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连栋温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02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温室大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连栋温室,包括:温室构架和排水天沟;温室构架包括桁架梁、第一拱架和第二拱架;排水天沟包括第一沟壁、第二沟壁和底板;桁架梁布置在新型连栋温室的顶部位置;第一拱架与第二拱架沿桁架梁的长度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倾斜向上分设于桁架梁的两侧;第一沟壁与第二沟壁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倾斜向上分设于底板的两侧;第一沟壁的下表面与第一拱架的上表面连接;第二沟壁的下表面与第二拱架的上表面连接,底板的下表面布置在桁架梁的上表面;第一沟壁、第二沟壁和底板均由透明材质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连栋温室,在实现排水功能的同时,减轻了自身重量,节约了材料,提高了采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连栋温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室大棚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连栋温室。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连栋温室大棚建造过程中,考虑到连栋温室大棚的排雪、排水功能,往往需要在连栋温室大棚的顶部设计排水天沟。现有的天沟往往采用1.1~1.5mm的薄钢板冷弯镀锌而成,其在承担排出雨雪水功能的同时,还是连栋温室结构中的重要受力构件,因此,现有的排水天沟往往需使用钢材或者合金等强度较大的材料制成。但是,这也就相应地增加了连栋温室的建造成本;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排水天沟会在连栋温室中形成一定的遮阳面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连栋温室采光。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连栋温室,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连栋温室中的排水天沟在承担排水功能的同时还要作为受力元件的技术问题,以及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排水天沟影响连栋温室采光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连栋温室,包括:温室构架和排水天沟;温室构架包括桁架梁、第一拱架和第二拱架;排水天沟包括第一沟壁、第二沟壁和底板;桁架梁布置在新型连栋温室的顶部位置;第一拱架与第二拱架沿桁架梁的长度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倾斜向上分设于桁架梁的两侧;第一沟壁与第二沟壁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倾斜向上分设于底板的两侧;第一沟壁的下表面与第一拱架的上表面连接;第二沟壁的下表面与第二拱架的上表面连接,底板的下表面布置在桁架梁的上表面;第一沟壁、第二沟壁和底板均由透明材质制成。其中,该新型连栋温室还包括:若干支撑件;支撑件的顶部与底板的下表面连接,支撑件的底部与桁架梁的上表面连接。其中,支撑件包括板块;板块沿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底板与桁架梁之间。其中,第一沟壁、第二沟壁和底板均包括上层板和下层板;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隔,预设间隔内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肋板;肋板的两端分别与上层板及下层板连接,相邻的肋板之间形成中空结构;第一沟壁的下层板用于与第一拱架连接;第二沟壁的下层板用于与第二拱架连接;底板的下层板与桁架梁的上表面连接。其中,第一预设角度与第二预设角度相等,第一预设角度、第二预设角度均为120°-150°;和/或,第一沟壁与第二沟壁的宽度为130mm-150mm,底板的宽度为80mm-100mm。其中,第一沟壁的材料、第二沟壁的材料和底板的材料均为透明PC或PVC。其中,第一沟壁的表面、第二沟壁的表面和底板的表面均布置有防晒层。其中,该新型连栋温室还包括第一压膜槽和第二压膜槽;第一压膜槽沿第一沟壁的前后方向设置在第一沟壁左端的上表面,且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压膜槽、第一沟壁及第一拱架,以实现第一压膜槽、第一沟壁及第一拱架可拆卸连接;第二压膜槽沿第二沟壁的前后方向设置在第二沟壁右端的上表面,且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二压膜槽、第二沟壁及第二拱架,以实现第二压膜槽、第二沟壁及第二拱架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一压膜槽与第一沟壁一体成型;第二压膜槽与第二沟壁一体成型。其中,第一压膜槽由第一沟壁的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压膜槽由第二沟壁的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连栋温室,在对新型连栋温室构架的结构进行改善设计的基础上,相应的设计了配合该新型连栋温室构架使用的排水天沟,对于排水天沟而言,通过设置第一沟壁、第二沟壁和底板,并且将第一沟壁安装在第一拱架上,将第二沟壁安装在第二拱架上,将底板安装在桁架梁上,使得该排水天沟在排水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作为新型连栋温室的结构的承重受力元件,制作排水天沟时可以选用透明塑料,减轻了排水天沟的重量,也节省了材料;同时还提高了新型连栋温室的采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连栋温室中的排水天沟安装在温室构架上的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连栋温室中排水天沟的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连栋温室中排水天沟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连栋温室中排水天沟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图中,1-第一沟壁;2-第二沟壁;3-底板;4-第一压膜槽;5-钻尾钉;6-第一拱架;7-第二拱架;8-桁架梁;9-立柱;10-支撑件;11-上层板;12-下层板;13-第二压膜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连栋温室,包括:温室构架和排水天沟;温室构架包括桁架梁8、第一拱架6和第二拱架7;排水天沟包括第一沟壁1、第二沟壁2和底板3;桁架梁8布置在新型连栋温室的顶部位置;第一拱架6与第二拱架7沿桁架梁8的长度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倾斜向上分设于桁架梁8的两侧;第一沟壁1与第二沟壁2沿底板3的长度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倾斜向上分设于底板3的两侧;第一沟壁1的下表面与第一拱架6的上表面连接;第二沟壁2的下表面与第二拱架7的上表面连接,底板3的下表面布置在桁架梁8的上表面;第一沟壁1、第二沟壁2和底板3均由透明材质制成。