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生命体征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心电电极、至少一个第二心电电极和连接插头;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二心电电极通过连接线和连接插头连接,所述第一心电电极和生命体征采集器电连接,并将生命体征采集器固定在人体上,所述连接插头直接连接在外置的生命体征采集器上面。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当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电信号时,心电电极位于胸前监测心电信电号,可以实现温度电信号和心电电信号的同时测量,减少医疗耗材的支出,同时大幅降低交叉感染概率,实现多个生命体征的同时测量,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生命体征传感器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生命体征传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时,医护人员需要将每一个传感器放置在人体的指定位置,然后通过线缆将各传感器监测的数据传输到监护仪上。监测的生命体征越多,使用的监测传感器也就越多,连接患者和监护仪的线缆也就越多,这在手术,ICU护理等常用情景中,过多的数据线会对医生的操作形成很大干扰和障碍。与此同时,根据目前国家感染控制的管理要求,为了减少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问题,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部分的重复使用,因此像温度传感器、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心电电极等都是临床使用中的耗材部分,使用量巨大,也因为一次性消耗,所以患者本人需要承担的费用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生命体征传感器,可以监测人体多个生命体征的电信号,一方面降低医护人员的操作干扰和复杂性,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耗材支出。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生命体征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心电电极、至少一个第二心电电极和连接插头;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二心电电极通过连接线和连接插头连接,所述第一心电电极和生命体征采集器电连接,并将生命体征采集器固定在人体上,所述连接插头直接连接在外置的生命体征采集器上面。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盲管和热敏元件,热敏元件置于盲管内部,通过所述连接线和连接插头连接。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元件、柔性耳塞和连接线,所述热敏元件置于所述柔性耳塞的顶端外侧,工作时直接暴露于耳道内以更准确的采集耳温信号,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所述热敏元件,另外一端与所述连接插头进行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心电电极上设置有射频识别标签。可选的,所述连接插头内置有存储单元。可选的,所述存储单元或射频识别标签用于存储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多生命体征传感器的唯一ID、密码、生产日期、使用日期、第一心电电极的电学特性、温度传感器的电学特性。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电学特性是所述热敏元件的参考人体温度和参考电信号的分级对应关系,所述热敏元件用于实时检测人体温度,外部设备结合所述存储芯片上存储的参考人体温度和参考电信号的分级对应关系和实时检测到的人体温度对应的实时电信号来计算实际的温度信号。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包括:多生命体征传感器在通过第一心电电极采集人体的心电电信号的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人体的温度电信号;生命体征采集器接收所述心电电信号和温度电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对应的心电数字信号和温度数字信号,并通过无线信号将所述心电数字信号和温度数字信号发送。可选的,当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人体腋下采集温度电信号时,所述第一心电电极位于人体胸前采集心电电信号。可选的,所述测量方法还包括:显示终端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并显示所述无线信号中携带的心电数字信号和温度数字信号。可选的,所述显示终端包括无线接收装置和监护仪;则所述显示终端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并显示所述无线信号中携带的心电数字信号和温度数字信号,包括:所述无线接收装置接收生命体征采集器的无线信号,将所述温度数字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第一识别信号,将所述心电数字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第二识别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识别信号和第二识别信号输出给监护仪。。可选的,所述第一识别信号为电阻信号,第二识别信号为电压信号。。可选的,所述多生命体征传感器还向所述生命体征采集器发送存储单元中用于标识所述多生命体征传感器的唯一ID。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当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腋下监测所述人体温度电信号时,所述心电电极位于胸前监测心电电信号,可以实现温度电信号和心电电信号的同时测量,减少医疗耗材的支出,实现多个生命体征的同时测量,省时省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生命体征采集器的第一心电电极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生命体征测量方法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生命体征测量方法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生命体征测量方法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终端界面的显示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生命体征传感器和生命体征采集器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生命体征传感器10,包括:温度传感器101、第二心电电极102、第一心电电极103和连接接头104。所述温度传感器101、第二心电电极102通过连接线连接到所述连接插头104上面,所述连接接头104、第一心电电极103均能够与外置生命体征采集器20电连接。所谓的生命体征采集器,指的是具有心电电信号和温度电信号采集功能的电子设备,以北京东方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TKECG-H01的单通道心电记录仪为例,该设备即通过心电电极采集人体的心电信号,然后通过无线信号将采集的数字化的心电信号发送给无线终端,从而将心电信号在无线终端上显示。相比较TKECG-H01而言,本申请中所述的生命体征采集器还包含有温度测量功能,在测量心电信号的同时还可以将温度信号测量并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无线终端上进行显示。使用时,可以将温度传感器102置于人体腋下采集温度电信号,将第一心电电极103置于人体胸前采集心电电信号。通过上述提供的多生命体征传感器,能够在通过第一心电电极采集人体的心电电信号的同时,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人体的温度电信号。然后多生命体征传感器把采集到的心电电信号、温度电信号传送给外置生命体征采集器,以使所述外置生命体征采集器接收所述心电电信号和温度电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对应的心电数字信号和温度数字信号,并通过无线信号将所述心电数字信号和温度数字信号发送。可选的,所述无线信号的传输方式可以为近场通信方式,例如RFID或NFC,还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蓝牙、WIFI、Zigbee。目前临床使用上,有线连接是感染控制的重灾区,繁杂的连接线往往因为消毒的复杂性提高了术后感染的概率,因此应通过无线生命体征测量,尽量减少连接线的数量,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满足临床的需求。同时无线生命体征测量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固定也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实现真正的可穿戴是一个很大的难点。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至少同时监测温度电信号和心电电信号两种生命体征,并且通过无线方式传输温度电信号和心电电信号。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多个生命体征的同时测量,一方面降低医护人员的操作干扰和复杂性,减少术后感染的概率,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耗材支出。下面通过一可能的应用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生命体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心电电极、至少一个第二心电电极和连接插头;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二心电电极通过连接线和连接插头连接,所述第一心电电极和生命体征采集器电连接,并将生命体征采集器固定在人体上,所述连接插头直接连接在外置的生命体征采集器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生命体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心电电极、至少一个第二心电电极和连接插头;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二心电电极通过连接线和连接插头连接,所述第一心电电极和生命体征采集器电连接,并将生命体征采集器固定在人体上,所述连接插头直接连接在外置的生命体征采集器上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生命体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盲管和热敏元件,热敏元件置于盲管内部,通过所述连接线和连接插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生命体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元件、柔性耳塞和连接线,所述热敏元件置于所述柔性耳塞的顶端外侧,工作时直接暴露于耳道内以更准确的采集耳温信号,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所述热敏元件,另外一端与所述连接插头进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生命体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心电电极上设置有射频识别标签。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生命体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头内置有存储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多生命体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或射频识别标签用于存储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多生命体征传感器的唯一ID、密码、生产日期、使用日期、第一心电电极的电学特性、温度传感器的电学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士畅,
申请(专利权)人:铂元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