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节与挡泥板间连接用铆压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压头座和底座,底座的底部通孔内滑动安装铆刀,所述压头座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压机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弹簧、底座和铆刀后通过螺母锁紧,底座的下端面通过螺钉安装压头,压头的上侧轴向凸台限制铆刀轴向的滑动行程,压头座可沿底座的顶部通孔相对滑动,铆刀的环形凸台可沿底座的底部通孔相对滑动,所述铆刀底部设置若干个防转凸台,所述压头底部设置防转圆台,防转圆台的外径等于压头内径,防转圆台上设置若干防转卡槽,防转卡槽与防转凸台配合插接,增加了铆刀的退刀功能,降低了劳动强度,铆压结构的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节与挡泥板间连接用铆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节与挡泥板间连接用铆压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制造行业中,为了避免汽车行驶过程中泥浆甩到制动系统上,一般在汽车转向节的外侧都安装挡泥板,现有技术中挡泥板与转向节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转向节上加工3~4个螺纹孔,通过螺栓实现将挡泥板安装在转向节上,优点是连接可靠,缺点是增加了转向节重量,成本较高;另一种是借助铆压装置直接将挡泥板铆接在转向节上,缺点是一次性投入较大,优点是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现有技术中的铆压装置还不成熟,生产成本较高,而且铆接完成后容易造成铆刀将工件带起、汽车转向节与挡泥板间的连接结构松动的现象,使铆接的结构可靠性降低,产品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向节与挡泥板间连接用铆压装置,增加了铆刀的退刀功能,降低了劳动强度,铆压结构的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向节与挡泥板间连接用铆压装置,包括压头座和底座,底座的底部通孔内滑动安装铆刀,所述压头座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压机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弹簧、底座和铆刀后通过螺母锁紧,底座的下端面通过螺钉安装压头,压头的上侧轴向凸台限制铆刀轴向的滑动行程,压头座可沿底座的顶部通孔相对滑动,铆刀的环形凸台可沿底座的底部通孔相对滑动,所述铆刀底部设置若干个防转凸台,所述压头底部设置防转圆台,防转圆台的外径等于压头内径,防转圆台上设置若干防转卡槽,防转卡槽与防转凸台配合插接,铆刀的底部通孔内径大于转向节凸台内径,小于转向节凸台外径,所述压头的下侧轴向凸台外径小于挡泥板凹槽外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弹簧,对铆刀形成预紧力,避免铆压前接触到挡泥板,同时增加了铆刀的退刀功能,通过作用铆刀,实现在转向节凸台上铆压形成铆点,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转向节与挡泥板的连接强度,使用寿命长,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弹簧选择碟簧,碟簧的安装方式为串并联组合。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刚度大,能够实现低行程高补偿力的效果。进一步,所述铆刀的环形凸台上径向设置至少一个环形凹槽。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小摩擦力。进一步,所述压头的上侧轴向凸台安装在底座内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加压头与底座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所述压头的下侧轴向凸台底面为斜面,斜面的角度等于挡泥板凹槽的外槽边的倾斜角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效节省空间,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状态下装配示意图;图3为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压头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铆刀结构示意图;图6为铆刀结构剖视图;图7为压头结构示意图;图8为压头结构剖视图。图中1.压头座,2.弹簧,3.底座,4.铆刀,5.螺母,6.螺钉,7.压头,8.挡油板,9.转向节,3-1.底座顶部通孔,3-2.底座底部通孔,4-1.铆刀顶部通孔,4-2.环形凸台,4-3.