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晶带材的分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2115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41
本申请属于带材分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晶带材的分卷装置,包括分卷机构、卷收机构、导向立辊、导向托辊、第一电机以及第二电机;分卷机构包括液压涨紧轴与粗卷筒;粗卷筒安装于液压涨紧轴上,粗卷筒的最大直径小于液压涨紧轴的最大直径,粗卷筒的最小直径大于液压涨紧轴的最小直径;液压涨紧轴的一端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处设有挡块,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与外部储油箱连通,外部储油箱的油能推动挡块移动;液压涨紧轴设有进油口的一端还传功连接第一电机,液压涨紧轴能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其能实现自动收放用于卷取软磁带材的卷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晶带材的分卷装置
本申请属于带材分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晶带材的分卷装置。
技术介绍
非晶带材是一种新型超薄钢带,通过快速冷却技术一次成型。由于非晶带材的宽度基本一致,所以在后期一般不需要进行剪边处理。由于特殊的制带工艺,非晶带材的带卷都是在线抓取在钢套筒上,单卷卷径大且存在一定的错层,无法满足出厂产品或合卷工序的需要。为了使得非晶带材能够以同样的包装规则出厂,现有技术需要对其进行分卷处理。为了实现分卷,中国专利CN103395648A公开的一种薄带分卷机,包括:开卷机和卷取机,其中,待分卷的带卷装载在所述开卷机的开卷涨缩轴上,所述卷取机上有两个卷取涨缩轴,所述带卷通过传送将薄带送至其中一个卷取涨缩轴上进行分卷;当分卷完成时,所述两个卷取涨缩轴的位置互换,薄带继续在另一个卷取涨缩轴上进行分卷,已完成分卷的卷取涨缩轴进行卸卷。其虽能实现对薄带的分卷,但其在上卷与下卷时均采用手动操作,手动操作一是人工操作较为费力;二是开卷与卷取的卷筒容易有偏差,导致卷取不规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非晶带材的分卷装置,其能实现自动收放用于卷取软磁带材的卷筒。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晶带材的分卷装置,分卷机构、卷收机构、导向立辊、导向托辊、第一电机以及第二电机;分卷机构包括液压涨紧轴与粗卷筒;粗卷筒上不规则的卷有非晶带材;粗卷筒安装于液压涨紧轴上,粗卷筒的最大直径小于液压涨紧轴的最大直径,粗卷筒的最小直径大于液压涨紧轴的最小直径;液压涨紧轴的一端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处设有挡块,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与外部储油箱连通,外部储油箱的油能推动挡块移动;进油管道上依次设有油液控制阀以及油液计量阀,油液控制阀以及油液计量阀分别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液压涨紧轴设有进油口的一端还传功连接第一电机,液压涨紧轴能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卷收机构包括气涨轴与卷收筒;卷收筒安装于气涨轴上,并且卷收筒的位置与粗卷筒的位置相对应;卷收筒的最大直径小于气涨轴的最大直径,卷收筒的最小直径大于气涨轴的最小直径;气涨轴的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通气管道与外部气源连通;通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以及气流阀,进气阀以及气流阀分别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气涨轴的另一端还传动连接于第二电机,气涨轴能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转动;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具有同样的转动;导向托辊设于粗卷筒与卷收筒之间,设于粗卷筒上的非晶带材通过导向托辊后被卷收筒规则卷收;导向立辊设于导向托辊与卷收筒之间,用于调整非晶带材输向卷收筒的位置。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止动机构,第一止动机构包括第一储气箱与第一弹性摩擦片;第一弹性摩擦片的一侧连通于第一储气箱的出气口,另一端贴附于液压涨紧轴的周面。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导向支架,导向支架包括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平行设置,二者的间距不大于非晶带材的宽度;导向支架设于卷收筒的用于卷收非晶带材的一侧。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止动机构,第二止动机构包括第二储气箱与第二弹性摩擦片;第二弹性摩擦片的一侧连通于第二储气箱的出气口,另一端贴附于气涨轴的周面。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导向托辊采用支架支撑,支架的高度低于粗卷筒中心轴的高度。有益效果本申请采用分别采用气涨轴固定卷收筒,采用液压涨紧轴固定粗卷筒,其一是方便卷收筒与粗卷筒的安装与拆卸;二是使得气涨轴与液压涨紧轴的作用力不同,避免因卷收过程中因电机速度的问题导致的非晶带材崩断;三是在不改变装置的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实现提高非晶带材的卷收效率。综上,不需要人工手动去调整涨紧度,只需靠液压和气压来控制,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在精度控制上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在以往的机构上需要人工操作,通过手动去拆换键的位置来实现变大变小,过程繁琐,严重影响效率,同时不好控制它的涨紧度与圆度。