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轨道列车离心旋转的磁吸装置
本技术涉及磁吸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高速铁路轨道列车进行离心旋转的磁吸装置。
技术介绍
高速铁路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继而申请了专利;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需要,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相继开展了磁悬浮运输系统的研发,对于高速铁路轨道列车的转动科研人员也渐渐的有了成果。现有的高速铁路轨道列车,通过磁吸装置来实现,在电磁铁的固定方面需要调节,通常通过高度调节器来调节,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调节技术较为的耗费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轨道列车离心旋转的磁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与调节、安全性高的用于高速铁路轨道列车离心旋转的磁吸装置,包括地面、第一铁轨、小车、调节杆、底座、电磁铁、第二铁轨、电动机、环形限位板、滑块、保护筒、固定块、转盘和滚球,所述地面上设置有第一铁轨和第二铁轨,且第一铁轨和第二铁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铁轨上设置有小车,所述地面上位于第一铁轨和第二铁轨之间对称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底座内部固定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轴端部与转盘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盘顶部固定有环形限位板,所述环形限位板顶部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和安装槽连通,所述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轨道列车离心旋转的磁吸装置,包括地面(1)、第一铁轨(2)、小车(4)、调节杆(5)、底座(6)、电磁铁(7)、第二铁轨(8)、电动机(9)、环形限位板(10)、滑块(12)、保护筒(13)、固定块(15)、转盘(17)滚球(19),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上设置有第一铁轨(2)和第二铁轨(8),且第一铁轨(2)和第二铁轨(8)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铁轨(2)上设置有小车(4),所述地面(1)上位于第一铁轨(2)和第二铁轨(8)之间对称固定有底座(6),所述底座(6)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17),所述底座(6)内部固定有电动机(9),所述电动机(9)输出轴端部与转盘(1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盘(17)顶部固定有环形限位板(10),所述环形限位板(10)顶部开设有环形滑槽(18),所述底座(6)顶部开设有通孔(3),且通孔(3)和安装槽(14)连通,所述通孔(3)侧壁开设有滑槽(11)和滑道(16),且滑槽(11)与滑道(16)对称设置,所述通孔(3)内设置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底端设置在安装槽(14)内,所述调节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速铁路轨道列车离心旋转的磁吸装置,包括地面(1)、第一铁轨(2)、小车(4)、调节杆(5)、底座(6)、电磁铁(7)、第二铁轨(8)、电动机(9)、环形限位板(10)、滑块(12)、保护筒(13)、固定块(15)、转盘(17)滚球(19),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上设置有第一铁轨(2)和第二铁轨(8),且第一铁轨(2)和第二铁轨(8)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铁轨(2)上设置有小车(4),所述地面(1)上位于第一铁轨(2)和第二铁轨(8)之间对称固定有底座(6),所述底座(6)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17),所述底座(6)内部固定有电动机(9),所述电动机(9)输出轴端部与转盘(1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盘(17)顶部固定有环形限位板(10),所述环形限位板(10)顶部开设有环形滑槽(18),所述底座(6)顶部开设有通孔(3),且通孔(3)和安装槽(14)连通,所述通孔(3)侧壁开设有滑槽(11)和滑道(16),且滑槽(11)与滑道(16)对称设置,所述通孔(3)内设置有调节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洁,陈军,彭子威,方凌芸,陈俪赟,余纷,
申请(专利权)人:陈琳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