;具体地,第一拱架6的右侧面与桁架梁8的左侧面连接,且第一拱架6向左上方倾斜第一预设角度;第二拱架7的左侧面与桁架梁8的右侧面连接,且第二拱架7也向右上方倾斜第一预设角度;各个第一拱架6之间可以沿桁架梁8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布置,各个第二拱架7之间可以沿桁架梁8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布置,第一拱架6的数量可以根据桁架梁8的长度以及各个第一拱架6之间的间隔来选择,第二拱架7的数量可以根据桁架梁8的长度以及各个第二拱架7之间的间隔来选择;第一沟壁1的右侧面与底板3的左侧面连接,且第一沟壁1与底板3成第二预设角度;第二沟壁2的左侧面与底板3的右侧面连接,且第二沟壁2与底板3也呈第二预设角度;例如,第一拱架6相对于桁架梁8向左上方倾斜135°,第二拱架7相对于桁架梁8向右上方倾斜135°,此时,对应地,第一沟壁1与底板3的夹角也为135°,第二沟壁2与底板3的夹角也为135°,如此使得排水天沟与温室构架的配合效果更好。例如,桁架梁8、第一拱架6和第二拱架7可以均采用钢铁材质;例如,可以在桁架梁8的下方设置立柱9,立柱9的顶面与桁架梁8的底面相连,立柱9可以由工字钢制成,立柱9与桁架梁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连栋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构架和排水天沟;所述温室构架包括桁架梁、第一拱架和第二拱架;所述排水天沟包括第一沟壁、第二沟壁和底板;所述桁架梁布置在所述新型连栋温室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一拱架与所述第二拱架沿所述桁架梁的长度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倾斜向上分设于所述桁架梁的两侧;所述第一沟壁与所述第二沟壁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倾斜向上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沟壁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拱架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沟壁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拱架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布置在所述桁架梁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沟壁、所述第二沟壁和所述底板均由透明材质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连栋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构架和排水天沟;所述温室构架包括桁架梁、第一拱架和第二拱架;所述排水天沟包括第一沟壁、第二沟壁和底板;所述桁架梁布置在所述新型连栋温室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一拱架与所述第二拱架沿所述桁架梁的长度方向呈第一预设角度倾斜向上分设于所述桁架梁的两侧;所述第一沟壁与所述第二沟壁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呈第二预设角度倾斜向上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沟壁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拱架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沟壁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拱架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布置在所述桁架梁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沟壁、所述第二沟壁和所述底板均由透明材质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连栋温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顶部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与所述桁架梁的上表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连栋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板块;所述板块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桁架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连栋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壁、所述第二沟壁和所述底板均包括上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与所述下层板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隔,所述预设间隔内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肋板;所述肋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层板及所述下层板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肋板之间形成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沟壁的下层板用于与所述第一拱架连接;所述第二沟壁的下层板用于与所述第二拱架连接;所述底板的下层板与所述桁架梁的上表面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和永康杨其长于永会展正朋马前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