环形凹槽,4-4.防转凸台,4-5.铆刀底部通孔,7-1.上侧轴向凸台,7-2.下侧轴向凸台,7-3.防转圆台,7-4.防转卡槽,8-1.挡油板凹槽,9-1.转向节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转向节与挡泥板间连接用铆压装置,包括压头座1和底座3,底座3的底部通孔3-2内滑动安装铆刀4,所述压头座1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压机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弹簧2、底座3和铆刀4后通过螺母5锁紧,底座3的下端面通过螺钉6安装压头7,压头7的上侧轴向凸台7-1限制铆刀4轴向的滑动行程,压头座1可沿底座的顶部通孔3-1相对滑动,铆刀4的环形凸台4-2可沿底座的底部通孔3-2相对滑动,所述铆刀4底部设置若干个防转凸台4-4,所述压头7底部设置防转圆台7-3,防转圆台7-3的外径等于压头7内径,防转圆台7-3上设置若干防转卡槽7-4,防转卡槽7-4与防转凸台4-4配合插接,铆刀4的底部通孔内径大于转向节凸台9-1内径,小于转向节凸台9-1外径,所述压头7的下侧轴向凸台7-2外径小于挡泥板凹槽8-1外径,通过设置弹簧2,对铆刀4形成预紧力,避免铆压前接触到挡泥板8,同时增加了铆刀4的退刀功能,通过作用铆刀4,实现在转向节凸台9-1上铆压形成铆点,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转向节9与挡泥板8的连接强度,使用寿命长,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弹簧2选择碟簧,碟簧的安装方式为串并联组合,刚度大,能够实现低行程高补偿力的效果。进一步,所述铆刀4的环形凸台4-2上径向设置至少一个环形凹槽4-3,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小摩擦力。进一步,所述压头7的上侧轴向凸7-1台安装在底座3内部,增加压头7与底座3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所述压头7的下侧轴向凸台7-2底面为斜面,斜面的角度等于挡泥板凹槽8-1的外槽边8-2的倾斜角度,有效节省空间,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安装时,碟簧2给铆刀4一个向上的预紧力,进行铆压操作时,将挡泥板8安放在转向节凸台9-1上,启动压机,给压头座1一个向下的压力F1,此时F1小于碟簧2的预紧力,压头7的防转圆台7-3接触挡泥板凹槽8-1,并将挡泥板8压入转向节凸台9-1外侧,当挡泥板8接触到转向节凸台9-1底部时,压力增大到F2,当F2大于碟簧2的预紧力时,铆刀4在F2的作用下沿轴向向下滑动,此时铆刀4的防转凸台4-4向下运动接触转向节凸台9-1并进行铆压,形成4个铆点,此时压机回位,在碟簧2预紧力的作用下,铆刀完成退刀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节与挡泥板间连接用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头座和底座,底座的底部通孔内滑动安装铆刀,所述压头座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压机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弹簧、底座和铆刀后通过螺母锁紧,底座的下端面通过螺钉安装压头,压头的上侧轴向凸台限制铆刀轴向的滑动行程,压头座可沿底座的顶部通孔相对滑动,铆刀的环形凸台可沿底座的底部通孔相对滑动,所述铆刀底部设置若干个防转凸台,所述压头底部设置防转圆台,防转圆台的外径等于压头内径,防转圆台上设置若干防转卡槽,防转卡槽与防转凸台配合插接,铆刀的底部通孔内径大于转向节凸台内径,小于转向节凸台外径,所述压头的下侧轴向凸台外径小于挡泥板凹槽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节与挡泥板间连接用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头座和底座,底座的底部通孔内滑动安装铆刀,所述压头座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压机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弹簧、底座和铆刀后通过螺母锁紧,底座的下端面通过螺钉安装压头,压头的上侧轴向凸台限制铆刀轴向的滑动行程,压头座可沿底座的顶部通孔相对滑动,铆刀的环形凸台可沿底座的底部通孔相对滑动,所述铆刀底部设置若干个防转凸台,所述压头底部设置防转圆台,防转圆台的外径等于压头内径,防转圆台上设置若干防转卡槽,防转卡槽与防转凸台配合插接,铆刀的底部通孔内径大于转向节凸台内径,小于转向节凸台外径,所述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茂达,张蓬,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孚瑞克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