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伪锁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67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伪锁扣,包括相互配合的锁基部(1)和锁身部(2),其中锁基部(1)被安装在包装盒开口处的一个侧板上,与该侧板相重合的侧板上安装锁身部(2),当锁身部(2)部分穿入锁基部(1)中,且处于锁死状态时,锁基部(1)和锁身部(2)不能够被分离,包装盒处于封闭状态,当需要打开包装盒时,需外力破坏锁身部(2)后,才能够使锁基部(1)和锁身部(2)分离,从而使包装盒打开,由于锁身部(2)破坏后无法复原,从而可以达到一次使用,防伪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伪锁扣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扣,尤其涉及一种防伪锁扣,具体适用于与包装箱配合使用。
技术介绍
防伪锁扣主要用于贵重商品的防伪。与常见的防伪标示不同。防伪锁扣主要通过一次性使用达到防伪目的,具体而言,打开包装必须破坏锁扣,所以被更换的伪劣产品无法重新完成包装,进而达到防伪目的。然而,现有的锁扣被长期使用后发现,仍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的缺陷与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防伪锁扣。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防伪锁扣,包括相互配合的锁基部和锁身部,所述锁基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具有锁孔,所述锁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上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第一挡块能够沿所述基板弹性伸缩的滑动,所述基板上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挡块与第一限位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锁身部包括锁头和锁柄,所述锁头和锁柄之间通过锁杆相连接,所述锁杆上具有至少一个节点部,在所述锁杆上节点部处的强度最低;所述锁头能够穿过所述锁孔,所述锁头能够被旋转至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所述锁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上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第二挡块能够沿所述基板弹性伸缩的滑动,所述基板上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挡块与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挡块近所述锁孔的一端为圆弧形。所述第二挡块近所述锁孔的一端为圆弧形。所述锁头的两端为圆弧形。还包括一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具有能够被锁头和锁杆穿过而不能够被锁柄穿过的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专利技术在锁孔的一侧形成有限位槽,当锁头正向穿过锁孔后,可被转动至限位槽中,当锁头位于限位槽中时,锁头无法反向回穿锁孔,以至于锁基部和锁身部无法分离,这样便使包装盒处于封闭无法打开的状态,需要打开包装盒时,必须破坏锁身部,使锁身部与锁基部分离,从而达到了一次性使用,防伪的目的,且是通过较简单的结构实现,使用也较方便,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锁基部(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锁身部(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锁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侧剖视图。具有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防伪锁扣,包括相互配合的锁基部1和锁身部2,该锁基部1和锁身部2被安装在包装盒开口的重合处,具体的:参见图1所示,锁基部1包括基板11,该基板11上具有锁孔12,锁孔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块13,该第一挡块13上连接有弹性元件19,在弹性元件19的作用下第一挡块13能够沿基板11弹性伸缩的滑动,即推动第一挡块13其能够沿基板11滑动,取消推力后,第一挡块13在弹性元件19的作用下能够回滑至初始位置,另外,在基板11上具有第一限位部15,第一挡块13与第一限位部15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16;同时,锁孔1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挡块17,第二挡块17也上连接有弹性元件,第二挡块17同样能够沿基板11弹性伸缩的滑动,即推动第二挡块17其能够沿基板11滑动,取消推力后,第二挡块17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能够回滑至初始位置,同时,在基板11上具有第二限位部18,第二挡块17与第二限位部18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槽19。进一步的,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7位于基板11上的滑槽内,两个弹性元件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7的侧壁相连接,两个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分别与滑槽的内部相连接。参见图2所示,锁身部2包括锁头21和锁柄22,锁头21和锁柄22之间通过锁杆23相连接,锁杆23上具有至少一个节点部24,在锁杆23上节点部24处的强度最低。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在使用时,锁基部1和锁身部2被安装在包装盒开口的重合处,即锁基部1被固定在包装盒开口的一个侧面板上,该侧面板具有一个与其重合的侧面板供能够供锁身部2的锁头21和锁杆23穿透而锁柄22不能够穿透,具体的:锁身部2上的锁头21能够穿过锁孔12,在锁头21穿过锁孔12后,逆时针方向旋转锁柄22,使锁柄22通过锁杆23带动锁头21旋转,锁头21的两头逐渐分别与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7相接触,并逐渐抵压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7,使用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7沿基板11向远离锁孔12的方向滑动,锁头21的两头分别经过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7后被转至第一限位槽16和第二限位槽19中,这时,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7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回滑至初始位置,当第一挡块13和第二挡块17回滑至初始位置后,能够限制锁头21的回旋,而锁头21继续逆时针转到时,能够被第一限位部15和第二限位部18限制,而锁头21的两头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槽16和第二限位槽19中时,锁头21不能够回穿过锁孔12,即锁基部1和锁身部2不能够分离,这样导致相重合的两个侧面板不能够分离,以至于包装盒不能够被打开,即防伪锁扣处于锁死状态(参见图4所示),当需要打开包装盒时,必须使锁基部1和锁身部2相分离,具体方法是,由于锁头21的两头被限制在第一限位槽16和第二限位槽19中不能够给转动,所以当旋转锁柄22时,会使锁杆23受力,当该旋力逐渐增大时,锁杆23会从节点部24处断开,这样锁基部1和锁身部2就会分离,从而使包装盒打开,可见,当需要打开包装盒时,必须破坏锁身部2才能够达到开启包装盒的目的,而锁身部2被破坏后又无法还原,所以导致包装盒无法再重新包装,从而能够达到防伪的目的。参见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一个固定片3,使用时,基板11固定在一个包装盒的侧板上且位于包装盒的内部,固定片3固定在包装盒的另一个侧板上且位于包装盒的外部,固定片3与基板11相对的设置,锁头21和锁杆23能够穿过固定片3上的孔,而锁柄22不能穿过固定片上的孔,且固定片3具有下凹区,该下凹区形成一个槽体,本专利技术在锁死状态时,锁柄22位于槽体内,这样可以防止在搬运过程中锁柄22遭受外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伪锁扣,包括相互配合的锁基部(1)和锁身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基部(1)包括基板(11),所述基板(11)上具有锁孔(12),所述锁孔(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块(13),所述第一挡块(13)上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第一挡块(13)能够沿所述基板(11)弹性伸缩的滑动,所述基板(11)上具有第一限位部(15),所述第一挡块(13)与第一限位部(15)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16);所述锁身部(2)包括锁头(21)和锁柄(22),所述锁头(21)和锁柄(22)之间通过锁杆(23)相连接,所述锁杆(23)上具有至少一个节点部(24),在所述锁杆(23)上节点部(24)处的强度最低;所述锁头(21)能够穿过所述锁孔(12),所述锁头(21)能够被旋转至所述第一限位槽(16)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伪锁扣,包括相互配合的锁基部(1)和锁身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基部(1)包括基板(11),所述基板(11)上具有锁孔(12),所述锁孔(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块(13),所述第一挡块(13)上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第一挡块(13)能够沿所述基板(11)弹性伸缩的滑动,所述基板(11)上具有第一限位部(15),所述第一挡块(13)与第一限位部(15)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16);所述锁身部(2)包括锁头(21)和锁柄(22),所述锁头(21)和锁柄(22)之间通过锁杆(23)相连接,所述锁杆(23)上具有至少一个节点部(24),在所述锁杆(23)上节点部(24)处的强度最低;所述锁头(21)能够穿过所述锁孔(12),所述锁头(21)能够被旋转至所述第一限位槽(1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伪锁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添助
申请(专利权)人:禾义苏州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