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凉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55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凉棚,由多数棚脚组围绕组设而成,相邻棚脚组顶端间跨设有一连杆,各棚脚组顶端设有向中心伸设的顶杆,各顶杆上共同覆设有一棚布,棚脚组由两立框相对枢设而成,各立框是在两平行的直立状侧杆间跨设有多数的横杆所构成,且各该侧杆的顶端向上凸伸设有一供连杆与顶杆插掣的插杆段。通过其各角落的棚脚组是由两对应立框呈夹角枢接而成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各棚脚组可独立获得稳定性,可提升凉棚整体稳定性,可依需要做不同变化,提高凉棚的可变性。(*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组合式凉棚本技术涉及一种旅行品领域的棚架遮阳凉棚,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其各角落的棚脚组是由两对应的立框呈夹角枢接而成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各棚脚组可独立获得稳定性,可提高凉棚的整体稳定性,并增进凉棚的变化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的组合式凉棚。组合式凉棚是一种运用于园游会、运动会等活动的简便型遮阳器具,其结构主要是如图5所示,以矩形的凉棚为例,其是在四个角落分别设有底端具有锥插段51的立杆50,且在各该立杆50的顶端分别设有一多管杆套52,用以供与相邻的立杆50套设连杆53,又各立杆50的顶端并斜向向上设有一在中心集合的顶杆54,且各该顶杆54的顶端可相互固设在一起,并在顶杆54上覆设有一棚布90,从而组成一简便型凉棚。上述的现有的凉棚虽可达到遮阳、遮雨的目的,然而其结构设计在运用上存在有不少缺点,例如由于该凉棚是利用立杆50的锥插段51插设于草地上,使凉棚可站立,然而由于其接触点极小,因此其稳定性不佳,通常需要由立杆50的顶端另外加设钉于地面的拉绳,才能使凉棚获得定位,而造成运用上的不便,且由于拉绳的相互干扰,使得对场地摊位配置空间及运用灵活性上有所欠缺。再者,由于现有的凉棚在架设时,必须将立杆50及拉绳钉入地面,因此现有的凉棚仅能设置于草地上,而无法运用于橡胶、水泥及柏油等的场地上,造成运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且由于多管杆套52为固态形体,因此如此设计呈矩形状的凉棚,则其即无法运用于五角形或六角形的凉棚,使现有的凉棚造型变化小。现有的组合式凉棚,由于其设计未臻完善,因此普遍存在有变化小、场地受限制及稳定性不佳的缺点,且整体外观极为单调不具有美感,故实在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组合式凉棚做一改进,以提高凉棚的经济效益。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组合式凉棚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组合式凉棚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组合式凉棚,其可增加立设于地面的稳定性,同时可依使用者的需要做不同的变化,而可提高凉棚的可变性。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式凉棚,其由多数的棚脚组围绕组设而成,且相邻棚脚组的顶端间跨设有一连杆,又各棚脚组的顶端设有向中心伸设的顶杆,并在各顶杆上共同覆设有一棚布,其特征在于:上述棚脚组是由两立框相对枢设而成,各该立框是在两平行的直立状侧杆间跨设有多数的横杆所构成,且各该侧杆的顶端向上凸伸设有一供连杆与顶杆插掣的插杆段。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组合式凉棚,其中所述的棚脚组的两立框相对的内侧侧杆上分别设有多数对应的枢杆及枢筒,两立框可相互枢设成一体。前述的组合式凉棚,其中所述的棚脚组的侧杆与横杆所围范围内饰设有弯曲状的花纹杆,用以增进棚脚组的美观。前述的组合式凉棚,其中所述的连杆与顶杆其对应棚脚组顶端的一端形成设有一插孔,以供插设于侧杆的插杆段上。前述的组合式凉棚,其中所述的立框的插杆段可插掣设有一具有插孔的吊杆,以供吊设物品、招牌或棚布等。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具有下列的优点及实用价值:1、稳定性高:由于凉棚的棚脚组是由两相互枢设的立框所组成,使用者可利用两立框间的夹角使棚脚组获得良好的站立效果,因此整个凉棚的稳定性极佳,不需如现有的组合式凉棚那样要另外装钉拉绳,而可便于使用者组装及拆卸。2、场地不受限制:由于本技术是利用棚脚组直接立设于地面,而不需钉设于地面,因此可运用于草地以外的其他地面,使用场地型态不受限制。