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防汽蚀流道的液下磁力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09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8:58
一种内循环防汽蚀流道的液下磁力泵,泵体与叶轮、泵盖设置有相通的流道a,泵盖上设置有流道b;泵盖内侧设置有泵盖口环;泵轴上设置有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一轴套的外面设置有第一滑动轴承组件,第二轴套的外面设置有第二滑动轴承组件,第一滑动轴承组件的上端及第二滑动轴承组件的下端均设置有止推轴承组件;泵轴下端设置有叶轮螺母;泵盖的上方设置有内磁转子组件和外磁转子组件,内磁转子组件和外磁转子之间设置有隔离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隔离套与内磁转子组件之间产生局部的升温,且有效防止泵产生汽蚀现象;还能充分润滑滑动轴承组件与轴套之间的径向摩擦副及滑滑动轴承组件与止推轴承之间的轴向摩擦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防汽蚀流道的液下磁力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循环防汽蚀流道的液下磁力泵。
技术介绍
磁力泵主要由泵、磁力传动器、电动机三部分组成;关键部件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当电动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隙和非磁性物质,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传递,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现有技术的磁力泵的内磁转子组件和外磁转子组件的磁场磁力线切割金属隔离套产生的涡流热而导致隔离套与内磁转子组件之间会产生局部的升温,从而泵产生汽蚀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循环防汽蚀流道的液下磁力泵,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内部循环流道使介质流动畅通无阻,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循环防汽蚀流道的液下磁力泵,包括泵轴,泵体,叶轮,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下方设置有滤网,介质通过滤网过滤后进入泵体;泵体与叶轮、泵盖设置有相通的流道a,泵盖上设置有流道b;所述的泵盖内侧设置有泵盖口环,泵盖口环的内表面设置为三角锯齿形;所述的泵轴上设置有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一轴套的外面设置有第一滑动轴承组件,第二轴套的外面设置有第二滑动轴承组件,第一滑动轴承组件的上端及第二滑动轴承组件的下端均设置有止推轴承组件;所述的泵轴下端设置有叶轮螺母;泵盖的上方设置有内磁转子组件和外磁转子组件,内磁转子组件和外磁转子之间设置有隔离套。优选的:所述的隔离套与内磁转子组件之间的间隙设置为2.5mm,形成流道c。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滑动轴承组件与第一轴套之间的间隙设置为0.16mm,形成流道d,其流道设置为右旋形式;第二滑动轴承组件与第二轴套之间的间隙设置为0.16mm,形成流道e,其流道设置为左旋形式。优选的:所述的泵盖口环与叶轮之间的口环间隙为0.5mm,形成流道f。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内循环防汽蚀流道的液下磁力泵,与传统结构相比:采用双滑动轴承结构,运行更平稳;独特的内循环流道能使介质的流动畅通无阻,一方面能充分将内磁转子组件和外磁转子组件的磁场磁力线切割金属隔离套产生的涡流热带走,防止隔离套与内磁转子组件之间产生局部的升温,有效的防止泵产生汽蚀现象;另一方面能充分润滑滑动轴承组件与轴套之间的径向摩擦副及滑滑动轴承组件与止推轴承之间的轴向摩擦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放大图;在图中:1.泵轴;2.泵体;3.叶轮;4.泵盖;5.滤网;6.流道a;7.流道b;8.泵盖口环;9.第一轴套;10.第二轴套;11.第一滑动组件;12.第二滑动组件;13.止推轴承组件;14.叶轮螺母;15.内磁转子组件;16.外磁转子组件;17.流道c;18.流道d;19.流道e;20.流道f。