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交通乘客引导系统,适用于城市交通领域,该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实时掌握地铁车厢乘客数量和拥挤程度,并引导乘客有效舒适地搭乘地铁。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由客流信息采集部分、信息网络传输部分、信息管理平台部分、乘客引导信息显示部分所组成。客流信息采集部分采集每节地铁车厢内部的乘客人数和拥挤程度,通过网络传输发送给信息管理平台,信息网络传输部分负责站台与站台之间的信息传输,实时将车厢拥挤程度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下一站的乘客引导信息显示部分,乘客引导信息显示部分将拥挤程度实时准确地在对应的候车区显示给候车乘客,引导乘客选择车厢拥挤程度较低的候车区域等待上车。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属于一种智能交通系统,通过该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地铁各车厢人数的实时统计,引导乘客高效搭乘地铁,提高地铁交通运输效率,改善乘客乘车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交通乘客引导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交通乘客引导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口的增加给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仅仅靠地面的交通资源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乘客的需求,所以需要通过地铁轨道交通,来缓解公共交通运力的不足,满足人们出行的正常需求。地铁作为城市交通最重要的一种运输方式,在许多城市交通中已担负起主要的乘客运输任务,与城市中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地铁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拥挤和充分利用空间外,还有很多优点,如:运输量大;速度快;节省地面空间;减少地面的噪音;行车速度稳定,民众乐于搭乘;减少交通干扰;节约能源,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减少污染,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不会污染环境。由此可见,地铁在现代化城市交通运输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铁线路承担着日均千万的客流量,如此庞大的客流人群聚集在地铁上或地铁站内,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时掌握乘客数量和拥挤程度,并引导乘客有效搭乘地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也是地铁迈向智能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在目前的国内城市地铁交通系统中,乘客候车引导系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乘客在搭乘地铁时得不到有效的、正确的信息引导。乘客无法判断地铁哪几节车厢人数较少,因而在候车时,往往根据习惯或者只能随机选择一个地铁车门入口处等待,这将引起整个地铁各车厢内搭载人数不均匀,势必增加了某些载客人数较多车厢的压力,降低了地铁系统的运输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乘客的乘车体验。如何协调相关资源,来提高整个地铁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乘客乘车体验,成为了日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城市地铁交通运输系统中,乘客乘坐地铁时缺乏有效信息引导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城市的地下交通乘客引导系统,该系统属于一种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简称ITS)。通过该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地铁各车厢人数的实时统计,引导乘客高效搭乘地铁,提高地铁交通运输效率,改善乘客乘车体验。本专利技术主要由客流信息采集部分、信息网络传输部分、信息管理平台部分、乘客引导信息显示部分所组成。客流信息采集部分完成每节地铁车厢乘客人数的统计,可通过摄像头视频技术、红外热像仪技术等分析车厢内的乘客的数量,进行车厢内部乘客拥挤程度检测,同时会把车厢内部的乘客人数和拥挤程度通过网络发送给信息管理平台;信息网络传输部分负责将采集到的人数信息传输到信息管理平台,然后将信息管理平台发出的相关信息传输到下一站的信息展示部分;信息管理平台部分主要是将采集到的地铁乘客数量信息进行归类处理,并计算每节车厢拥挤程度,匹配每节车厢人数信息与该节车厢所对应的下一站候车位置,然后将拥挤程度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下一站的乘客引导信息显示部分;乘客引导信息显示部分主要是接受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网络传输来的每节车厢拥挤程度的信息,并将拥挤程度实时准确地在对应的候车区显示给候车乘客,引导乘客选择车厢拥挤程度较低的候车区域等待上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系统是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交通乘客引导系统,该系统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2)本专利技术系统是针对目前城市地铁交通系统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的一项有效解决方案,符合智慧城市发展的目标。(3)本专利技术将现有的人数统计技术结合网络技术,提出一种地铁乘客乘车引导技术,有效缓解地铁车厢人数不均的现象。(4)本专利技术有助于减小地铁车厢的载客压力,提高地铁系统的运输效率。(5)本专利技术可以改善乘客的乘车体验。