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骨雨刮器新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85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骨雨刮器新型结构,包括本体,该本体用以连接雨刮器的护套和连接座,本体上开制有连接口,该连接口与一胶条相连接,该胶条用以贴合于车窗表面且刮拭车窗表面,该连接口的至少其中一端设有接入口,该接入口用以方便胶条进入连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用性强,装配简单,使用范围广泛,既简化了雨刮器本身结构,减轻了雨刮器的整体重量,使得胶条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受力更为均匀,避免了胶条被压偏或压扁,又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装配精度以及结构的稳定性,且可有效降低噪音,能在使用中有效避免因玻璃表面有沙尘而跳动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雨刮器的正常使用效果,延长雨刮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骨雨刮器新型结构
本技术涉及雨刮器的
,特指一种用于雨刮器相连接,能有效令雨刮片受力均匀,分散受力,减轻压力,不轻易把雨刮片压偏压扁,不会因为刮到尘埃、沙粒等障碍物而跳动的无骨雨刮器新型结构。
技术介绍
雨刮器(WINDSHIELDWIPER),又称为刮水器、水拨、雨刷或挡风玻璃雨刷,是用来扫除附着于挡风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及尘土的设备,以改善驾驶人的能见度,增加行车安全,掀背车及休旅车等车辆的后车窗也装有雨刷。除了汽车外,其他运输工具也设置了雨刷,像是火车、电车等,某部份工程用机具,如起重机等亦装有雨刷。现有的雨刮器,整体质量较重,使得胶条所受压力较大,且受力不均,常常出现胶条被压偏压扁的情况,而且,这种结构遇到汽车玻璃上有沙尘时,容易出现跳动的情况,以至于影响雨刮器的日常的正常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骨雨刮器新型结构,该新型结构通用性强,装配简单,使用范围广泛,既简化了雨刮器本身结构,减轻了雨刮器的整体重量,使得胶条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受力更为均匀,避免了胶条被压偏或压扁,又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装配精度以及结构的稳定性,且可有效降低噪音,能在使用中有效避免因玻璃表面有沙尘而跳动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雨刮器的正常使用效果,延长雨刮器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骨雨刮器新型结构,包括本体,该本体用以连接雨刮器的护套和连接座,所述本体上开制有连接口,该连接口与一胶条相连接,该胶条用以贴合于车窗表面且刮拭车窗表面,该连接口的至少其中一端设有接入口,该接入口用以方便胶条进入连接口。所述本体呈柔性片状结构,所述连接口设于该本体的中部,该连接口呈长条形结构,该连接口与接入口相贯通,或该本体由第一片状部以及与第一片状部相配合的第二片状部组成,该第一片状部和第二片状部分别卡接在胶条两边,该第一片状部至少其中一端设有第一接入位,该第二片状部对应第一片状部一侧至少其中一端设有第二接入位,该第一片状部和第二片状部之间间隙设置,构成连接口,且第一接入位和第二接入位配合构成接入口。所述胶条上部两侧分别自上而下顺序开制有至少二卡槽,该胶条两侧的各卡槽相互对称设置,所述本体上之连接口卡设于其中一组对称的卡槽中,该胶条的上端部分置于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护套分别套设在本体两端,各护套与本体的连接处分别制有连接槽,各该护套内侧顶面还分别设有避空位,该避空位用以为胶条置于本体上表面的上端部分提供容置空间,或该护套包括套设在本体上的套体以及套设在套体其中一端的端盖,该套体与本体的连接处分别开制有连接槽,各套体内侧顶面还分别设有避空位,该避空位用以为胶条置于本体上表面的上端部分提供容置空间。所述连接座底部设有滑槽,该连接座通过滑槽连接在本体中部,该连接座上端为一卡接部,该卡接部与一保护壳相连接,该保护壳用以连接汽车之雨刮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于本体上的连接口设计,配合一与连接口相连通的接入口,胶条更容易经接入口滑入连接口中,使得胶条与本体之间连接更为简便,既简化了雨刮器本身结构,减轻了雨刮器的整体重量,使得胶条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受力更为均匀,避免了胶条被压偏或压扁,又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装配精度以及结构的稳定性,且可有效降低噪音,能在使用中有效避免因玻璃表面有沙尘而跳动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雨刮器的正常使用效果,延长雨刮器的使用寿命;此外,其通过本体与连接座、护套之间的通用连接结构,可配置于任何一款雨刮器上,通用性强,装配简单,使用范围广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与护套、连接座、保护壳以及雨刮臂的装配示意图之一。