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9125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挤出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挤出管包括挤出管管体,还包括包覆于所述挤出管管体外表面上的覆膜层,沿所述挤出管管体的内壁至外壁的延伸方向,所述覆膜层包括层叠结合的第一覆膜塑料熔接层和印刷层;所述第一覆膜塑料熔接层结合于所述挤出管管体外表面上。其制备方法是先制备平面的覆膜层,然后对平面覆膜层一表面进行印刷处理形成图案,最后将所述覆膜层包覆于挤出管的外表面上。所述本发明专利技术挤出管管体无焊缝、管口圆度好;而且所述覆膜层与所述挤出管管体结合牢固。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保障挤出管的稳定性,效率高,而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出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材
,具体涉及一种挤出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化妆品和日用品包装
中,塑料包装软管的应用十分普遍。根据灌装内容物的不同,软管成型用材料也存在差别,因而所得软管的硬度不同。而且由于塑料包装软管在商用过程中,往往在塑料包装软管外表面上印制有商用图案。目前生产具有图案的塑料包装软管主要按照如下几种方法制备:传统挤出软管:管身圆度好,无焊缝,产品更换调机损耗小,适合单批小量生产。由于是先挤出成型后再对挤出软管进行印刷处理,由于挤出软管的结构特点,导致后续印刷工序多(包括柯印、丝印、柔印、烫金独立机台完成),废品率高,生产速度低,生产成本高。片材焊接软管:由于是采用片材焊接,因此片材能够实现卷对卷平面印刷,多种印刷工艺多颜色在一台印刷机上完成,套印精度高,印刷图案精美,合格率高,用人少,生产速度高,生产成本低;但管身有焊缝,管口椭圆度大,片材需多层复合熟化,厚片材印刷调机损耗大,库存金额大,不适合小批量生产。贴标软管:集合了挤出软管和标签印刷的优点,但标签成本高,化妆品软管封尾部位标签容易起翘,标签注头包肩困难,需切管,而且还容易起翘。模内贴标软管:属于注塑软管,厚壁,生产效率低,模具成本高,规格单一,标签成本高。因此,现有软管或多或少存在生产成本高,废品率高、圆度不理想、印刷损耗大、贴合于软管上的标签容易起翘,注头包肩困难等问题,导致印刷有图案的软管成本高或者图案不稳定。而且现有几种软管及其制备工艺存在的这些技术问题一直是本领域试图克服的技术问题。基于现有软管及其制备工艺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既具有挤出软管的管身无缝外观和手感、管身圆度好、更换调机灵活、又兼具标签印刷的所有优点、产品高档美观的塑料软管及其制造工艺一直是本领域研发人员的努力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所述不足,提供一种挤出管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传统塑料包装软管及其制备方法存在的生产成本和废品率高、圆度不理想、印刷损耗大、贴合于软管上的标签容易起翘等技术问题。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挤出管。所述挤出管包括挤出管管体,还包括包覆于所述挤出管管体外表面上的覆膜层,沿所述挤出管管体的内壁至外壁的延伸方向,所述覆膜层包括层叠结合的第一覆膜塑料熔接层和印刷层;其中,所述第一覆膜塑料熔接层结合于所述挤出管管体外表面上。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挤出管的制备方法。所述挤出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覆膜层所含的层结构依顺序将各层进行层叠粘合处理,形成复合膜;其中,所述覆膜层包括层叠结合的第一覆膜塑料熔接层和印刷层;在所述复合膜所含的印刷层外表面上进行印刷处理,形成图案;将经印刷处理后的所述复合膜卷成圆筒状,且使得所述印刷层作为外表面;将圆筒状的所述复合膜套设在挤出管的外表面上并进行热压合处理,使得所述圆筒状的所述复合膜结合并包覆于所述挤出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挤出管所含的管体为挤出管管体,因此,管体无焊缝、软硬可调、回弹性好、管口圆度好,材料损耗小;而且所含的覆膜层包覆于所述挤出管管体表面上,因此,所述覆膜层与所述挤出管管体结合牢固,不会出现图案层起翘等不良现象,而且保证了挤出管管身只有薄膜贴合对接接口但无焊缝。本专利技术挤出管制备方法是先在平面的覆膜层所含的印刷层表面上进行印刷处理,这样能够实现对覆膜层连续、多版面并排宽幅印刷,生产速度高,相较软管曲面印刷速度高出多倍;多颜色多种印刷方式可在一台机上完成,印刷精度高;用人少,无需曲面软管印刷的放管、排管人员;能轻易实现印刷质量在线自动检测,印刷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更换调机时间短;同时还可以实现里印、冷烫、击凸等加饰工艺。另外,由于所述覆膜层为薄膜结构,因此,跟厚片材印刷比较,其更换调机时薄膜损耗小,相同卷径卷长较长,生产换卷次数大为减少,效率更高,质量更稳定。其次,所述覆膜层包覆的挤出管无焊缝、软硬可调、回弹性好、管口圆度好、更换机灵活,材料损耗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挤出管沿与管体直径方向的截面图;图2为在覆膜层中增设有粘结层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挤出管沿与管体直径方向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挤出管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挤出管经印刷处理后的覆膜层与挤出管进行粘合和后续处理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中的1-管体、2-覆膜层2、21-印刷层、22-第一覆膜塑料熔接层、23-覆膜粘结层、3-薄膜放卷装置、4-接纸平台、5-纠偏装置、6-薄膜修边结构、7-牵引机构、8-储料机构、9-二次纠偏装置、10-五层共挤出机、11-薄膜整形机构、12-真空水箱、13-牵引机、14-切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文各实施例中所述“/”表示层叠结合或粘合的关系。