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国治专利>正文

污水循环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937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多通管、通水口、电磁阀、泵机、沉淀罐、通气室、重金属处置室、过滤总成,该系统由一个第三级别组和三个第三级别异组组成,且将依次排列一个第三级别组和三个第三级别异组中所有的多通管依次连通在两个没有折弯的主管上;其中,沉淀罐依次串联一个泵机和一个电磁阀形成第一级别组,第一级别组与一个带有电磁阀的管道并联形成第二级别组,三个相互串联的第二级别组形成一个第三级别组,每两个第二级别组连通的点设置一个多通管,第三级别组的两端设置两个通水口,将第三级别组中的三个沉淀罐依次分别替换为一个通气室、一个重金属处置室、一个过滤总成形成一个第三级别异组;设置多种可组合的污水处理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循环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领域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多种类型的污水循环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的循环处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风吹损失等情况使循环水不断浓缩,其中所含的盐类超标,阴阳离子增加、pH值明显变化,致使水质恶化,而循环水的温度,PH值和营养成分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冷却塔上充足的日光照射更是藻类生长的理想地方。而结垢控制及腐蚀控制、微生物的控制等等,必然的需要进行循环水处理。因为循环水中溶有充足的氧气、合适的温度及富养条件,很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不及时控制将迅速导致水质恶化、发臭、变黑,冷却塔大量黏垢沉积甚至堵塞,冷却散热效果大幅下降,设备腐蚀加剧。传统技术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功能比较单一,一种处理系统往往应用于单一的一种污水处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污水的水质一般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污水处理的系统,尤其需要该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度,可以应对污水水质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多通管、通水口、电磁阀、泵机、沉淀罐、通气室、重金属处置室、过滤总成。本专利技术由一个第三级别组和三个第三级别异组组成,且将依次排列一个第三级别组和三个第三级别异组中所有的多通管依次连通在两个没有折弯的主管上;其中,沉淀罐依次串联一个泵机和一个电磁阀形成第一级别组,第一级别组与一个带有电磁阀的管道并联形成第二级别组,三个相互串联的第二级别组形成一个第三级别组,每两个第二级别组连通的点设置一个多通管,第三级别组的两端设置两个通水口,将第三级别组中的三个沉淀罐依次分别替换为一个通气室、一个重金属处置室、一个过滤总成形成一个第三级别异组。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沉淀罐包括圆漏斗型罐壳,罐壳中部设置回收腔,回收腔外部到罐壳边缘的空间由六个隔板分隔成六个扇形空间,每个扇形空间通过吸收阀连通中部的回收腔,且每个扇形空间底部深度由罐壳到回收腔逐渐变大,罐壳上部位于一个扇形空间上方设置排液管,罐壳上部位于其他的一个扇形空间上方还设置吸液管。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室包括立方体型气室壳,气室壳两个壁面上设置两个对立的流水口,气室壳内设置气罐,气罐内存储气体,气罐上部设置有用于放气的放气口和用于扩散的放气罩,循环管的一端连通气室壳的顶部,循环管的另外一端连通气罐便于气体的循环使用。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重金属处置室包括立方体型的处置壳,处置壳两个壁面上设置两个对立的流水口,处置壳内腔顶部固定有存储腔,存储腔向下方向设置有放置孔,处置壳内腔底部固定有回收皿,回收皿为可拆卸的网框结构。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总成包括立方体型过滤壳,过滤壳两个壁面上设置两个对立的流水口,过滤壳内腔位于两个流水口之间依次设置有可拆卸的粗滤网、中滤网和细滤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一个系统中设计多种针对处理模块分别有应用于沉积物较多的沉淀罐、应用于有机物较多或生物污染严重的通气室、应用于重金属污水的重金属处置室、应用于综合过滤的过滤总成,每个模块专门负责一种污水指标处理,不同模块之间的顺序和连接关系可以动态的组合和改变,在污水处理前,根据需要处理的指标,通过改变电磁阀的开关组合状态设置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顺序连接方式,这样一个系统就可以应用多种类型的污水处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实施例的构造图。