图4是本技术连接一护套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与护套、连接座、保护壳以及雨刮臂的装配示意图之二。附图标号说明:1-本体;11-连接口;12-接入口;13-第一片状部;131-第一接入位;14-第二片状部;141-第二接入位;2-胶条;21-卡槽;22-上端部分;3-护套;31-连接槽;32-套体;33-端盖;4-连接座;41-滑槽;42-卡接部;5-保护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无骨雨刮器新型结构,包括本体1,该本体1用以连接雨刮器的护套3和连接座4,本体1上开制有连接口11,该连接口11与一胶条2相连接,该胶条2用以贴合于车窗表面且刮拭车窗表面,该连接口11的至少其中一端设有接入口12,该接入口12用以方便胶条2进入连接口11;通过本体1之连接口11与胶条2实现连接,既简化了雨刮器本身结构,减轻了雨刮器的整体重量,又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装配精度以及结构的稳定性,且可有效降低噪音,能在使用中有效避免因玻璃表面有沙尘而跳动的情况发生,保证了雨刮器的正常使用效果。如图1-6所示,本体1呈柔性片状结构,连接口11设于该本体1的中部,该连接口11呈长条形结构,该连接口11与接入口12相贯通。或,如图6所示,本体1由第一片状部13以及与第一片状部13相配合的第二片状部14组成,该第一片状部13和第二片状部14分别卡接在胶条2两边,该第一片状部13至少其中一端设有第一接入位131,该第二片状部14对应第一片状部13一侧至少其中一端设有第二接入位141,该第一片状部13和第二片状部14之间间隙设置,构成连接口11,且第一接入位131和第二接入位141配合构成接入口12。如图1-6所示,胶条2上部两侧分别自上而下顺序开制有至少二卡槽21,该胶条2两侧的各卡槽21相互对称设置,本体1上之连接口11卡设于其中一组对称的卡槽21中,该胶条2的上端部分22置于本体1的上表面,此处所述之上端部分22为胶条2上卡接在连接口11中之卡槽21以上的部分;当本体1为第一片状部13与第二片状部14构成时,该第一片状部13与第二片状部14分别卡设在胶条2上对称设置的任意二卡槽21中。如图1-6所示,护套3分别套设在本体1两端,各护套3与本体1的连接处分别制有连接槽31,各该护套3内侧顶面还分别设有避空位(未图示),该避空位用以为胶条2置于本体1上表面的上端部分22提供容置空间。或,如图6所示,护套3包括套设在本体1上的套体32以及套设在套体32其中一端的端盖33,该套体32与本体1的连接处分别开制有连接槽31,各套体32内侧顶面还分别设有避空位,该避空位用以为胶条2置于本体1上表面的上端部分提供容置空间。如图1-6所示,连接座4底部设有滑槽41,该连接座4通过滑槽41连接在本体1中部,该连接座4上端为一卡接部42,该卡接部42与一保护壳5相连接,该保护壳5用以连接汽车之雨刮臂;装配时,可根据需要于连接座4上配置与汽车之雨刮臂相匹配的保护壳5,以便雨刮器于汽车上的安装。装配时,先将胶条2的其中一端上的其中一组对称的卡槽21端部经接入口12插入到接入口12与连接口11的衔接处,接着,将胶条2朝向连接口11的延伸端拉动,使对应卡槽21进入连接口11内,当胶条2其中一端滑动至连接口11对应端后,将胶条2另一端卡接到连接口11的另一端内,随后,在本体1中部套设一连接座4,再于本体1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骨雨刮器新型结构,包括本体,该本体用以连接雨刮器的护套和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开制有连接口,该连接口与一胶条相连接,该胶条用以贴合于车窗表面且刮拭车窗表面,该连接口的至少其中一端设有接入口,该接入口用以方便胶条进入连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骨雨刮器新型结构,包括本体,该本体用以连接雨刮器的护套和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开制有连接口,该连接口与一胶条相连接,该胶条用以贴合于车窗表面且刮拭车窗表面,该连接口的至少其中一端设有接入口,该接入口用以方便胶条进入连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骨雨刮器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柔性片状结构,所述连接口设于该本体的中部,该连接口呈长条形结构,该连接口与接入口相贯通,或该本体由第一片状部以及与第一片状部相配合的第二片状部组成,该第一片状部和第二片状部分别卡接在胶条两边,该第一片状部至少其中一端设有第一接入位,该第二片状部对应第一片状部一侧至少其中一端设有第二接入位,该第一片状部和第二片状部之间间隙设置,构成连接口,且第一接入位和第二接入位配合构成接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骨雨刮器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仕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厚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