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及固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00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及固定方法,属于玄武岩纤维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下分束板支架,所述的下分束板支架上设有下分束板,下分束板支架上设有一个能将下分束板与下分束板支架实现可拆卸连接的电磁铁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下分束板支架,可通过电磁铁将下分束板自动吸附,无需对孔及安装螺母等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分束板支架上设计的限位件可快速确定下分束板位置,提高分束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及固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玄武岩纤维加工
,涉及一种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及固定方法。
技术介绍
应市场需求,无机纤维行业出现了多分拉、多分束技术。其拉丝过程为:先将丝束绕上旋转的拉丝机机头或慢拉辊;然后使用上分束板进行分束并将上分束板放进上分束板支架上的凸起螺栓进行固定;然后使用过渡分束板将丝束进行二次分束并送至已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下分束板支架上的下分束板,将过渡分束板中的每一束丝对准下分束板的每一个敞开小孔中,最后取出过渡分束板,亦或将过渡分束板作为下分束板直接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下分束板支架上。两次分束所用的分束板最终成90度,使丝束旋转了90度,其中上分束板的敞开小孔与漏板长边、涂油器轴向平行,另外一个分束板的敞开小孔与漏板短边、机头轴向平行,使丝束经分束后能顺利从漏板进入机头端或慢拉辊。整个过程中上分束板均不会移动位置,因此只需要将其放进上分束板支架上的凸起螺栓即可满足要求。而下分束板需要与排线器同步移动,而且为了减少与丝束的摩擦力,通常会呈斜向下的角度,因此必须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下分束板支架上。如前文所述,下分束板的固定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分束前事先固定好,另一种为分束时临时固定。第一种方法,需要操作工人将过渡分束板中的每一束丝对准下分束板的每一个敞开小孔中,然后取出过渡分束板。此方法对操作工人的操作熟练度要求极高且即使熟练操作分拉、分束过程耗费时间也较长影响拉丝效率,另外将过渡分束板取出时将部分丝束带出分束板造成分束失败,从而降低整体拉丝效率,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培养熟练操作员工。第二种方法,现有下分束板支架上有2个螺栓孔,对应分束板上的2个小孔,丝束分好之后需要将下分束板的小孔对准下分束板支架上的螺栓孔并放置进去再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好,此过程操作不够便捷耗时较长影响拉丝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的固定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包括下分束板支架,所述的下分束板支架上设有下分束板,下分束板支架上设有一个能将下分束板与下分束板支架实现可拆卸连接的电磁铁组件。在上述的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中,所述的电磁铁组件包括固定在下分束板支架下表面上的电磁铁,下分束板位于下分束板支架上表面上。在上述的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中,所述的电磁铁组件还包括压设在下分束板上的钢板。在上述的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中,所述的下分束板支架上表面设有下分束板限位件,所述的下分束板边缘与下分束板限位件贴合。在上述的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中,所述的下分束板限位件包括两条连接呈L形的限位条,所述的限位条固定在下分束板支架上表面上,所述的下分束板有两个侧面分别与两根限位条贴合。在上述的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中,两根限位条之间的夹角为90°,下分束板与两根限位条接触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90°。在上述的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中,所述的下分束板支架上表面设有下分束板限位件,所述的下分束板边缘与下分束板限位件贴合,所述的钢板的投影位于分束板限位件内。在上述的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中,还包括位于下分束板上方的上分束板,所述的上分束板和下分束板上分别设有上分束孔和下分束孔,上分束孔和下分束孔的投影呈90°正交,所述的下分束板支架上设有固定螺孔。一种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固定方法,先将丝束绕上旋转的拉丝机机头或慢拉辊,然后使用上分束板进行分束并将上分束板放进上分束板支架上固定,再使用下分束板进行分束并将下分束板连同分束丝一起放置在下分束板支架上,开启电磁铁组件,利用电磁铁组件吸住对下分束板将下分束板固定在下分束板支架上。