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双联双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03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双联双球阀,包括阀体、流道以及阀盖,阀体内设有第一球体与第二球体,阀体上设有第一阀杆与第二阀杆,阀体分体设置成第一阀体部与第二阀体部,第一阀体部与第二阀体部之间设有透明管体,透明管体的两端面均固设有第一凸环,第一阀体部朝向透明管体的一端面、第二阀体部朝向透明管体的一端面均固设有第二凸环,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之间设有密封圈,所密封圈上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槽与第二密封槽,第一阀体部与透明管体之间、第二阀体部与透明管体之间均设有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透明管体的设置可对管路中的流体介质进行观察,从而提升该阀体的使用范围以及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双联双球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涉及一种可视双联双球阀。
技术介绍
球阀,启闭件(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公告号为CN2057813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碟簧加载自动补偿的双球阀,它包括阀体,安装在阀体内的二个相同结构的球阀组件;球阀组件包括支撑座,安装在支撑座内的阀座,安装在阀座上的阀球,支撑座二侧安放有碟簧,阀球的上端连接有阀杆,在阀体和阀杆之间安装有填料,填料上安装有填料压环,阀杆上端与六角螺母和手柄相连,阀体的两端均拧有端接头。上述专利中在阀体的两端均拧有端接头,通过端接头实现阀体两端与管道之间的连接,由于很多的行业需要对管路系统中流动的流体介质情况进行观察,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上述专利中的双球阀只能实现对流体介质的启闭功能,从而导致该种阀门的结构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一些特殊行业的使用需求,导致现有的双球阀在实际使用的而过程中不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阀体内的流体介质进行观察的可视双联双球阀,从而提升该阀门的使用范围,使得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实用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视双联双球阀,包括阀体、设置于阀体内的流道以及分别设置于阀体两端的阀盖,所述阀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球体与第二球体,所述阀体上分别设有驱动第一球体与第二球体转动的第一阀杆与第二阀杆,所述第一球体与第二球体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阀体沿第一球体与第二球体之间的位置分体设置成第一阀体部与第二阀体部,所述第一阀体部与第二阀体部之间设有透明管体,所述透明管体的两端面均固设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一阀体部朝向透明管体的一端面、第二阀体部朝向透明管体的一端面均固设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分别设有供第一凸环嵌设的第一密封槽以及供第二凸环嵌设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阀体部与透明管体之间、第二阀体部与透明管体之间均设有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环配合第一密封槽、第二凸环配合第二密封槽,增大第一阀体部、透明管体、第二阀体部三者与密封圈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密封圈能实现第一阀体部与透明管体之间、第二阀体部与透明管体之间的更好密封,防止泄漏发生,并通过固定件实现三者的固定。流进阀体内部的流体介质依次通过第一阀体部、透明管体以及第二阀体部,通过设置的透明管体用于对管路中流体介质的流动情况进行观察,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使得该可视双联双球阀能适用于一些特殊的使用行业,从而提升该阀门的使用范围,使得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实用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凸环的内圈壁与透明管体的内圈壁相持平,所述第二凸环的内圈壁与流道壁相持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设置方式使得第一阀体部与透明管体之间的连接位置、第二阀体部与透明管体之间的连接位置不会形成连接间隙,从而减少流体介质在流动过程中引发的振动以及噪音,延长可视双联双球阀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穿过第一阀体部与透明管体、第二阀体部与透明管体的螺栓以及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配合螺母产生的夹紧力用于实现第一阀体部与透明管体之间、第二阀体部与透明管体之间的固定。