附图说明图1本申请的俯视图;图2本申请的侧面视图;图中:1、分卷机构;2、第一止动机构;3、进油口;4、液压涨紧轴;5、粗卷筒;6、第一电机;7、导向托辊;8、导向立辊;9、气涨轴;10、进气口;11、第二止动机构;12、卷收机构;13、同步带;14、非晶带材;15、导向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如图1-2所示,一种非晶带材的分卷装置,分卷机构1、卷收机构12、导向立辊8、导向托辊7、第一电机6以及第二电机;分卷机构1包括液压涨紧轴4与粗卷筒5;粗卷筒5上不规则的卷有非晶带材14;粗卷筒5安装于液压涨紧轴4上,粗卷筒5的最大直径小于液压涨紧轴4的最大直径,粗卷筒5的最小直径大于液压涨紧轴4的最小直径;液压涨紧轴4的一端设有进油口3,进油口3处设有挡块,进油口3通过进油管道与外部储油箱连通,外部储油箱的油能推动挡块移动,挡块向液压涨紧轴4的另一端移动时,液压涨紧轴4膨胀;挡块移向进油口3时,液压涨紧轴4收缩,液压涨紧轴4的膨胀与收缩能实现粗卷筒5的安装与拆卸;进油管道上依次设有油液控制阀以及油液计量阀,油液控制阀以及油液计量阀分别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液压涨紧轴4设有进油口3的一端还传功连接第一电机6,液压涨紧轴4能在第一电机6的带动下转动;卷收机构12包括气涨轴9与非晶带材14卷收筒;非晶带材14卷收筒安装于气涨轴9上,并且非晶带材14卷收筒的位置与粗卷筒5的位置相对应;非晶带材14卷收筒的最大直径小于气涨轴9的最大直径,非晶带材14卷收筒的最小直径大于气涨轴9的最小直径;气涨轴9的一端设有进气口10,进气口10通过通气管道与外部气源连通;通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以及气流阀,进气阀以及气流阀分别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气涨轴9的另一端还传动连接于第二电机,气涨轴9能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转动;第一电机6与第二电机具有同样的转动;导向托辊7设于粗卷筒5与非晶带材14卷收筒之间,设于粗卷筒5上的非晶带材14通过导向托辊7后被非晶带材14卷收筒规则卷收;导向立辊8设于导向托辊7与非晶带材14卷收筒之间,用于调整非晶带材14输向非晶带材14卷收筒的位置。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止动机构2,第一止动机构2包括第一储气箱与第一弹性摩擦片;第一弹性摩擦片的一侧连通于第一储气箱的出气口,另一端贴附于液压涨紧轴4的周面。当然第一止动机构2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止动机构,如中国专利CN200910309276.7公开的止动机构,也可是其他止动机构,即一切现有的止动机构均可。作为本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导向支架,导向支架包括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晶带材的分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卷机构、卷收机构、导向立辊、导向托辊、第一电机以及第二电机;分卷机构包括液压涨紧轴与粗卷筒;粗卷筒上不规则的卷有非晶带材;粗卷筒安装于液压涨紧轴上,粗卷筒的最大直径小于液压涨紧轴的最大直径,粗卷筒的最小直径大于液压涨紧轴的最小直径;液压涨紧轴的一端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处设有挡块,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与外部储油箱连通,外部储油箱的油能推动挡块移动;进油管道上依次设有油液控制阀以及油液计量阀,油液控制阀以及油液计量阀分别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液压涨紧轴设有进油口的一端还传动连接第一电机,液压涨紧轴能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卷收机构包括气涨轴与卷收筒;卷收筒安装于气涨轴上,并且卷收筒的位置与粗卷筒的位置相对应;卷收筒的最大直径小于气涨轴的最大直径,卷收筒的最小直径大于气涨轴的最小直径;气涨轴的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通气管道与外部气源连通;通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以及气流阀,进气阀以及气流阀分别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气涨轴的另一端还传动连接于第二电机,气涨轴能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转动;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具有同样的转动;导向托辊设于粗卷筒与卷收筒之间,设于粗卷筒上的非晶带材通过导向托辊后被卷收筒规则卷收;导向立辊设于导向托辊与卷收筒之间,用于调整非晶带材输向卷收筒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带材的分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卷机构、卷收机构、导向立辊、导向托辊、第一电机以及第二电机;分卷机构包括液压涨紧轴与粗卷筒;粗卷筒上不规则的卷有非晶带材;粗卷筒安装于液压涨紧轴上,粗卷筒的最大直径小于液压涨紧轴的最大直径,粗卷筒的最小直径大于液压涨紧轴的最小直径;液压涨紧轴的一端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处设有挡块,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与外部储油箱连通,外部储油箱的油能推动挡块移动;进油管道上依次设有油液控制阀以及油液计量阀,油液控制阀以及油液计量阀分别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液压涨紧轴设有进油口的一端还传动连接第一电机,液压涨紧轴能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卷收机构包括气涨轴与卷收筒;卷收筒安装于气涨轴上,并且卷收筒的位置与粗卷筒的位置相对应;卷收筒的最大直径小于气涨轴的最大直径,卷收筒的最小直径大于气涨轴的最小直径;气涨轴的一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通气管道与外部气源连通;通气管道上设有进气阀以及气流阀,进气阀以及气流阀分别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气涨轴的另一端还传动连接于第二电机,气涨轴能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力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腾元软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