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过渡型线设计展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209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过渡型线设计展开方法,通过复制平移平台转圆线的方法,精确设计出面板过渡段型线,连通采用简便的十字准线法展开面板,简化了面板过渡段型线的设计,为后续船体建模提供了光顺精确的线型背景,降低了船体后续加工及装配作业的难度,有效提高船体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板过渡型线设计展开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体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面板过渡型线设计展开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平台围边面板过渡线型的放样及展开,可以采用“四心法”开展型线设计,后续结合采用撑线展开法展开零件。但是,“四心法”和撑线展开法运用起来过程复杂,展开结果并不能达到精确级别,零件加工样制作和加工过程也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简化面板过渡段型线设计,降低船体制造难度,提高船体成型质量的一种面板过渡型线设计展开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板过渡型线设计展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水线面视角将平台转圆线均分成(n-1)等份,等分点为P1~Pn;以面板端线与平台斜边线的交点O作为复制基点,将面板端线复制到等分点P1~Pn,获得面板母线a1~an;以等分点P1作为复制基点,将平台转圆线分别复制到面板母线a1的两端,得到面板过渡段上口线和面板过渡段下口线;将面板端线、a1~an的两端分别投影到横剖面视角的第一面板上口线和第一面板下口线,连接第一面板上口线和第一面板下口线对应面板端线、a1~an的点得到投影线段b0~bn;在横剖面视角,过bn与第一面板上口线的交点作b0~bn的垂线,获得横剖面视角面板的第一展开准线,所述展开准线与b0~bn的交点为Q0~Qn;将横剖面视角的Q0~Qn依次投影到水线面视角的面板端线、a1~an得到点M0~Mn,光顺连接所述点M0~Mn获得水线面视角面板的第二展开准线;在水线面视角量取线段M0M1、M1M2~Mn-1Mn的长度值L1~Ln,在横剖面视角依次量取点Q0Q1、Q1Q2~Qn-1Qn的高度差值H1~Hn,分别以L1和H1、L2和H2~Ln和Hn为直角边值作直角三角形,得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值依次为S1~Sn;延长横剖面视角的第一展开准线,在第一展开准线依次量取长度值S1~Sn得到点T0~Tn,将b0~bn沿第一展开准线延伸方向投影,使点Q0~Qn与T0~Tn重合,得到线段I0~In,光顺连接线段I0~In的下端点得到第二面板下口线,光顺连接线段I0~In的上端点得到第二面板上口线。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复制平移平台转圆线的方法,精确设计出面板过渡段型线,连通采用简便的十字准线法展开面板,简化了面板过渡段型线的设计,为后续船体建模提供了光顺精确的线型背景,降低了船体后续加工及装配作业的难度,有效提高船体的成型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设计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水线面视角的设计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平台转圆线,2、面板端线,3、面板过渡段上口线,4、面板过渡段下口线,5、第一面板上口线,6、第一面板下口线,7、第一展开准线,8、第二展开准线,9、第二面板下口线,10、第二面板上口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板过渡型线设计展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本实施例中,在水线面视角将平台转圆线1均分成四等份,等分点为P1~P5;以面板端线2与平台斜边线3的交点O作为复制基点,将面板端线2复制到等分点P1~P5,获得面板母线a1~a5;以等分点P1作为复制基点,将平台转圆线1分别复制到面板母线a1的两端,得到面板过渡段上口线4和面板过渡段下口线5;将面板端线2、a1~a5的两端分别投影到横剖面视角的第一面板上口线6和第一面板下口线7,连接第一面板上口线6和第一面板下口线7对应面板端线2、a1~a5的点得到投影线段b0~b5;在横剖面视角,过b5与第一面板上口线6的交点作b0~b5的垂线,获得横剖面视角面板的第一展开准线8,所述第一展开准线8与b0~b5的交点为Q0~Q5;将横剖面视角的Q0~Q5依次投影到水线面视角的面板端线2、a1~a5得到点M0~M5,光顺连接所述点M0~M5获得水线面视角面板的第二展开准线9;在水线面视角量取线段M0M1、M1M2、M2M3、M3M4、M4M5的长度值L1~L5,在横剖面视角依次量取点Q0Q1、Q1Q2、Q2Q3、Q3Q4、Q4Q5的高度差值H1~H5,分别以L1和H1、L2和H2~L5和H5为直角边值作直角三角形,得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值依次为S1~S5;延长横剖面视角的第一展开准线8,在第一展开准线8依次量取长度值S1~S5得到点T0~T5,将b0~b5沿第一展开准线8延伸方向投影,使点Q0~Q5与T0~T5重合,得到线段I0~I5,光顺连接线段I0~I5的下端点得到第二面板下口线10,光顺连接线段I0~I5的上端点得到第二面板上口线11,即可得到面板的展开图。本专利技术通过复制平移平台转圆线1的方法,精确设计出面板过渡段型线,连通采用简便的十字准线法展开面板,简化了面板过渡段型线的设计,为后续船体建模提供了光顺精确的线型背景,降低了船体后续加工及装配作业的难度,有效提高船体的成型质量。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板过渡型线设计展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水线面视角将平台转圆线均分成(n‑1)等份,等分点为P1~Pn;以面板端线与平台斜边线的交点O作为复制基点,将面板端线复制到等分点P1~Pn,获得面板母线a1~an;以等分点P1作为复制基点,将平台转圆线分别复制到面板母线a1的两端,得到面板过渡段上口线和面板过渡段下口线;将面板端线、a1~an的两端分别投影到横剖面视角的第一面板上口线和第一面板下口线,连接第一面板上口线和第一面板下口线对应面板端线、a1~an的点得到投影线段b0~bn;在横剖面视角,过bn与第一面板上口线的交点作b0~bn的垂线,获得横剖面视角面板的第一展开准线,所述展开准线与b0~bn的交点为Q0~Qn;将横剖面视角的Q0~Qn依次投影到水线面视角的面板端线、a1~an得到点M0~Mn,光顺连接所述点M0~Mn获得水线面视角面板的第二展开准线;在水线面视角量取线段M0M1、M1M2~Mn‑1Mn的长度值L1~Ln,在横剖面视角依次量取点Q0Q1、Q1Q2~Qn‑1Qn的高度差值H1~Hn,分别以L1和H1、L2和H2~Ln和Hn为直角边值作直角三角形,得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值依次为S1~Sn;延长横剖面视角的第一展开准线,在第一展开准线依次量取长度值S1~Sn得到点T0~Tn,将b0~bn沿第一展开准线延伸方向投影,使点Q0~Qn与T0~Tn重合,得到线段I0~In,光顺连接线段I0~In的下端点得到第二面板下口线,光顺连接线段I0~In的上端点得到第二面板上口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过渡型线设计展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水线面视角将平台转圆线均分成(n-1)等份,等分点为P1~Pn;以面板端线与平台斜边线的交点O作为复制基点,将面板端线复制到等分点P1~Pn,获得面板母线a1~an;以等分点P1作为复制基点,将平台转圆线分别复制到面板母线a1的两端,得到面板过渡段上口线和面板过渡段下口线;将面板端线、a1~an的两端分别投影到横剖面视角的第一面板上口线和第一面板下口线,连接第一面板上口线和第一面板下口线对应面板端线、a1~an的点得到投影线段b0~bn;在横剖面视角,过bn与第一面板上口线的交点作b0~bn的垂线,获得横剖面视角面板的第一展开准线,所述展开准线与b0~bn的交点为Q0~Qn;将横剖面视角的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