一种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固定方法,先将丝束绕上旋转的拉丝机机头或慢拉辊,然后使用上分束板进行分束并将上分束板放进上分束板支架上固定,再使用下分束板进行分束并将下分束板连同分束丝一起放置在下分束板支架上,在下分束板上压上钢板,开启电磁铁,利用电磁铁吸住钢板,并利用钢板对下分束板的压力将下分束板固定在下分束板支架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在下分束过程中操作过程繁琐及操作难度大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下分束板支架,可通过电磁铁将下分束板自动吸附,无需对孔及安装螺母等工序。本专利技术分束板支架上设计的限位件可快速确定下分束板位置,提高分束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下分束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下分束板支架1、下分束板2、电磁铁组件3、电磁铁4、钢板5、下分束板限位件6、限位条7、上分束板8、上分束孔9、下分束孔10、固定螺孔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包括下分束板支架1,所述的下分束板支架1上设有下分束板2,下分束板支架1上设有一个能将下分束板2与下分束板支架1实现可拆卸连接的电磁铁组件3。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电磁铁组件3是现有技术,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就随之消失,通过磁性吸引及固定下分束板2,在磁性消失后能快速取出下分束板2,非常方便。具体的说,电磁铁组件3包括固定在下分束板支架1下表面上的电磁铁4,下分束板2位于下分束板支架1上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如果要用电磁铁4直接吸住下分束板2,则下分束板2需要用磁性材料制成。如含有Fe、Co、Ni等金属的材料制成板状。但是,直接用磁性材料制成金属材质的下分束板2,重量较大,且加工不便,在拉丝过程中与丝束摩擦力大,容易导致丝束断裂。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方案,电磁铁组件3还包括压设在下分束板2上的钢板5。也即,通过电磁铁4吸引钢板,从而将下分束板2夹紧,关闭电磁铁后,磁力消失,可直接取出下分束板2。结合图2所示,下分束板支架1上表面设有下分束板限位件6,所述的下分束板2边缘与下分束板限位件6贴合。下分束板限位件6用于限制下分束板2在下分束板支架1上的位置,结合钢板5,对下分束板2实现限位固定。下分束板支架1上表面设有下分束板限位件6,所述的下分束板2边缘与下分束板限位件6贴合,所述的钢板5的投影位于分束板限位件6内。需要说明的是,钢板5与下分束板限位件6是不接触的。具体的说,下分束板限位件6包括两条连接呈L形的限位条7,所述的限位条7固定在下分束板支架1上表面上,所述的下分束板2有两个侧面分别与两根限位条7贴合。虽然本实施例对下分束板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但是为了达到较好的限位效果,两根限位条7之间的夹角为90°,下分束板2与两根限位条7接触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90°,这种结构,形成90°夹角定位,下分束板贴合限位条后,位置即固定。还包括位于下分束板2上方的上分束板8,所述的上分束板8和下分束板2上分别设有上分束孔9和下分束孔10,上分束孔9和下分束孔10的投影呈90°正交,所述的下分束板支架1上设有固定螺孔11。固定螺孔11用于和设备连接用。采用上分束板和下分束板两次分束,最终成90度,使丝束旋转了90度。上分束孔9和下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包括下分束板支架(1),所述的下分束板支架(1)上设有下分束板(2),其特征在于,下分束板支架(1)上设有一个能将下分束板(2)与下分束板支架(1)实现可拆卸连接的电磁铁组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包括下分束板支架(1),所述的下分束板支架(1)上设有下分束板(2),其特征在于,下分束板支架(1)上设有一个能将下分束板(2)与下分束板支架(1)实现可拆卸连接的电磁铁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铁组件(3)包括固定在下分束板支架(1)下表面上的电磁铁(4),下分束板(2)位于下分束板支架(1)上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铁组件(3)还包括压设在下分束板(2)上的钢板(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分束板支架(1)上表面设有下分束板限位件(6),所述的下分束板(2)边缘与下分束板限位件(6)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分束板限位件(6)包括两条连接呈L形的限位条(7),所述的限位条(7)固定在下分束板支架(1)上表面上,所述的下分束板(2)有两个侧面分别与两根限位条(7)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率易操作的下分束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两根限位条(7)之间的夹角为90°,下分束板(2)与两根限位条(7)接触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90°。7.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山许加阳黄建波刘国荣胡朝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石金玄武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