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第一阀体部的流道内与位于第二阀体部的流道内均固设有抵触密封圈端面的第一引导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引导环的设置对流进的流体介质起到引流作用,减少流动中流体介质撞击于密封圈端面而引发的噪音以及振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引导环的横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形状的第一引导环能对流动中的流体介质起到最好的引流效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阀体部与透明管体之间、第二阀体部与透明管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的设置对第一阀体部与透明管体之间、第二阀体部与透明管体之间起到二道密封效果,从而达到更好的密封性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管体的内圈壁上固设有抵触密封圈端面的第二引导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引导环的设置对流进的流体介质起到引流作用,减少流动中流体介质撞击于密封圈端面而引发的噪音以及振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透明管体的设置可对管路中的流体介质进行观察,从而提升该阀体的使用范围以及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图2中B部放大图。图中:1、阀体;1.1、第一阀体部;1.2、第二阀体部;2、流道;3、阀盖;4、第一球体;5、第二球体;6、第一阀杆;7、第二阀杆;8、透明管体;9、第一凸环;10、第二凸环;11、密封圈;12、固定件;121、螺栓;122、螺母;13、第一引导环;14、密封垫;15、第二引导环;16.第一密封槽;17、第二密封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至图3,一种可视双联双球阀,包括阀体1以及设置于阀体1内部的流道2,阀体1沿流道2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分体设置形成第一阀体部1.1与第二阀体部1.2,第一阀体部1.1与第二阀体部1.2之间设有透明管体8、第一阀体部1.1内设有第一球体4,第一阀体部1.1上安装有驱动第一球体4转动的第一阀杆6;第二阀体部1.2内设有第二球体5,第二阀体部1.2上安装有驱动第二球体5转动的第二阀杆7。第一阀体部1.1背对透明管体8的一端面、第二阀体部1.2背对透明管体8的一端面均固设有阀盖3;第一阀体部1.1与透明管体8之间、第二阀体部1.2与透明管体8之间均设有固定件12,固定件12围绕于透明管体8的圆心间隔排列设置,且透明管体8的材料可为透明的聚苯乙烯塑料。固定件12包括螺栓121与螺母122,螺栓121穿过第一阀体部1.1与透明管体8并与螺母122螺纹连接、螺栓121穿过第二阀体部1.2与透明管体8并与螺母122螺纹连接。透明管体8的两端面上均一体设置有第一凸环9,第一凸环9的内圈与透明管体8的内圈壁相持平;第一阀体部1.1朝向透明管体8的一端面、第二阀体部1.2朝向透明管体8的一端面均一体设置有第二凸环10,第二凸环10与第一凸环9对应设置且第二凸环10的内圈与流道2壁相持平。第一凸环9与第二凸环10之间设有密封圈11,密封圈11朝向第一凸环9的一端面设有供其嵌设的第一密封槽16、密封圈11朝向第二凸环10的一端面设有供其嵌设的第二密封槽17,通过第一密封槽16与第二密封槽17的设置使得密封圈11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第一阀体部1.1的流道2内与第二阀体部1.2的流道2内均一体设置有抵触密封圈11端面的第一引导环13,透明管体8的内圈壁上一体设置有抵触密封圈11端面的第二引导环15,第一引导环13与第二引导环15的横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第一阀体部1.1与透明管体8之间、第二阀体部1.2与透明管体8之间均设有密封垫1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双联双球阀,包括阀体(1)、设置于阀体(1)内的流道(2)以及分别设置于阀体(1)两端的阀盖(3),所述阀体(1)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球体(4)与第二球体(5),所述阀体(1)上分别设有驱动第一球体(4)与第二球体(5)转动的第一阀杆(6)与第二阀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体(4)与第二球体(5)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阀体(1)沿第一球体(4)与第二球体(5)之间的位置分体设置成第一阀体部(1.1)与第二阀体部(1.2),所述第一阀体部(1.1)与第二阀体部(1.2)之间设有透明管体(8),所述透明管体(8)的两端面均固设有第一凸环(9),所述第一阀体部(1.1)朝向透明管体(8)的一端面、第二阀体部(1.2)朝向透明管体(8)的一端面均固设有第二凸环(10),所述第一凸环(9)与第二凸环(10)之间设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上分别设有供第一凸环(9)嵌设的第一密封槽(16)以及供第二凸环(10)嵌设的第二密封槽(17),所述第一阀体部(1.1)与透明管体(8)之间、第二阀体部(1.2)与透明管体(8)之间均设有固定件(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双联双球阀,包括阀体(1)、设置于阀体(1)内的流道(2)以及分别设置于阀体(1)两端的阀盖(3),所述阀体(1)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球体(4)与第二球体(5),所述阀体(1)上分别设有驱动第一球体(4)与第二球体(5)转动的第一阀杆(6)与第二阀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体(4)与第二球体(5)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阀体(1)沿第一球体(4)与第二球体(5)之间的位置分体设置成第一阀体部(1.1)与第二阀体部(1.2),所述第一阀体部(1.1)与第二阀体部(1.2)之间设有透明管体(8),所述透明管体(8)的两端面均固设有第一凸环(9),所述第一阀体部(1.1)朝向透明管体(8)的一端面、第二阀体部(1.2)朝向透明管体(8)的一端面均固设有第二凸环(10),所述第一凸环(9)与第二凸环(10)之间设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上分别设有供第一凸环(9)嵌设的第一密封槽(16)以及供第二凸环(10)嵌设的第二密封槽(17),所述第一阀体部(1.1)与透明管体(8)之间、第二阀体部(1.2)与透明管体(8)之间均设有固定件(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显丰胡理良陈忠义池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丰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