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和包括冷却壳体的电池组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68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容纳一个或多个电池组电池的空间,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联接部,其被构造成与第二壳体联接;以及第一开口部,其在第一壳体中开口,使得容纳在冷却壳体中的电池组电池的一侧暴露于外部,以便通过冷却构件冷却电池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和包括冷却壳体的电池组模块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6月1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17-0074234以及于2018年4月1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18-0041658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和包括该冷却壳体的电池组模块。
技术介绍
通常,袋式电池具有薄板状结构,并且通过将多个电池组合成一个单元而作为模块使用。模块彼此串联连接以形成封装。当对具有串联连接的模块的电池组模块封装充电或放电时,存在电池组电池发热的现象。每个电池组电池的温度根据冷却特性对于每个单元电池可能有所不同,并且充电和放电功率也可能根据电池组电池的温度而变化。然而,电池组电池应当在适当的操作温度下,例如在25至40度的范围内进行操作。在电池组包中,只有更靠近冷却装置一侧的电池组电池的温度分布成接近上述范围的最小温度,而远离冷却装置的电池组电池的温度分布成超出上述范围,从而导致冷却效率降低。特别地,在冷却装置为风扇的情况下,这种趋势可能变得更为严重。为了改进这个问题,通常分别在进气管的迎角和顶盖处应用温度梯度,从而在整个电池组电池上实现均匀的冷却流分布。然而,如果在上述方法中增加电池组电池的数量或改变进气口的位置,则可能进一步增大温度偏差,使得存在应当重新考虑电池组电池的初始设计的问题。例如,虽然韩国专利特许公开第10-2013-0011370号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包的冷却壳体,但是仍然未改进电池组电池的温度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其通过暴露堆叠的电池组电池的一个或多个侧面而通过对流或传导实现热交换。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的电池组模块,其通过暴露堆叠的电池组电池的一个或多个侧面而通过对流或传导实现热交换。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其中堆叠的电池组电池与冷却构件相对应,使得电池组电池暴露于外部的区域可被布置成与冷却构件接触或与冷却构件间隔开预定的间隔。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的电池组模块,其中堆叠的电池组电池与冷却构件相对应,使得电池组电池暴露于外部的区域可被布置成与冷却构件接触或与冷却构件间隔开预定的间隔。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其中安装电池组电池的壳体的表面的高度由容纳在其中的电池组电池确定,这样可以确定产生热的电池组电池和冷却构件之间的距离。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的电池组模块,其中安装电池组电池的壳体的表面的高度由容纳在其中的电池组电池确定,这样可以确定产生热的电池组电池和冷却构件之间的距离。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容纳一个或多个电池组电池的空间,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联接部,其被构造成与第二壳体联接;以及第一开口部,其在第一壳体中开口,使得容纳在冷却壳体中的电池组电池的一侧暴露于外部,以便通过冷却构件冷却电池组电池。另外,第二壳体可包括:第二联接部,其被构造成与第一壳体联接;以及第二开口部,其在第二壳体中开口,使得容纳在冷却壳体中的电池组电池的一侧暴露于外部,以便通过冷却构件冷却电池组电池。此外,第二壳体可与第一壳体成对称以便彼此联接。此外,电池组电池可通过冷却构件按以下冷却方法中的任何一种进行冷却:电池组电池与冷却构件间隔开通过对流进行冷却;电池组电池与冷却构件接触通过传导进行冷却。此外,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的开口部可位于包括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的多个联接部之间。此外,在其上电池组电池被安装在壳体中的安装表面分别位于联接部内部,并且被形成为使得电池组电池在突出长度或更短的区域暴露于外部,其中联接部从主体突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组模块,包括:电池组电池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冷却壳体,其容纳电池组电池并且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联接部,其被构造成与第二壳体联接;以及第一开口部,其在第一壳体中开口,使得电池组电池的一侧从壳体的外部露出,以便通过冷却构件冷却电池组电池。另外,第二壳体可包括:第二联接部,其被构造成与第一壳体联接;以及第二开口部,其在第二壳体中开口,使得电池组电池的一侧从壳体的外部露出,以便通过冷却构件冷却电池组电池。此外,电池组电池可包括通过外部材料形成在电池组电池外周的密封部和粘合部,密封部可形成在电池组电池的四个外周的三个侧面上,并且粘合部可形成在电池组电池剩余的一个侧面上。此外,粘合部可通过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的开口部而暴露于壳体外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其通过暴露堆叠的电池组电池的一个或多个侧面而通过对流或传导实现热交换。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包括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的电池组模块,其通过暴露堆叠的电池组电池的一个或多个侧面而通过对流或传导实现热交换。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其中堆叠的电池组电池与冷却构件相对应,使得电池组电池暴露于外部的区域可被布置成与冷却构件接触或与冷却构件间隔开预定的间隔。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包括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的电池组模块,其中堆叠的电池组电池与冷却构件相对应,使得电池组电池暴露于外部的区域可被布置成与冷却构件接触或与冷却构件间隔开预定的间隔。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其中安装电池组电池的壳体的表面的高度由容纳在其中的电池组电池确定,这样可以确定产生热的电池组电池和冷却构件之间的距离。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包括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的电池组模块,其中安装电池组电池的壳体的表面的高度由容纳在其中的电池组电池确定,这样可以确定产生热的电池组电池和冷却构件之间的距离。附图说明从结合附图的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组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组模块的组装透视图;图3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组模块安装在冷却构件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A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在壳体上形成的第一步距和电池组电池的安装位置的示图,图4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与电池组模块相对应的冷却构件的示图;并且图5A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包括在电池组模块中的电池组电池的具体形状的视图,并且图5B是沿图5A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附图标记10:电池组模块20:冷却构件21:突出部22:支撑表面100:冷却壳体110:第一壳体111:第一联接部112:第一开口部113:第一主体115:安装表面120:第二壳体121:第二联接部122:第二开口部123:第二主体125:安装表面200:电池组电池210:第一电池组电池220:第二电池组电池230:外部材料231:密封部232:粘合部240:电极组件a1:电池组电池的长度方向C:暴露表面d1:第一步距d2:第二步距A1:第一安装位置A2:第二安装位置A3:第三安装位置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其包括:第一壳体,其包括第一主体和从所述第一主体突出的多个第一联接部;以及第二壳体,其通过所述第一联接部与所述第一壳体联接,并且包括第二主体和从所述第二主体突出并位于与所述第一联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多个第二联接部,其中电池组电池容纳在通过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彼此联接而形成的所述冷却壳体中,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分别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所述电池组电池通过开口部暴露于外部,并且所述电池组电池通过位于所述冷却壳体外部处的冷却构件而被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13 KR 10-2017-0074234;2018.04.10 KR 10-2011.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其包括:第一壳体,其包括第一主体和从所述第一主体突出的多个第一联接部;以及第二壳体,其通过所述第一联接部与所述第一壳体联接,并且包括第二主体和从所述第二主体突出并位于与所述第一联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多个第二联接部,其中电池组电池容纳在通过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彼此联接而形成的所述冷却壳体中,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分别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所述电池组电池通过开口部暴露于外部,并且所述电池组电池通过位于所述冷却壳体外部处的冷却构件而被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成彼此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其中所述电池组电池通过所述冷却构件按以下冷却方法中的任何一种进行冷却:所述电池组电池与所述冷却构件间隔开通过对流进行冷却;所述电池组电池与所述冷却构件接触通过传导进行冷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组的冷却壳体,其中包括所述第一开口部和所述第二开口部的所述开口部位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泰日金性烨
申请(专利权)人:SK新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