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三聚氰胺废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预冷器、第二预冷器、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现有废水处理工艺技术上,通过增加一台冷却器,利用循环水进一步给装置的外排废水降温,达到降低废水温度,从而达到废水全部回收利用至本装置中的目的,不仅实现了废水“零”排放,降低了氨洗涤塔中脱盐水的使用量,也增加了废水中氨的回收利用率,实现了生产装置更加环保的目标。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的两台冷却器,既可以串联运行,又可以单独运行,降低了生产系统全线停车的风险,实现了节约生产成本目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聚氰胺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是一种三聚氰胺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着欧技第四代高压法三聚氰胺运行至今,三胺废水的原始设计是送至气化进行回收利用,最终在气化炉中进行焚烧。废水在气化分两路,一路进入磨煤水槽中,一路进入澄清槽中。一旦废水中氨含量升高,磨煤厂房中氨味大,导致人员无法进入,澄清池中的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变差,水浊度上升,最终将导致管道、设备结垢,严重时会导致系统带水,甚至系统停车。具体的来说三胺废水虽然最后由两台调温度换热器以及一台循环水冷却器进行降温,但是外排时废水温度在50℃以上,夏天温度将会更高,对于三胺装置没有回收利用的价值,送至气化,氨含量高时,会影响气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现有技术工艺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一旦废水汽提塔塔底冷却器(图1中的第一冷却器),出现故障需要切出系统进行检修,废水温度将会达到100℃以上,根本无法作为氨洗涤塔吸收水使用,氨洗涤塔顶部的吸收水将完全依赖脱盐水,这样不但会造成系统脱盐水消耗偏高,废水量也会增大,如果气化需水量减少,将面临着废水送不出去的危险,严重时会导致系统减量甚至停车。即使冷却器正常运行,少量50℃的废水混合脱盐水送至氨洗涤塔,充当吸收水,大部分50℃的废水分两路送至气化,如果冷却器废水中氨含量偏高,送至下游工序磨煤水槽的废水,将会造成磨煤厂房内氨味大,人员无法操作,送至澄清槽废水,影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水浊度上升,最终将导致管道、设备结垢,严重时会导致系统带水,甚至系统停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聚氰胺废水处理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不仅实现了废水“零”排放,降低了氨洗涤塔中脱盐水的使用量,也增加了废水中氨的回收利用率,实现了生产装置更加环保的目标,两台冷却器既可以串联运行,又可以单独运行,降低了生产系统全线停车的风险,实现了节约生产成本目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三聚氰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预冷器、第二预冷器、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第一预冷器设有第一废水进水端、第一废水出水端,第二预冷器设有第二废水进水端、第二废水出水端,第一废水进水端连通有第一废水管线,第一废水出水端与第二废水进水端之间连通有第二废水管线,第二废水出水端与第一冷却器废水进口端之间连通有第三废水管线,第一冷却器废水出水端连通有第四废水管线,第三废水管线与第二冷却器废水进水端之间连通有第六废水管线,第四废水管线连通有第五废水管线,第五废水管线与第六废水管线之间连通有第七废水管线,第二冷却器废水出水端与第五废水管线之间连通有第八废水管线。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第一预冷器设有第二调温水进水端、第二调温水出水端,第二预冷器设有第一调温水进水端、第一调温水出水端,第一调温水进水端连通有第一调温水管线,第一调温水出水端与第二调温水进水端之间连通有第二调温水管线,第二调温水出水端连通有第三调温水管线。上述第一冷却器循环水上水端连通有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一冷却器循环水回水端连通有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上述第二冷却器循环水上水端连通有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二冷却器循环水回水端连通有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上述第三废水管线上的第一冷却器废水进口端与第六废水管线进口端之间上安装有第一阀门,第五废水管线上的第五废水管线进口端与第八废水管线出口端之间安装有第二阀门,第四废水管线上的第五废水管线进口端与气化废水装置之间安装有第三阀门,第六废水管线上的第六废水管线进口端第七废水管线出口端之间安装有第四阀门,第八废水管线上安装有第五阀门,第七废水管线上安装有第六阀门。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现有废水处理工艺技术上,通过增加一台冷却器,利用循环水进一步给装置的外排废水降温,达到降低废水温度,从而达到废水全部回收利用至本装置中的目的,不仅实现了废水“零”排放,降低了氨洗涤塔中脱盐水的使用量,也增加了废水中氨的回收利用率,实现了生产装置更加环保的目标。