3、可增加使用面积:由于棚脚组的立框顶端设有一吊杆,该吊杆除可供使用挂设物品、招牌外,更可供使用者固设棚布,如此可有效地增加凉棚覆盖的面积,提高运用的便利性。-->4、富变化性:由于棚脚组的两立框的夹角可依需要直接变化,因此使用者只要改变两立框的夹角及增减棚脚组的数目,即可达到变化凉棚形状的目的,可改善现有组合式凉棚无法变化的不便与缺点。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是在四角落的棚脚组顶端间设有连杆,且各棚脚组的顶端设有一可锁设在一起的顶杆,并在顶杆上覆设有一棚布所组成,其中棚脚组是由两立框呈夹角枢设而成,而令凉棚可隐固的立设于地面,可改善现有凉棚稳定性不佳及仅能运用在草地的不便,可增加立设于地面的稳定性,同时可依使用者的需要做不同的变化,而可提高凉棚的可变性,具有便于运用的功效。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图1是本技术组合结构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棚脚组的组成结构及其相关位置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棚脚组与吊杆及顶杆的相对关系的另一局部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扩大使用面积的状态及其相关位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现有的组合式凉棚的外观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组合式凉棚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稳定性高的组合式凉棚,该组合式凉棚,其主要由多数的棚脚组10围绕而成,该凉棚可为矩形、五角形、六角形等多边形,本技术是以矩形凉棚为例,故设有四组棚脚组10,且相邻棚脚组10的顶端间跨设有连杆30,又各棚脚组10的顶端向棚脚组10所围范围的中心伸设有一斜向向上的顶杆40,并在各顶杆40上共同覆设有一棚布90而组成一凉棚。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结构特色在于,棚脚组10是由两立框20相对枢设而成,其中各立框20是在两平行的直立状侧杆21间跨设有多数的横杆23所构成,且各侧杆21的顶端向上凸伸设有一插杆段-->22,以供连杆30与顶杆40插掣;又侧杆21与横杆23所围范围内饰设有弯曲状的花纹杆24,用以增进棚脚组10的美观;再者,其中一立框20在对应另一立框20的侧杆21上分设有多数的枢杆25,而另一立框20的对应该侧杆21则设有多数可供枢杆25插枢的枢筒26,使两立框20可利用枢杆25与枢筒26相对枢设成一体,并可供使用者依需要调整两立框20的夹角,以提高棚脚组10的稳定性。又跨设于相邻棚脚组10的连杆30是呈门形杆状,且连杆30两端向下的端面分别形成有一插孔31,令连杆30可插掣于立框20相异外侧侧杆21的插杆段22上,以连接所有棚脚组10组成凉棚的形状。再请参阅图1、图3所示,该顶杆40对应棚脚组10顶端的一端形成设有一插孔44,该插孔44可供插设于两立框20相对内侧侧杆21的任一插杆段22上;又顶杆40另一端形成设有一穿孔41,并利用设有螺栓42及螺帽43将所有的顶杆40锁设在一起,且两立框20相对内侧的另一侧杆21的插杆段22可供插掣一呈倒L形的吊杆45,该吊杆45对应侧杆21插杆段22的一端形成设有一插孔46,使吊杆45可直接插掣于棚脚组10上,以供吊设物品、招牌或棚布90等之用;最后,在所有的顶杆40上覆设一对应形状的棚布90,组成一稳定性极佳的组合式凉棚,如图1所示即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经由以上结构组成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凉棚,其由多数的棚脚组围绕组设而成,且相邻棚脚组的顶端间跨设有一连杆,又各棚脚组的顶端设有向中心伸设的顶杆,并在各顶杆上共同覆设有一棚布,其特征在于:上述棚脚组是由两立框相对枢设而成,各该立框是在两平行的直立状侧杆间跨设有多数 的横杆所构成,且各该侧杆的顶端向上凸伸设有一供连杆与顶杆插掣的插杆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组合式凉棚,其由多数的棚脚组围绕组设而成,且相邻棚脚组的顶端间跨设有一连杆,又各棚脚组的顶端设有向中心伸设的顶杆,并在各顶杆上共同覆设有一棚布,其特征在于:上述棚脚组是由两立框相对枢设而成,各该立框是在两平行的直立状侧杆间跨设有多数的横杆所构成,且各该侧杆的顶端向上凸伸设有一供连杆与顶杆插掣的插杆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凉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棚脚组的两立框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茉莉赫芝
申请(专利权)人:欣锠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