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胡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1446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柴胡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属于中药材加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取柴胡药材,洗净,蒸制,切厚片,干燥,得饮片。所述蒸制时间为30‑40min。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柴胡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采用干品加工,能够防止原材料霉变损耗,且加工工艺方法简单,节省时间,适宜在柴胡产地推广,且所得饮片的外观性状美观,且柴胡皂苷含量较高;能够提高柴胡产地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和质量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胡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柴胡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柴胡属(Bupleurum)是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目,伞形科下的一个属,别名:草柴胡、地薰(《神农本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1]。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前者称“北柴胡”;后者称“南柴胡”。柴胡味苦、辛、微寒,具有疏肝解郁,退热,调节情志,升举阳气,清胆截疟的功效。柴胡具有解热、抗内毒素、抗炎、镇痛、镇咳、抗菌、中枢神经抑制、免疫调节、抗病毒、抗病原体、抗氧化的药理作用。目前有效判断柴胡饮片质量主要综合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进行评价,其中外在质量主要是外观性状,内在质量主要包括浸出物和有效成分含量,柴胡皂苷为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柴胡项下在含量测定收载了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并以两者的总量进行评价,除此之外柴胡中尚存在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b1及柴胡皂苷b2等,亦可作为评价柴胡饮片质量的有效指标。目前,由于中药饮片质量的不稳定性,国家逐渐加大了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研究力度,中药材产地加工是根据中药材的性质和储运、销售的要求对药用植物、动物或者矿物进行的产地初步加工,所得的成品为中药材。经过产地加工,不仅起到去除其非药用部位、停止其生理状态以便干燥等操作,而且通过合适的加工方法,使药用部位中有效成分的最大保留、毒性成分的有效减少,节约成本和能源,同时可有效保障饮片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其它有关地方饮片加工炮制规范规定了柴胡饮片的加工方法为“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和干燥”,所述润透具体地是,将清洗干净的柴胡药材放入容器中,每隔约8小时喷洒适量清水并翻动一次,连续喷洒清水并翻动4-6次后,检查柴胡药材质地是否已经由硬变软便于切制,如质地未变软,则继续翻动喷洒清水直至容易切片,这种加工方法耗时过长。现有技术CN201210048448.1中公开了一种采用鲜药材直接闷润10-30小时然后切片再干燥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产地加工时容易造成腐坏,原药材的损耗较高。因此,亟需建立一种更加便捷、省时的柴胡产地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柴胡产地加工技术中耗时长、损耗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柴胡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该方法可减少加工难度,缩短切制时间,保证饮片质量,简便易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柴胡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柴胡药材,洗净,蒸制,切厚片,干燥,得饮片。所述蒸制时间为30-40min。所述切片厚度为2-4mm。所述干燥方式为60℃以下烘干或晾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柴胡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采用干品加工,能够防止原材料霉变损耗,且加工工艺方法简单,节省时间,适宜在柴胡产地推广,且所得饮片的外观性状美观,且柴胡皂苷含量较高;能够提高柴胡产地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和质量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不同加工工艺获得的柴胡饮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柴胡产地加工的切片外观与有效成分含量1.柴胡产地加工方法以临沂平邑基地产柴胡鲜药材为原料,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产地加工,分别从饮片外观与有效成分含量两方面考察优劣:(1)鲜切片:取净鲜柴胡,切制成2-4mm厚片,60℃烘干;(2)三成干切片:取净鲜柴胡,晾至除去30%的水分,切制成2-4mm厚片,60℃烘干;(3)五成干切片:取净鲜柴胡,晾至除去50%的水分,切制成2-4mm厚片,60℃烘干;(4)全干蒸切片:取净鲜柴胡晾至全干,放入蒸锅里蒸30分钟后,切制成2-4mm厚片,60℃烘干;(5)传统切片:取净柴胡晾至全干,加适量水闷润后,切制成2-4mm厚片,晾干。2.柴胡产地加工的切片外观加工后的柴胡饮片外观如图1所示,与传统切制方法相比:(1)柴胡鲜切,直径5mm以下切片完整,直径5mm以上表皮易分离,断面不平,易碎炸心;(2)三成干切制的饮片,易散,炸心,表皮易分离,断面不平整。直径5mm以下切片完整;直径5-7mm完整,略见表皮易分离,易碎;7mm以上不完整且表皮易脱落,内部湿润,连接地上部分易碎;(3)五成干切制的饮片,直径2mm至7mm切片完整,1mm可切,但内部微松散;直径7mm以上表皮易分离,断面不平整;(4)全干蒸切制的饮片,完整略见表皮易分离,干燥快;上述几种方法获得的柴胡饮片,均呈不规则厚片,外表皮浅棕色,具纵皱纹和支根痕,切面显淡黄白色,纤维性,质硬,气微香,味微苦。3.柴胡产地加工的饮片浸出物水分含量与浸出物含量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柴胡项下检查和浸出物项进行测定。水分含量要求不得超过10.0%,浸出物含量要求不得少于11.0%,结果见表1。表1不同加工工艺柴胡药材及饮片水分和浸出物含量(n=2)由表1可见,鲜切与全干后蒸制切片的浸出物含量高于传统方法切片。4.柴胡产地加工的饮片有效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柴胡饮片中不同柴胡皂苷的含量。色谱柱:waterssymmetryC18柱(250mm×4.60mm,5μm),色谱条件如表2所示:表2色谱条件4.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柴胡皂苷a对照品、柴胡皂苷b1对照品、柴胡皂苷b2对照品、柴胡皂苷c对照品、柴胡皂苷d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分别为每1mL含柴胡皂苷a0.997mg、柴胡皂苷b10.450mg、柴胡皂苷b20.494mg、柴胡皂苷c0.512mg、柴胡皂苷d1.013mg的对照品溶液。4.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柴胡饮片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含5%浓氨试液的甲醇溶液25mL,密塞,30℃水温超声处理(功率200W,频率40kHz)30min,滤过,用甲醇20mL分两次洗涤容器及药渣,洗液与滤液合并,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5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4.3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并计算含量,结果见表3。表3不同加工工艺柴胡饮片中柴胡皂苷的含量(n=2)由表3数据可知,与传统切片相比,三成干与五成干后切片的柴胡总皂苷的含量相近,全干后蒸制切片的柴胡总皂苷的含量明显高。综上,从切片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浸出物和有效成分柴胡皂苷含量)来看,全干后蒸制切片是较好的柴胡产地加工方法,可有效保障柴胡饮片的质量,且易于在产地推广。同时,采用干品加工,能够防止原材料霉变损耗,且能够显著缩短加工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胡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柴胡药材,洗净,蒸制,切厚片,干燥,得饮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胡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柴胡药材,洗净,蒸制,切厚片,干燥,得饮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蒸制时间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典花苏本正戴衍朋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