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湿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8674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湿霜及其制备方法。以所述保湿霜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保湿霜包括以下组分:油脂:5‑40%,优选10‑35%,更优选15‑35%;乳化剂:2.1‑20%,优选2.5‑10%,更优选3‑8%;保湿剂:1‑40%,优选5‑30%,更优选10‑25%;增稠剂:0‑2%,优选0.1‑2%,更优选0.1‑1%;皮肤调理剂:1‑10%,优选2‑10%,更优选5‑10%;所述乳化剂包括复合乳化剂,所述复合乳化剂为聚甘油‑6二硬脂酸酯(和)霍霍巴酯类(和)聚甘油‑3蜂蜡酸酯(和)鲸蜡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湿霜能够在皮肤表面上形成一个持久滋润且保湿度增加的保护膜,是一种仿生皮肤皮脂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湿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湿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各种因素,例如:年龄的增长引起的皮肤老化、来自外界环境的压力、外部和内部环境之间剧烈的温差、环境污染而频繁的皮肤清洗以及阳光直射引起的皮肤热老化等,使皮肤变得干燥,导致皮肤的角质层脱落。因此,皮肤看起来粗糙、脆弱、干燥以及暗沉。目前,人们片面地认为皮肤干燥是由于皮肤表面缺少脂类物质。实际上仅在肌肤表面涂抹油脂,并不能使皮肤变得柔软。因皮肤真正原因是角质层水分不足,角质层控制外皮水分起到壁垒作用,为保持皮肤水分平衡,角质层应该保持一定的水分,对抗外界环境的湿度变化,要使皮肤光滑,柔软和富有弹性,必须是皮肤保持一定的水分含量,通常皮肤水分含量保持10%-20%。传统化妆品主要是将具有保湿功能的原料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保湿剂,如甘油、丙二醇等,通过吸水性保湿,但是其并没有对肌肤的锁水保湿,持久滋养方面充分考虑。另一类非极性保湿剂,如凡士林和白矿油等,它们在表面形成一层封闭性油膜,以减少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下层的组织水分扩散至角质层,使得角质层进一步水合达到保湿作用;但是该类保湿剂会使皮肤透气性差,过分油腻,导致使用感差,为油性肌肤消费者增加了皮肤负担,导致了堵塞毛孔,引起痘痘粉刺肌肤的风险。另外,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保湿化妆品添加了不少功效性保湿组分,没有充分考虑促进经皮吸收,使得不少的功效性保湿组分停留在肌肤表面,没有进入到皮肤角质层,不能有效激发肌肤深层保湿能力,肌肤无法持久保湿,导致化妆品功效组分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持久保湿效果好、缓解皮肤干燥、安全无刺激的保湿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能够在皮肤表面上形成一个持久滋润且保湿度增加的保护膜,是一种仿生皮肤皮脂膜。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湿霜,其中,以所述保湿霜的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油脂:5-40%,优选10-35%,更优选15-35%;乳化剂:2.1-20%,优选2.5-10%,更优选3-8%;保湿剂:1-40%,优选5-30%,更优选10-25%;增稠剂:0-2%,优选0.1-2%,更优选0.1-1%;皮肤调理剂:1-10%,优选2-10%,更优选5-10%;所述乳化剂包括复合乳化剂,所述复合乳化剂为聚甘油-6二硬脂酸酯(和)霍霍巴酯类(和)聚甘油-3蜂蜡酸酯(和)鲸蜡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其中,所述油脂包括植物甾醇澳洲坚果油酸酯、牛油果树果脂、向日葵籽油、甘油三(乙基己酸)酯、椰子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季戊四醇四(乙基己酸)酯、鲸蜡醇乙基己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和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其中,除所述复合乳化剂以外,所述乳化剂还包括卵磷脂、聚甘油-6二硬脂酸酯、聚甘油-3蜂蜡酸酯、鲸蜡硬脂醇橄榄油酸酯、山梨坦橄榄油酸酯、鲸蜡硬脂醇、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其中,以所述保湿霜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聚甘油-6二硬脂酸酯(和)霍霍巴酯类(和)聚甘油-3蜂蜡酸酯(和)鲸蜡醇的加入量为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其中,所述保湿剂包括1,3-丙二醇、1,2-丙二醇、戊二醇、山梨醇、甘油、双丙甘醇、1,3-丁二醇、海藻糖、甜菜碱、木糖醇、出芽短梗酶多糖、甘油聚醚-26、β-葡聚糖、甲基葡糖醇聚醚-20、甲基葡糖醇聚醚-10、赤藓酮糖、生物糖胶-1、鼠李糖、乙酰壳糖胺、聚乙二醇类和透明质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其中,所述增稠剂包括卡波姆、黄原胶、果胶、阿拉伯胶树胶、小核菌胶、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皱波角叉菜提取物和聚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其中,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生育酚乙酸酯、泛醇、母菊花水、库拉索芦荟叶汁粉、多肽、烟酰胺、燕麦葡聚糖、腺苷、洋蔷薇花提取物、薰衣草花水和积雪草提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其中,所述保湿霜还包括防腐剂和/或赋香剂;以所述保湿霜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防腐剂的加入量为0.2-3%,优选0.2-2%,更优选0.2-1.5%;所述赋香剂的加入量为0-0.2%,优选为0.01-0.2%,更优选为0.01-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其中,所述保湿霜还包括pH调节剂、自由基清除剂、螯合剂、抗氧化剂、成膜剂、稳定剂、色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所述保湿霜的各组分混合的步骤。