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附图中:一种内循环防汽蚀流道的液下磁力泵,包括泵轴1,泵体2,叶轮3,泵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2下方设置有滤网5,介质通过滤网5过滤后进入泵体2;泵体2与叶轮3、泵盖4设置有相通的流道a6,泵盖4上设置有流道b7;所述的泵盖4内侧设置有泵盖口环8,泵盖口环8的内表面设置为三角锯齿形;所述的泵轴1上设置有第一轴套9,第二轴套10,第一轴套9的外面设置有第一滑动轴承组件11,第二轴套10的外面设置有第二滑动轴承组件12,第一滑动轴承组件11的上端及第二滑动轴承组件的下端均设置有止推轴承组件13;所述的泵轴1下端设置有叶轮螺母14;泵盖4的上方设置有内磁转子组件15和外磁转子组件16,内磁转子组件15和外磁转子组件16之间设置有隔离套17。所述的隔离套17与内磁转子组件15之间的间隙设置为2.5mm,形成流道c17;所述的第一动滑动轴承组件11与第一轴套9之间的间隙设置为0.16mm,形成流道d18,其流道设置为右旋形式;第二滑动轴承组件与第二轴套之间的间隙设置为0.16mm,形成流道e19,其流道设置为左旋形式;所述的泵盖口环与叶轮之间的口环间隙为0.5mm,形成流道f20。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介质由液面经滤网5、泵体2、叶轮3高压端进入泵盖4的E端,流道a路径为R→A→B→C→E;介质经泵盖4的流道孔进入G,流道b路径为E→F→G;介质再经过泵盖4的流道孔进入隔离套21空间,即流道G→H→K,再经过隔离套,21与内磁转子组件15之间的间隙进入泵轴1进口,即流道K→L→M→N,再通过泵轴1流道通孔、叶轮螺母14进入泵体2、叶轮3的进口,即流道N→O→P→Q,带走涡流热;轴承摩擦副流道:一方面介质在G处往上经过第一滑动轴承组件11与第一轴套9之间的间隙,间隙为0.16mm,再经过第一滑动轴承组件11与止推轴承13的端面流道,再经过K处,即G→I→J→H→K,另一方面介质在G处往下经过第二滑动轴承组件12与第二轴套10之间的间隙,间隙为0.16mm,再经过第二滑动轴承组件12与止推轴承组件13的端面流道,再经过U处,再经过泵盖口环8与叶轮3之间的口环间隙,间隙为0.5mm,通过叶轮3的后盖板再回到泵盖4的E处,即G→S→T→U→U→V→E;为了使介质流动畅通,泵盖4的流道是从高压端的E处为起始点,该泵的旋向从电机端看是顺时针,将第一滑动轴承组件11的内孔流道设计为右旋形式,将第二滑动轴承组件12的内孔流道设计为左旋形式,有利于介质沿着流道的方向加速流动。这种内循环防汽蚀流道的液下磁力泵由于抗汽蚀能力强,尤其可用于汽蚀介质的输送。该磁力泵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采用静密封设计,介质可与外部空气完全隔离,真正达到无泄漏,具有耐腐蚀、效率高、轴联接结构安全可靠、拆卸方便等优点,无需灌液即能抽送,泵运转产生的轴向力及径向力分别由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支撑;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防汽蚀流道的液下磁力泵,包括泵轴(1),泵体(2),叶轮(3),泵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2)下方设置有滤网(5),介质通过滤网(5)过滤后进入泵体(2);泵体(2)与叶轮(3)、泵盖(4)设置有相通的流道a(6),泵盖(4)上设置有流道b(7);所述的泵盖(4)内侧设置有泵盖口环(8),泵盖口环(8)的内表面设置为三角锯齿形;所述的泵轴(1)上设置有第一轴套(9),第二轴套(10),第一轴套(9)的外面设置有第一滑动轴承组件(11),第二轴套(10)的外面设置有第二滑动轴承组件(12),第一滑动轴承组件(11)的上端及第二滑动轴承组件的下端均设置有止推轴承组件(13);所述的泵轴(1)下端设置有叶轮螺母(14);泵盖(4)的上方设置有内磁转子组件(15)和外磁转子组件(16),内磁转子组件(15)和外磁转子组件(16)之间设置有隔离套(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防汽蚀流道的液下磁力泵,包括泵轴(1),泵体(2),叶轮(3),泵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2)下方设置有滤网(5),介质通过滤网(5)过滤后进入泵体(2);泵体(2)与叶轮(3)、泵盖(4)设置有相通的流道a(6),泵盖(4)上设置有流道b(7);所述的泵盖(4)内侧设置有泵盖口环(8),泵盖口环(8)的内表面设置为三角锯齿形;所述的泵轴(1)上设置有第一轴套(9),第二轴套(10),第一轴套(9)的外面设置有第一滑动轴承组件(11),第二轴套(10)的外面设置有第二滑动轴承组件(12),第一滑动轴承组件(11)的上端及第二滑动轴承组件的下端均设置有止推轴承组件(13);所述的泵轴(1)下端设置有叶轮螺母(14);泵盖(4)的上方设置有内磁转子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红闫子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飞跃机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