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的流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69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的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喷嘴、热流道分配系统和注塑喷嘴;热流道分配系统包括用于导流熔融塑料的平衡热流道和用于拼接组成热流道的热流道板,两层热流道板内部填充有保温层,拼接的热流道板的各个连接处镶嵌有固定功能块,固定功能块的内表面卡接有密封毛条;平衡热流道内壁的热流道板上均匀开凿有加热线圈槽,加热线圈槽内布置安装有用于实现内加热操作的电磁加热线圈,且电磁加热线圈与加热线圈槽的接触面上还垫衬有用于隔热绝缘的隔热防护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流道个数的自由增减,适用于不同的加工模具环境,且具有分区加热和压力检测功能,适用于热敏材料加工,有效提高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模具的流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塑料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塑胶模具的流道结构。
技术介绍
热流道技术是塑料注射成形加工的一项新技术,能使注塑机喷嘴到注塑模具浇口的塑料始终保持熔融状态,在每次开模时不需要固化作为废料取出,而滞留在浇注系统中的熔料可在下一次注射时被注入型腔,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注塑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随着热流道模具的价格大幅降低,热流道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总体上来看,北美和欧洲使用热流道技术时间较长,热流道使用经验较多,热流道模具制造水平相应的高得多,虽然这些地区的知名厂商制造水平很高,但是其产品价格昂贵,交货期长,维修不方便;国内的热流道模具应用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但传统的冷流道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热流道技术还处于研究和推广阶段,相关注塑企业的热流道技术应用总体水平还达不到高水平要求。例如授权公告号为207059183U的一种用于塑料挤出机的先导分配器,包括连接在挤出机上的分配器本体、设置在分配器本体内部的分流管以及同心套设在分流管内且内部带有中心孔的分流锥,在该技术中,分流管的外壁与分配器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流道,分流管的内壁与分流锥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流道,分流锥的中心孔形成第三流道,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的后端在分流管的轴向方向相互错开,本案中,通过在先导分配器中设置一空心的分流锥,使得各个被分流的流道在轴向上相互错开、彼此相互隔离,使得原料在先导分配器中能够实现均匀分流;虽然该技术能够实现均匀分流,但是不适用于具有多个注塑点的模具环境,且不具有独立分区加热功能,不适用于热敏性塑料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塑胶模具的流道结构,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胶模具的流道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注塑原料输入机构的主流道喷嘴,所述主流道喷嘴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将来自注塑机喷嘴的塑料熔体输送到各个浇口的热流道分配系统,所述热流道分配系统的各个输出口镶嵌有与各个模具型腔直接相连的注塑喷嘴;所述热流道分配系统包括用于导流熔融塑料的平衡热流道和用于拼接组成热流道的热流道板,所述热流道板为双层结构,两层热流道板内部填充有保温层,拼接的热流道板的各个连接处镶嵌有与连接角形状相吻合的固定功能块,所述固定功能块的内表面卡接有用于提高密封性能的密封毛条;所述平衡热流道内壁的热流道板上均匀开凿有加热线圈槽,所述加热线圈槽内布置安装有用于实现内加热操作的电磁加热线圈,且电磁加热线圈与加热线圈槽的接触面上还垫衬有用于隔热绝缘的隔热防护垫。进一步地,所述平衡热流道的剖面形状结构为H型,每段流道的长度相等,相邻的平衡热流道连接有串联平衡管。进一步地,所述热流道板整体采用耐高温复合金属材料制成,热流道板的内表面转弯过渡处均采用圆弧弯板制成。进一步地,所述主流道喷嘴的进料口卡接套接有用于进行熔融体过滤的耐高温过滤网,主流道喷嘴与热流道分配系统的进料口连接处还安装有用于控制进料压力调整的自动泄压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热流道分配系统,通过设置固定功能块连接热流道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者减少实际平衡热流道的个数,以满足不同的加工环境的需求,大大提高流道结构的灵活性;通过设置平衡热流道,以串联平衡管实现相邻流道之间的相互流通,实现平衡充模提高品质;通过设置加热线圈槽安装电磁加热线圈,以隔热防护垫的隔热性能形成加热分区,利用各个电磁加热线圈分别实现独立加热控制,便于对热敏性材料的加工温度控制,以进一步提高成品质量;(2)本技术通过在主流道喷嘴内安装耐高温过滤网,可以实现对原料的过滤操作,防止管道堵塞;通过设置自动泄压阀对注塑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并且进行自动泄压操作,