图2是沉淀罐实施例的俯视构造图。图3是沉淀罐实施例的截面构造图。图4是通气室实施例的构造图。图5是重金属处置室实施例的构造图。图6是过滤总成实施例的构造图。图中:1、多通管;2、通水口;3、电磁阀;4、泵机;5、沉淀罐;6、通气室;7、重金属处置室;8、过滤总成。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包括多通管1、通水口2、电磁阀3、泵机4、沉淀罐5、通气室6、重金属处置室7、过滤总成8。本专利技术由一个第三级别组和三个第三级别异组组成,且将依次排列一个第三级别组和三个第三级别异组中所有的多通管1依次连通在两个没有折弯的主管上;其中,沉淀罐5依次串联一个泵机4和一个电磁阀3形成第一级别组,第一级别组与一个带有电磁阀3的管道并联形成第二级别组,三个相互串联的第二级别组形成一个第三级别组,每两个第二级别组连通的点设置一个多通管1,第三级别组的两端设置两个通水口2,将第三级别组中的三个沉淀罐5依次分别替换为一个通气室6、一个重金属处置室7、一个过滤总成8形成一个第三级别异组。具体实施中,本系统的电磁阀3统一由一个控制台进行控制,污水处理前可以通过采样获取部分污水的水质组成,然后设计需要使用的处理模块与处理回路,并且可以设计循环使用某一个模块回路。当设计好处理回路后,只需要对每个电磁阀3进行开闭时间和顺序编程,并且连通污水管道到对应的通水口2即可。如图2-3所示,所述沉淀罐5包括圆漏斗型罐壳5a,罐壳5a中部设置回收腔5c,回收腔5c外部到罐壳5a边缘的空间由六个隔板5b分隔成六个扇形空间,每个扇形空间通过吸收阀5d连通中部的回收腔5c,且每个扇形空间底部深度由罐壳5a到回收腔5c逐渐变大,罐壳5a上部位于一个扇形空间上方设置排液管5e,罐壳5a上部位于其他的一个扇形空间上方还设置吸液管5f。具体实施中,可以将需要沉淀的污水通过排液管5e通入沉淀罐5的单个扇形分区,设置沉淀罐5整体旋转,旋转速度调整到每转动周对应一个沉淀周期,这样当由排液管5e通入的污水达到一个沉淀周期后其位置正好旋转到吸液管5f,并且由吸液管5f吸收上部清澈的水,开通吸收阀5d将高浓度杂质的污水通入回收腔5c内。当然在应用中,也可以调整排液管5e与吸液管5f的相对位置,对应的调整沉淀罐5的旋转速度,仍然可以达到旋转周期与沉淀周期一致,实现自动化的排入污水与吸收清水。如图4所示,所述通气室6包括立方体型气室壳6a,气室壳6a两个壁面上设置两个对立的流水口6b,气室壳6a内设置气罐6c,气罐6c内存储气体,气罐6c上部设置有用于放气的放气口6d和用于扩散的放气罩6e,循环管6f的一端连通气室壳6a的顶部,循环管6f的另外一端连通气罐6c便于气体的循环使用。具体实施中,由通气室6的流水口6b实现处理前后污水的流通,通气室6的气罐6c排出杀菌气体,比如臭氧,并且通过放气罩6e将排出口进行分散,臭氧可以充分与污水进行混合,多余的臭氧还可以通过通气室6的顶部循环管6f循环到气罐6c实现二次利用。如图5所示,所述重金属处置室7包括立方体型的处置壳7a,处置壳7a两个壁面上设置两个对立的流水口7c,处置壳7a内腔顶部固定有存储腔7b,存储腔7b向下方向设置有放置孔7e,处置壳7a内腔底部固定有回收皿7d,回收皿7d为可拆卸的网框结构。具体实施中,由重金属处置室7的流水口7c实现处理前后污水的流通,存储腔7b中提前放置用于层析重金属的化学物质,并且在重金属处置室7内通入污水后由放置孔7e投放,层析的重金属落入到回收皿7d中进行堆积,并可以实现集中的回收。如图6所示,所述过滤总成8包括立方体型过滤壳8a,过滤壳8a两个壁面上设置两个对立的流水口8b,过滤壳8a内腔位于两个流水口8b之间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多通管、通水口、电磁阀、泵机、沉淀罐、通气室、重金属处置室、过滤总成,其特征是:由一个第三级别组和三个第三级别异组组成,且将依次排列一个第三级别组和三个第三级别异组中所有的多通管依次连通在两个没有折弯的主管上;其中,沉淀罐依次串联一个泵机和一个电磁阀形成第一级别组,第一级别组与一个带有电磁阀的管道并联形成第二级别组,三个相互串联的第二级别组形成一个第三级别组,每两个第二级别组连通的点设置一个多通管,第三级别组的两端设置两个通水口,将第三级别组中的三个沉淀罐依次分别替换为一个通气室、一个重金属处置室、一个过滤总成形成一个第三级别异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多通管、通水口、电磁阀、泵机、沉淀罐、通气室、重金属处置室、过滤总成,其特征是:由一个第三级别组和三个第三级别异组组成,且将依次排列一个第三级别组和三个第三级别异组中所有的多通管依次连通在两个没有折弯的主管上;其中,沉淀罐依次串联一个泵机和一个电磁阀形成第一级别组,第一级别组与一个带有电磁阀的管道并联形成第二级别组,三个相互串联的第二级别组形成一个第三级别组,每两个第二级别组连通的点设置一个多通管,第三级别组的两端设置两个通水口,将第三级别组中的三个沉淀罐依次分别替换为一个通气室、一个重金属处置室、一个过滤总成形成一个第三级别异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沉淀罐包括圆漏斗型罐壳,罐壳中部设置回收腔,回收腔外部到罐壳边缘的空间由六个隔板分隔成六个扇形空间,每个扇形空间通过吸收阀连通中部的回收腔,且每个扇形空间底部深度由罐壳到回收腔逐渐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治
申请(专利权)人:黄国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