆(206)、第三齿轮(207)、第二传动轴(208)、第一转盘(209)、弧形连杆(210)、第二转盘(211)、集料板(212)和转动刷(213);第一传动轴(203)两端分别与壳体(1)之间采用转轴连接;第一传动轴(203)一端与第一带轮(214)同轴卡接;壳体(1)长度方向中线两侧对称设置有悬臂(201);悬臂(201)一端与第一传动轴(203)卡接;悬臂(201)另一端与L型铲斗(202)卡接;V型支架(204)一端与第一传动轴(203)之间采用转轴连接;V型支架(204)另一端与壳体(1)之间采用卡接;第二传动轴(208)两端分别与第一转盘(209)之间采用卡接;第二传动轴(208)居中位置卡接有第三齿轮(207);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妹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