(6)本专利技术可以为地铁管理人员提供实时的客流数据,进而帮助地铁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正确引导客流,避免事故的发生。(7)本专利技术便于地铁管理人员在客流高峰时期采取适当的措施,合理规划客流,加快服务速度,减缓人流拥堵和乘客上车时间,提升乘客出行效率和乘客满意度。(8)本专利技术具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点,符合智能交通系统的理念,是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人车协同效应,市场前景广阔,便于得到普遍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例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客流信息采集部分,可以为摄像头视频技术、红外热像仪技术、人流量计数器等等。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叙述方便,客流信息采集部分以摄像头视频技术为例。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思路是在现在的大城市,地铁线路承担着日均千万的客流量,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时掌握乘客数量和拥挤程度,并引导乘客有效搭乘地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也符合地铁迈向智能化发展的需求。本专利技术对地铁车厢人数实时跟踪统计,用于引导乘客在候车时选择最合适的候车点,提高地铁运输的效率和乘客的体验。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交通乘客引导系统,如附图2所示:当地铁4停靠在站台1时,地铁车厢门3对应的站台候车区域,安装有引导乘客乘车的显示屏2,乘客根据引导信息,从而选择合理的候车区域上车。如附图3所示:站台2和站台7为同一条地铁线路上的相邻两站台,地铁每节车厢3内装有客流分析设备a、b、c、.....,每节车厢拥有多个车门4,在每个车门4所在的站台位置安装乘客引导信息显示屏6和9(6和9安装在车门对应位置的候车站台里,并不是安装在地铁车门上,为了便于作图,故表示在图中位置),地铁每节车厢内安装有数台采集头像用的摄像头5和8,摄像头连接至客流分析设备。下面结合附图来阐述该系统的具体实施步骤:步骤一:如附图3所示,地铁行至站台2时,在地铁车门关闭的短暂时间内,由摄像头5采集图像数据传到客流分析设备a,客流分析设备a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得到车厢3内乘客拥挤程度的基础数据,并转化为数字信号;步骤二:经过图1所示的网络传输过程,将客流分析设备a输出的数据数字信号传输到地铁信息中心管理平台1;步骤三:地铁信息中心管理平台1根据得到的数据,对该节车厢的拥挤程度进行分析,确定该节车厢的剩余空间大小,与设定的拥挤程度域值范围(例如:根据车厢剩余空间大小,设定:非常拥挤、较拥挤、正常、较宽裕、非常宽裕等不同档次)进行匹配,得到车厢拥挤程度所属的档次;步骤四:地铁信息中心管理平台1将匹配得到的信息经过网络传输,传递到下一站台7的乘客引导信息显示屏9,以适当的方式显示出来,以便引导在该站台候车的乘客选择拥挤程度较低的车厢上车。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是在站台2处采集客流信息,通过网络发送给地铁信息中心管理平台1,然后地铁信息中心管理平台1将拥挤程度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下一站台7的乘客引导信息显示屏9,从而引导乘客选择车厢拥挤程度较低的候车区域等待上车。其他各站台以及各车厢的信息采集与传输都是采用相同的方式。若将一个城市每一个地铁站台都通过网络连接到该城市的地下交通乘客引导系统中,就能真正的发挥智能交通系统实时、准确、高效的特性,由此也可预见该专利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交通乘客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客流信息采集部分、信息网络传输部分、信息管理平台部分、乘客引导信息显示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交通乘客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客流信息采集部分、信息网络传输部分、信息管理平台部分、乘客引导信息显示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交通乘客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客流信息采集部分完成每节地铁车厢乘客人数的统计,可通过摄像头视频技术、红外热像仪技术等分析车厢内的乘客的数量,进行车厢内部乘客拥挤程度检测,同时会把车厢内部的乘客人数和拥挤程度通过网络发送给信息管理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交通乘客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网络传输部分负责将采集到的人数信息传输到信息管理平台,然后将信息管理平台发出的相关信息传输到下一站的信息展示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交通乘客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管理平台部分主要是将采集到的地铁乘客数量信息进行归类处理,匹配每节车厢人数信息与该节车厢所对应的下一站候车位置,并计算每节车厢拥挤程度,然后将拥挤程度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下一站的乘客引导信息显示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交通乘客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乘客引导信息显示部分主要是接受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网络传输来的每节车厢拥挤程度的信息,并将拥挤程度实时准确地在对应的候车区显示给候车乘客,引导乘客选择车厢拥挤程度较低的候车区域等待上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流信息采集部分除了通过摄像头视频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兵,汪地,史烨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