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小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结构的消音墙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9746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消音墙,包括由外侧板、内侧板、上端板和下端板所构成的中空主体;所述外侧板和内侧板之间沿高度方向等距连接有多个消音通道;所述消音通道包括分别与外侧板和内侧板连接的两个连接部和至少一个迂回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音墙采用中空结构,可以阻碍声波的传递,同时在墙体内设置带有迂回部的消音通道,能够对声波进行削弱,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消音作用,提高墙体的隔音效果;同时设计合理,采用拼接式的结构,安装起来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结构的消音墙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结构的消音墙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物室内装修要求档次高、且省空间,墙体结构要求一次性完成精装修工程,既经济,又环保,可回收利用,同时节约资源,这使得建筑装修行业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要日常生活环境的质量,对噪音污染深恶痛绝,故对墙体的隔音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墙体的隔音效果,现有的做法一般是在墙体中加入隔音棉,但这样就提高了墙体的施工难度,同时隔音棉也存在易腐蚀等缺陷,在长年累月的使用过程中会隔音功能会逐渐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消音墙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结构的消音墙,包括由外侧板、内侧板、上端板和下端板所构成的中空主体;所述外侧板和内侧板之间沿高度方向等距连接有多个消音通道;所述消音通道包括分别与外侧板和内侧板连接的两个连接部和至少一个迂回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侧板和内侧板上均开设有用于插接消音通道的嵌孔,连接部插接在嵌孔中。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嵌孔的孔壁上敷设有磁性层,连接部的外围套设有能够与磁性层相互作用的吸附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侧板和内侧板的上下端部均开设有插槽,上端板和下端板上固定有与插槽相配合的插条,插条与上端板和下端板一体成型。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条呈倒梯形。所述新型结构的消音墙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为外侧板设置临时支撑,将外侧板架空,预留安装下端板的空间;2)将消音通道的一端插接在外侧板上;3)将内侧板上的嵌孔与消音通道的另一端对齐,然后完成消音通道与内侧板的连接,连接完成以后为内侧板设置临时支撑;4)由外侧板和内侧板下端的插条与下端板上的插槽相配合,完成下端板和外侧板以及内侧板的连接,然后拆除临时支撑;5)由外侧板和内侧板上端的插条与上端板上的插槽相配合,完成上端板和外侧板以及内侧板的连接,即可完成整个墙体的安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在进行插接时,多个消音通道从上下两端同时逐个向中心位置安装,避免外侧板的重心不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隔音墙采用中空结构,可以阻碍声波的传递,同时在墙体内设置带有迂回部的消音通道,能够对声波进行削弱,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消音作用,利用结构的优化提高墙体的隔音效果,摒弃了传统隔音墙使用隔音棉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同时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采用拼接式的结构,安装起来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结构的消音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侧板、2-内侧板、3-上端板、4-下端板、5-插条、6-插槽、7-嵌孔、71-磁性层、8-消音通道、81-迂回部、82-连接部、821-吸附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结构的消音墙,包括由外侧板1、内侧板2、上端板3和下端板4所构成的中空主体,通过空气隔离的作用可以阻碍声波的传递;所述外侧板1和内侧板2之间沿高度方向等距连接有多个消音通道8,进一步的,消音通道8可以为一体式的管体,也可以为多块板体所围成的管体;所述消音通道8包括分别与外侧板1和内侧板2连接的两个连接部82和至少一个迂回部81,利用迂回部81可以对声波进行削弱,配合墙体的中空结构,可以起到很好的消音作用,从而提高墙体的隔音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板1和内侧板2上均开设有用于插接消音通道8的嵌孔7,连接部82插接在嵌孔7中,从而可以采用拼接的方式对整体墙体进行安装,为提高消音通道8与外侧板1、内侧板2的连接牢固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嵌孔7的孔壁上敷设有磁性层71,连接部82的外围套设有能够与磁性层71相互作用的吸附层821;进一步的,所述上端板3和下端板4采用卡接的方式与外侧板1和内侧板2连接,具体来说,外侧板1和内侧板2的上下端部均开设有插槽6,上端板3和下端板4上固定有与插槽6相配合的插条5,插条5与上端板3和下端板4一体成型,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条5呈倒梯形,更加易于加工。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所述新型结构的消音墙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为外侧板1设置临时支撑,将外侧板1架空,预留安装下端板4的空间;2)将消音通道8的一端插接在外侧板1上,在进行插接时,多个消音通道8从上下两端同时逐个向中心位置安装,避免外侧板1的重心不稳;3)将内侧板2上的嵌孔7与消音通道8的另一端对齐,然后完成消音通道8与内侧板2的连接,连接完成以后为内侧板2设置临时支撑;4)由外侧板1和内侧板2下端的插条5与下端板4上的插槽6相配合,完成下端板4和外侧板1以及内侧板2的连接,然后拆除临时支撑;5)由外侧板1和内侧板2上端的插条5与上端板3上的插槽6相配合,完成上端板3和外侧板1以及内侧板2的连接,即可完成整个墙体的安装。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的隔音墙采用中空结构,可以阻碍声波的传递,同时在墙体内设置带有迂回部81的消音通道8,能够对声波进行削弱,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消音作用,利用结构的优化提高墙体的隔音效果,摒弃了传统隔音墙使用隔音棉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同时设计合理,采用拼接式的结构,安装起来方便快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结构的消音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侧板(1)、内侧板(2)、上端板(3)和下端板(4)所构成的中空主体;所述外侧板(1)和内侧板(2)之间沿高度方向等距连接有多个消音通道(8);所述消音通道(8)包括分别与外侧板(1)和内侧板(2)连接的两个连接部(82)和至少一个迂回部(8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消音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侧板(1)、内侧板(2)、上端板(3)和下端板(4)所构成的中空主体;所述外侧板(1)和内侧板(2)之间沿高度方向等距连接有多个消音通道(8);所述消音通道(8)包括分别与外侧板(1)和内侧板(2)连接的两个连接部(82)和至少一个迂回部(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消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1)和内侧板(2)上均开设有用于插接消音通道(8)的嵌孔(7),连接部(82)插接在嵌孔(7)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结构的消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孔(7)的孔壁上敷设有磁性层(71),连接部(82)的外围套设有能够与磁性层(71)相互作用的吸附层(82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新型结构的消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1)和内侧板(2)的上下端部均开设有插槽(6),上端板(3)和下端板(4)上固定有与插槽(6)相配合的插条(5),插条(5)与上端板(3)和下端板(4)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杰杨海波杜文博宋晓博李海富张利娟郝春雷刘仲蔚任小青张志星
申请(专利权)人:王小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