本技术中设置的两台冷却器,既可以串联运行,又可以单独运行,降低了生产系统全线停车的风险,实现了节约生产成本目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工艺流程图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三聚氰胺废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第一预冷器,2为第二预冷器,3为第一冷却器,4为第二冷却器,5为第一废水管线,6为第二废水管线,7为第三废水管线,8为第四废水管线,9为第五废水管线,10为第六废水管线,11为第七废水管线,12为第八废水管线,13为第一调温水管线,14为第二调温水管线,15为第三调温水管线,16为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17为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18为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19为二循环水回水管线,20为第一阀门,21为第二阀门,22为第三阀门,23为第四阀门,24为第五阀门,25为第六阀门,26为废水汽提塔,27为气化废水装置,28为氨洗涤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2所示,该三聚氰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预冷器1、第二预冷器2、第一冷却器3、第二冷却器4,第一预冷器1设有第一废水进水端、第一废水出水端,第二预冷器2设有第二废水进水端、第二废水出水端,第一废水进水端连通有第一废水管线5,第一废水出水端与第二废水进水端之间连通有第二废水管线6,第二废水出水端与第一冷却器3废水进口端之间连通有第三废水管线7,第一冷却器3废水出水端连通有第四废水管线8,第三废水管线7与第二冷却器4废水进水端之间连通有第六废水管线10,第四废水管线8连通有第五废水管线9,第五废水管线9与第六废水管线10之间连通有第七废水管线11,第二冷却器4废水出水端与第五废水管线9之间连通有第八废水管线12。第一预冷器1和第二预冷器2均为管壳程结构,管程内介质为高温废水,壳程内介质为低温调温水。来自废水汽提塔26的160℃至170℃废水经第一废水管线5进入第一预冷器1的废水管程内,由第一废水出水端经第二废水管线6进入第二预冷器2的废水管程内,与壳程内的60℃至70℃调温水换热后,调温水温度升高到140℃至150℃,管程内的废水温度降到110℃至120℃后,经第三废水管线7进入第一冷却器3和第二冷却器4内,经第一冷却器3和第二冷却器4内的循环水降温后,送至气化废水装置27。当废水经第一冷却器3和第二冷却器4内的循环水降温,废水温度降至30℃时,可完全取代脱盐水,用作氨洗涤塔28吸收水的需求,既不会产生工业废水,又可以节约18t/h的脱盐水。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三聚氰胺废水处理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2所示,第一预冷器1设有第二调温水进水端、第二调温水出水端,第二预冷器2设有第一调温水进水端、第一调温水出水端,第一调温水进水端连通有第一调温水管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聚氰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冷器、第二预冷器、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第一预冷器设有第一废水进水端、第一废水出水端,第二预冷器设有第二废水进水端、第二废水出水端,第一废水进水端连通有第一废水管线,第一废水出水端与第二废水进水端之间连通有第二废水管线,第二废水出水端与第一冷却器废水进口端之间连通有第三废水管线,第一冷却器废水出水端连通有第四废水管线,第三废水管线与第二冷却器废水进水端之间连通有第六废水管线,第四废水管线连通有第五废水管线,第五废水管线与第六废水管线之间连通有第七废水管线,第二冷却器废水出水端与第五废水管线之间连通有第八废水管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聚氰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冷器、第二预冷器、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第一预冷器设有第一废水进水端、第一废水出水端,第二预冷器设有第二废水进水端、第二废水出水端,第一废水进水端连通有第一废水管线,第一废水出水端与第二废水进水端之间连通有第二废水管线,第二废水出水端与第一冷却器废水进口端之间连通有第三废水管线,第一冷却器废水出水端连通有第四废水管线,第三废水管线与第二冷却器废水进水端之间连通有第六废水管线,第四废水管线连通有第五废水管线,第五废水管线与第六废水管线之间连通有第七废水管线,第二冷却器废水出水端与第五废水管线之间连通有第八废水管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聚氰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预冷器设有第二调温水进水端、第二调温水出水端,第二预冷器设有第一调温水进水端、第一调温水出水端,第一调温水进水端连通有第一调温水管线,第一调温水出水端与第二调温水进水端之间连通有第二调温水管线,第二调温水出水端连通有第三调温水管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聚氰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却器循环水上水端连通有第一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一冷却器循环水回水端连通有第一循环水回水管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聚氰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冷却器循环水上水端连通有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第二冷却器循环水回水端连通有第二循环水回水管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聚氰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冷却器循环水上水端连通有第二循环水上水管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雨,戴斌,王皓,付祥喜,赵亚洲,李少军,姚元亭,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