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743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卷材,包括卷材一和卷材二,卷材一的边缘形成公搭接边边,卷材二的边缘形成母搭接边;公搭接边与母搭接边适配接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快速方便的将卷材搭接在一起,卷材受外力的强度大,卷材之间不会轻易分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卷材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熔型改性沥青高分子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目前,铺设卷材的过程中,卷材之间的搭接是个比较费时、费力的事情,而且搭接边之间的连接强度不够,在外力冲击下很容易分开,造成漏水、渗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搭接在一起,且能够承受外力冲击的卷材,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水卷材,包括卷材一和卷材二,所述卷材一和卷材二的边缘互相搭接;所述卷材一和卷材二的材质一样;所述卷材一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高分子防水层、玻璃纤维加筋、聚酯纤维层、聚合物改性沥青层以及隔离层;其中,玻璃纤维加筋、聚酯纤维层、隔离层的长度和宽度一致;所述高分子防水层的长度和宽度大于玻璃纤维加筋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高分子防水层的宽度和长度小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层的宽度和长度;所述高分子防水层与聚合物改性沥青层之间形成凹槽;聚合物改性沥青层与隔离层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形成公搭接边;卷材二中,所述玻璃纤维加筋、聚酯纤维层、隔离层的长度和宽度一致;所述高分子防水层的长度和宽度小于玻璃纤维加筋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高分子防水层的长度和宽度大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层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高分子防水层与玻璃纤维加筋之间形成凹槽;聚酯纤维层与隔离层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形成母搭接边;所述公搭接边与母搭接边适配接合。优选的,卷材二中,所述高分子防水层顶部的长度和宽度与玻璃纤维加筋的长度和宽度一致。优选的,所述高分子防水层顶部的边缘呈斜坡状结构。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能够快速方便的将卷材搭接在一起,卷材受外力的强度大,卷材之间不会轻易分开。附图说明图1为卷材一和卷材二示意图;图2为卷材一和卷材二示意图;图3为卷材一和卷材二搭接在一起的示意图;附图序号说明:卷材一A、卷材二B、高分子防水层1、玻璃纤维加筋2、聚酯纤维层3、聚合物改性沥青层4、隔离层5、凹槽一6、凹槽二7、凹槽三8、凹槽四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图中,防水卷材包括卷材一A和卷材二B,所述卷材一A和卷材二B的边缘互相搭接;所述卷材一A和卷材二B的材质可以一样。卷材一A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高分子防水层1、玻璃纤维加筋2、聚酯纤维层3、聚合物改性沥青层4以及隔离层5;其中,玻璃纤维加筋2、聚酯纤维层3、隔离层5的长度和宽度一致;高分子防水层1的长度和宽度大于玻璃纤维加筋2的长度和宽度;高分子防水层1的宽度和长度小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层4的宽度和长度;由于高分子防水层1、玻璃纤维加筋2、聚合物改性沥青层4之间的宽度不一致,因此在高分子防水层1与聚合物改性沥青层4之间形成一个凹槽一6;在聚合物改性沥青层4与隔离层5之间形成一个凹槽二7;上述凹槽形成公搭接边;卷材二B中,所述玻璃纤维加筋2、聚酯纤维层3、隔离层5的长度和宽度一致;高分子防水层1的长度和宽度小于玻璃纤维加筋2的长度和宽度;同时,高分子防水层1的长度和宽度大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层4的长度和宽度;因此,高分子防水层1与玻璃纤维加筋2之间形成凹槽三8;聚酯纤维层3与隔离层5之间形成凹槽四9;上述凹槽形成母搭接边。所述公搭接与母搭接边适配的插接在一起,具体的,当铺设卷材的时候,先铺设卷材一A,卷材一A的两个侧边先不需要和固定物粘贴在一起,之后铺设卷材二B,卷材一A的高分子防水层1插入卷材二B的凹槽三8内,卷材二B的玻璃纤维加筋2和聚酯纤维层3插入卷材一A的凹槽一6内,卷材一A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层4插入卷材二B的凹槽四9内,卷材二B的隔离层5插入卷材一的凹槽二7内,插接好后,两个搭接边无缝的搭接在一起,搭接在一起后,将搭接边与固定物固定在一起,之后慢慢将卷材卷打开继续进行工作。公搭接边和母搭接边最短也得有8厘米左右的尺寸,搭接边在受到外力的时候不会轻易分开,也不会造成漏水等状况的发生。优选卷材二B的高分子防水层1的顶部与玻璃纤维加筋2和聚酯纤维层3的宽度和长度一致,且将高分子防水层1的顶部边缘设置呈斜坡状结构,当公搭接边与母搭接边插接完成后,斜坡状的边缘可以与卷材一A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当然,斜坡状的边缘的尺寸也可以再大一些,即斜坡状的边缘可以长出玻璃纤维加筋2,如此,能够进一步达到防水的效果,卷材之间连接会更牢靠。所述高分子防水层1选取ECB防水板,隔离层5的材质为聚乙烯膜或聚酯膜。本专利技术中,还可以在聚酯纤维层3的上表面设置一容纳槽,玻璃纤维加筋2的底部适配的容置在容纳槽内,利用容纳槽的底部和四周的侧壁将玻璃纤维加筋2紧固,进一步增强卷材受力的强度。同理也可以在玻璃纤维加筋2上表面设置凸块,凸块容置在高分子防水层1的底部,利用凸块和玻璃纤维加筋2表面的连接强度,加强高分子防水层1和玻璃纤维加筋2之间连接的强度。本专利技术中,高分子防水层1、聚合物改性沥青层4的厚度最厚,高分子防水层1的厚度又略厚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层4。利用聚酯纤维层3抗击卷材受外力时的剪切力,保护卷材不会轻易断裂。本专利技术的卷材搭接方便,且搭接在一起的力度大,卷材之间不会轻易分离,能够承受更多的外力。以上仅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凡在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卷材,包括卷材一和卷材二,所述卷材一和卷材二的边缘互相搭接;所述卷材一和卷材二的材质一样;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材一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高分子防水层、玻璃纤维加筋、聚酯纤维层、聚合物改性沥青层以及隔离层;其中,玻璃纤维加筋、聚酯纤维层、隔离层的长度和宽度一致;所述高分子防水层的长度和宽度大于玻璃纤维加筋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高分子防水层的宽度和长度小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层的宽度和长度;所述高分子防水层与聚合物改性沥青层之间形成凹槽;聚合物改性沥青层与隔离层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形成公搭接边;卷材二中,所述玻璃纤维加筋、聚酯纤维层、隔离层的长度和宽度一致;所述高分子防水层的长度和宽度小于玻璃纤维加筋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高分子防水层的长度和宽度大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层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高分子防水层与玻璃纤维加筋之间形成凹槽;所述聚酯纤维层与隔离层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形成母搭接边;所述公搭接边与母搭接边适配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卷材,包括卷材一和卷材二,所述卷材一和卷材二的边缘互相搭接;所述卷材一和卷材二的材质一样;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材一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高分子防水层、玻璃纤维加筋、聚酯纤维层、聚合物改性沥青层以及隔离层;其中,玻璃纤维加筋、聚酯纤维层、隔离层的长度和宽度一致;所述高分子防水层的长度和宽度大于玻璃纤维加筋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高分子防水层的宽度和长度小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层的宽度和长度;所述高分子防水层与聚合物改性沥青层之间形成凹槽;聚合物改性沥青层与隔离层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形成公搭接边;卷材二中,所述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飞孙璐李晋玲秦冬彪武文利班俊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友唐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