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挤出管。所述挤出管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包括挤出管管体1和包覆于所述挤出管管体1外表面上的覆膜层2。其中,所述挤出管所含的所述挤出管管体1可以是常规的挤出管,如用于化妆品和日用品领域的挤出软管等。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挤出管管体1为单层挤出管。具体的如具有熔接和热封特性的熔接层,如PE单层挤出管。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挤出管管体1为多层挤出管,也即是由多功能层按照一定的层叠关系进行挤出的复合挤出管。具体地,沿所述挤出管管体1的外壁至内壁的方向,所述多层挤出管体1可以是包括层叠结合的管体塑料熔接层/管体塑料热封层、管体塑料熔接层/塑料增强层/管体塑料热封层、管体塑料熔接层/第三粘结层/管体阻隔层/第四粘结层/管体塑料热封层中的任一种复合结构的多层挤出管。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塑料熔接层的材料可以是但不仅仅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管体塑料热封层的材料可以是但不仅仅为聚乙烯(PE)、PP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塑料增强层的材料可以是但不仅仅为聚乙烯(PE)、PP中的至少一种,该塑料增强层的材料作为增挺材料,能够提高挤出管管体1的强度;所述第三粘结层和第四粘结层的材料可以是但不仅仅为马来酸酐改性LLDPE;所述管体阻隔层的材料可以是但不仅仅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酰胺(PA)中的至少一种,该管体阻隔层的材料具有优良的阻隔特性,从而赋予所述挤出管管体1良好的阻隔性能。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PE可以是HDPE、LDPE和LLDPE中的至少一种。另外,所述挤出管管体1为多层挤出管时,当各层材料类别相同时,可以不增设粘结剂层;当相接触的相邻层材料类别不相同时,优选的在相邻层之间增设粘结剂层,也即是管体塑料熔接层/第三粘结层/管体阻隔层/第四粘结层/管体塑料热封层,或者在所述管体塑料熔接层/管体塑料热封层、管体塑料熔接层/塑料增强层/管体塑料热封层的相邻层之间增设粘结剂层。因此,基于所述挤出管管体1各层结构和各层材料,所述挤出管管体1可以是包括如下任一种层结构和材料的复合挤出管:PE管体塑料熔接层/PE管体塑料热封层;PE管体塑料熔接层/PE塑料增强层/PE管体塑料热封层;PE管体塑料熔接层/马来酸酐改性LLDPE第三粘结层/EVOH阻隔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出管,包括挤出管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覆于所述挤出管管体外表面上的覆膜层,沿所述挤出管管体的内壁至外壁的延伸方向,所述覆膜层包括层叠结合的第一覆膜塑料熔接层和印刷层;其中,所述第一覆膜塑料熔接层结合于所述挤出管管体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出管,包括挤出管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覆于所述挤出管管体外表面上的覆膜层,沿所述挤出管管体的内壁至外壁的延伸方向,所述覆膜层包括层叠结合的第一覆膜塑料熔接层和印刷层;其中,所述第一覆膜塑料熔接层结合于所述挤出管管体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层的材料包括PET、PETmet、PE、PP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第一覆膜塑料熔接层的材料包括PE、PP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层为包括层叠结合的PET/PE、PETmet/PE、PE/PE中的任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挤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层还包括覆膜粘结层,所述覆膜粘结层层叠结合在所述第一覆膜塑料熔接层与印刷层之间;或所述覆膜层还包括覆膜阻隔层、第二覆膜塑料熔接层、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覆膜粘结层,且由所述第一覆膜塑料熔接层至所述印刷层的方向,所述第一覆膜塑料熔接层、第二粘结层、覆膜阻隔层、第一粘结层、第二覆膜塑料熔接层、覆膜粘结层和印刷层依次层叠结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粘结层的材料包括聚酯多元醇类、粘合透明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覆膜塑料熔接层的材料包括PE、PP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覆膜阻隔层的材料为EVOH、PA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的材料为马来酸酐改性的LLDPE。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所述的挤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层的厚度≤100μm;和/或所述挤出管管体的管壁厚度为300-6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茂青唐绍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通产丽星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