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炼钢用生铁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炼钢用生铁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把炼钢用生铁放到炼钢炉内按一定工艺熔炼,即得到钢,钢的产品有钢锭、连铸坯和直接铸成各种钢铸件等,通常所讲的钢,一般是指轧制成各种钢材的钢,钢属于黑色金属但钢不完全等于黑色金属,在进行生铁上料时需要用到上料装置。在炼钢的生铁上料操作中需要用到上料装置,在上料时通过人力搬运或装载机械进行上料,人力和物力需求较大,上料效率较低,从而影响炼钢的效率,不具有自动化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炼钢用生铁上料装置,它具有自动化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上料装置不具有自动化功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炼钢用生铁上料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右侧安装有翻转机构,所述固定板的下方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正反转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滑块、固定块、第一螺纹管、固定杆、第一滑槽、第一空腔、支撑板和第一轴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固定板的上方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第一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块,且两个第一滑块均卡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贯穿第一滑槽并延伸至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空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正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炼钢用生铁上料装置,包括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上方安装有升降机构(1),所述升降机构(1)的右侧安装有翻转机构(2),所述固定板(5)的下方安装有移动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正反转电机(301)、第一螺纹杆(302)、第一滑块(303)、固定块(304)、第一螺纹管(305)、固定杆(306)、第一滑槽(307)、第一空腔(308)、支撑板(309)和第一轴承(310),所述固定板(5)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308),所述第一空腔(308)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一滑槽(307),所述固定板(5)的上方放置有支撑板(309),所述支撑板(30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第一滑槽(307)相适配的第一滑块(303),且两个第一滑块(303)均卡接在第一滑槽(307)内,所述第一滑槽(307)的内部放置有固定杆(306),所述固定杆(306)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30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0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04),所述固定块(304)的底端贯穿第一滑槽(30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炼钢用生铁上料装置,包括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上方安装有升降机构(1),所述升降机构(1)的右侧安装有翻转机构(2),所述固定板(5)的下方安装有移动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正反转电机(301)、第一螺纹杆(302)、第一滑块(303)、固定块(304)、第一螺纹管(305)、固定杆(306)、第一滑槽(307)、第一空腔(308)、支撑板(309)和第一轴承(310),所述固定板(5)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308),所述第一空腔(308)的内顶壁开设有第一滑槽(307),所述固定板(5)的上方放置有支撑板(309),所述支撑板(30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第一滑槽(307)相适配的第一滑块(303),且两个第一滑块(303)均卡接在第一滑槽(307)内,所述第一滑槽(307)的内部放置有固定杆(306),所述固定杆(306)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30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0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04),所述固定块(304)的底端贯穿第一滑槽(307)并延伸至第一空腔(308)内,所述第一空腔(30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正反转电机(301),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02),所述第一空腔(308)远离第一正反转电机(301)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310),且第一轴承(310)的内圈与第一螺纹杆(302)远离第一正反转电机(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02)外表面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管(305),且第一螺纹管(305)的上表面与固定块(304)的底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炼钢用生铁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第二轴承(101)、第二空腔(102)、第二螺纹杆(103)、第二滑块(104)、固定柱(105)、第二正反转电机(106)、支撑块(107)、第二螺纹管(108)、连接块(109)、第二滑槽(110)、限位板(111)、第一通孔(112)、第一锥齿轮(113)、第二锥齿轮(114)、第三轴承(115)和第二通孔(116),所述支撑板(309)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5),所述固定柱(10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102),所述第二空腔(102)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101),所述第二轴承(101)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03),所述第二空腔(102)内侧壁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空腔(102)相适配的限位板(111),所述限位板(111)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12),所述第二螺纹杆(103)的底端贯穿第一通孔(112)并延伸至限位板(111)的下方,所述第二空腔(102)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115),且第三轴承(115)的内圈与第二螺纹杆(10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03)外表面的下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管(108),且第二螺纹管(108)位于限位板(111)的上方,所述第二螺纹管(108)外表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3),且第一锥齿轮(113)位于限位板(111)的下方,所述支撑板(309)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块(107),且两个支撑块(107)均位于固定柱(105)的左侧,所述固定柱(105)的左侧放置有第二正反转电机(106),每个所述支撑块(107)的上表面均与第二正反转电机(106)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空腔(102)靠近第二正反转电机(106)内侧壁的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16),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106)的输出端贯穿第二通孔(116)并延伸至第二空腔(102)内,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1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14),且第二锥齿轮(114)与第一锥齿轮(113)相啮合,所述第二空腔(102)远离第二正反转电机(106)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10),所述第二滑槽(110)的内部卡接有与第二滑槽(110)相适配的第二滑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毅华,曾义君,刘增勋,张彩军,朱立光,王硕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