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能够在皮肤表面上形成一个持久滋润且保湿度增加的保护膜,是一种仿生皮肤皮脂膜。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还能够捕捉溶解在水里的水溶性活性成分,帮助活性成分传导至角化层,进而改善皮肤屏障功能,防止表皮水分流失。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还具有持久的保湿效果,并且温和,安全和无刺激,同时具有优异的肤感。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于获取,适合大批量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专利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器材和步骤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专利技术的主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湿霜,以所述保湿霜的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油脂:5-40%,优选10-35%,更优选15-35%;乳化剂:2.1-20%,优选2.5-10%,更优选3-8%;保湿剂:1-40%,优选5-30%,更优选10-25%;增稠剂:0-2%,优选0.1-2%,更优选0.1-1%;皮肤调理剂:1-10%,优选1.5-10%,更优选5-10%;所述乳化剂包括复合乳化剂,所述复合乳化剂为聚甘油-6二硬脂酸酯(和)霍霍巴酯类(和)聚甘油-3蜂蜡酸酯(和)鲸蜡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其中,油脂包括植物甾醇澳洲坚果油酸酯、牛油果树果脂、向日葵籽油、甘油三(乙基己酸)酯、椰子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季戊四醇四(乙基己酸)酯、鲸蜡醇乙基己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和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保湿霜中,油脂优选含有植物甾醇澳洲坚果油酸酯和牛油果树果脂;其中,以所述保湿霜的质量百分比计,植物甾醇澳洲坚果油酸酯的加入量为0.5-3%,例如植物甾醇澳洲坚果油酸酯的加入量可以是1%,1.5%,2%,2.5%等;牛油果树果脂的加入量为2-8%,例如:牛油果树果脂的加入量可以是3%,4%,5%,6%,7%等。植物甾醇澳洲坚果油酸酯的加入量在0.5-3%的范围内,牛油果树果脂的加入量在2-8%的范围内时,可以令肌肤时刻保持滋润饱满,具有舒缓肌肤干燥的特点。以所述保湿霜的质量百分比计,油脂的加入量为5-40%,优选为1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湿霜,其特征在于,以所述保湿霜的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油脂:5‑40%,优选10‑35%,更优选15‑35%;乳化剂:2.1‑20%,优选2.5‑10%,更优选3‑8%;保湿剂:1‑40%,优选5‑30%,更优选10‑25%;增稠剂:0‑2%,优选0.1‑2%,更优选0.1‑1%;皮肤调理剂:1‑10%,优选2‑10%,更优选5‑10%;所述乳化剂包括复合乳化剂,所述复合乳化剂为聚甘油‑6二硬脂酸酯(和)霍霍巴酯类(和)聚甘油‑3蜂蜡酸酯(和)鲸蜡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湿霜,其特征在于,以所述保湿霜的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油脂:5-40%,优选10-35%,更优选15-35%;乳化剂:2.1-20%,优选2.5-10%,更优选3-8%;保湿剂:1-40%,优选5-30%,更优选10-25%;增稠剂:0-2%,优选0.1-2%,更优选0.1-1%;皮肤调理剂:1-10%,优选2-10%,更优选5-10%;所述乳化剂包括复合乳化剂,所述复合乳化剂为聚甘油-6二硬脂酸酯(和)霍霍巴酯类(和)聚甘油-3蜂蜡酸酯(和)鲸蜡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湿霜,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包括植物甾醇澳洲坚果油酸酯、牛油果树果脂、向日葵籽油、甘油三(乙基己酸)酯、椰子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季戊四醇四(乙基己酸)酯、鲸蜡醇乙基己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和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湿霜,其特征在于,除所述复合乳化剂以外,所述乳化剂还包括卵磷脂、聚甘油-6二硬脂酸酯、聚甘油-3蜂蜡酸酯、鲸蜡硬脂醇橄榄油酸酯、山梨坦橄榄油酸酯、鲸蜡硬脂醇、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保湿霜,其特征在于,以所述保湿霜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聚甘油-6二硬脂酸酯(和)霍霍巴酯类(和)聚甘油-3蜂蜡酸酯(和)鲸蜡醇的加入量为2-6%。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保湿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包括1,3-丙二醇、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英云刘向前刘德海张伟杰张楚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科能化妆品科研有限公司广州市白云联佳精细化工厂广东丹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