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安全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热流道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主流道喷嘴;2-热流道分配系统;3-注塑喷嘴;101-耐高温过滤网;102-自动泄压阀;201-热流道板;202-保温层;203-平衡热流道;204-固定功能块;205-密封毛条;206-加热线圈槽;207-电磁加热线圈;208-隔热防护垫;209-串联平衡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模具的流道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注塑原料输入机构的主流道喷嘴1,所述主流道喷嘴1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将来自注塑机喷嘴的塑料熔体输送到各个浇口的热流道分配系统2,所述热流道分配系统2的各个输出口镶嵌有与各个模具型腔直接相连的注塑喷嘴3.所述主流道喷嘴1的进料口卡接套接有用于进行熔融体过滤的耐高温过滤网101,主流道喷嘴1与热流道分配系统2的进料口连接处还安装有用于控制进料压力调整的自动泄压阀102;所述主流道喷嘴1用于将注塑机挤出的熔融塑料导入到热流道分配系统2内,当熔融塑料中存在未完全融化的颗粒时,通过耐高温过滤网101滤除杂质,从而保证熔浆在热流道分配系统2内流动顺畅,防止产生管道堵塞情况,影响注塑成型效果;由于熔融塑料在加入到流道内时产生高压,如果挤压压力过大超出安全阈值,有可能导致流道破裂,因此安装自动泄压阀102对压力进行自动实时监测,一旦达到压力上限则自动泄压,保证装置安全。所述热流道分配系统2包括用于导流熔融塑料的平衡热流道203和用于拼接组成热流道的热流道板201,所述热流道板201为双层结构,两层热流道板201内部填充有保温层202,拼接的热流道板201的各个连接处镶嵌有与连接角形状相吻合的固定功能块204,所述固定功能块204的内表面卡接有用于提高密封性能的密封毛条205;所述固定功能块204将两块相接的热流道板201密封拼接起来,因而可以方便地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平衡热流道203的实际数目,并且还以将热流道板201逐层叠加,形成多层流道系统,以便于增加同时可以注塑的数量。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热流道板201是热流道系统中的核心元件,其作用是将来自注塑机喷嘴的塑料熔体输送到各个浇口,在加热阶段由外部加热源加热到塑料的加工温度,而后在注射周期补偿由于热损失而造成的热量损失;优选地是,所述平衡热流道203的剖面形状结构为H型,每段流道的长度相等,相邻的平衡热流道203连接有串联平衡管209;以相等的流径长度来布排流道系统,获得几何参量的平衡,热流道板的平衡充模可获得较宽泛的注射参量,并且可以改善制品的质量。如图2所示,所述热流道板201整体采用耐高温复合金属材料制成,热流道板201的内表面转弯过渡处均采用圆弧弯板制成,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熔融体在管道的角落堆积淤塞,减少对原料的浪费。所述平衡热流道203内壁的热流道板201上均匀开凿有加热线圈槽206,所述加热线圈槽206内布置安装有用于实现内加热操作的电磁加热线圈207,且电磁加热线圈207与加热线圈槽206的接触面上还垫衬有用于隔热绝缘的隔热防护垫208。理论上热流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注塑原料输入机构的主流道喷嘴(1),所述主流道喷嘴(1)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将来自注塑机喷嘴的塑料熔体输送到各个浇口的热流道分配系统(2),所述热流道分配系统(2)的各个输出口镶嵌有与各个模具型腔直接相连的注塑喷嘴(3);所述热流道分配系统(2)包括用于导流熔融塑料的平衡热流道(203)和用于拼接组成热流道的热流道板(201),所述热流道板(201)为双层结构,两层热流道板(201)内部填充有保温层(202),拼接的热流道板(201)的各个连接处镶嵌有与连接角形状相吻合的固定功能块(204),所述固定功能块(204)的内表面卡接有用于提高密封性能的密封毛条(205);所述平衡热流道(203)内壁的热流道板(201)上均匀开凿有加热线圈槽(206),所述加热线圈槽(206)内布置安装有用于实现内加热操作的电磁加热线圈(207),且电磁加热线圈(207)与加热线圈槽(206)的接触面上还垫衬有用于隔热绝缘的隔热防护垫(2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模具的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注塑原料输入机构的主流道喷嘴(1),所述主流道喷嘴(1)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将来自注塑机喷嘴的塑料熔体输送到各个浇口的热流道分配系统(2),所述热流道分配系统(2)的各个输出口镶嵌有与各个模具型腔直接相连的注塑喷嘴(3);所述热流道分配系统(2)包括用于导流熔融塑料的平衡热流道(203)和用于拼接组成热流道的热流道板(201),所述热流道板(201)为双层结构,两层热流道板(201)内部填充有保温层(202),拼接的热流道板(201)的各个连接处镶嵌有与连接角形状相吻合的固定功能块(204),所述固定功能块(204)的内表面卡接有用于提高密封性能的密封毛条(205);所述平衡热流道(203)内壁的热流道板(201)上均匀开凿有加热线圈槽(206),所述加热线圈槽(206)内布置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金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嘉友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