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宗胜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两种操控方式的三轮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55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两种操控方式的三轮车结构,包括车把、车轮、车上梁、车下梁、下梁旋转轴、桥连杆、浮动踏板、弹簧减震、桥锁、桥锁手把、U型防脱框架,车上梁和车下梁上下水平排列,车上梁焊接在车把上,车下梁通过下梁旋转轴与车把连接,前下桥和后下桥前后水平排列,并焊接在车下梁尾段,车轮、与车把连接,车座焊接在车上梁上,浮动踏板焊接在车下梁上,上桥通过转轴与车上梁连接,上桥两端连接在弹簧减震上,弹簧减震下端连接在桥连杆上,桥连杆连接前下桥和后下桥的两端,桥锁焊接在车上梁尾段,桥锁手把固定在车上梁前段。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稳定,行驶急转弯路段时,可以减少转弯时的离心力,保障车辆行驶安全,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两种操控方式的三轮车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两种操控方式的三轮车结构。
技术介绍
三轮车是一种自行车改造而成的交通工具,可以载人也可运货,随后逐步取代了人力车的地位,三轮车是人力车与自行车的一种结合体,三轮车可分为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儿童三轮车和电瓶三轮车;作为现在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虽然三轮车很便利,但是其三轮的结构在行驶过程中不稳定,转弯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容易出现侧翻等情况,在行驶到不平整路面时,会出现过于颠簸,车把不容易掌握等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种操控方式的三轮车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两种操控方式的三轮车结构,包括车把、车轮、车上梁、车下梁、下梁旋转轴、座位、上桥、前下桥、后下桥、桥连杆、浮动踏板、弹簧减震、桥锁、桥锁手把,所述车上梁和车下梁上下水平并列,车上梁焊接在车把上,车下梁通过下梁旋转轴与车把连接,所述前下桥和后下桥前后水平排列,并焊接在车下梁尾段,车轮、与车把连接,所述车座焊接在车上梁上,所述浮动踏板焊接在车下梁上,所述上桥通过转轴与车上梁连接,上桥两端连接在弹簧减震上,所述弹簧减震下端连接在桥连杆上,所述桥连杆连接前下桥和后下桥的两端,所述桥锁焊接在车上梁尾段,所述桥锁手把固定在车上梁前段。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下梁旋转轴由杆栓、套杆筒、牵引臂组成,杆栓穿过套杆筒,另一端穿过套杆筒有螺母紧固,每个牵引臂的后端开有套杆孔,所述牵引臂和套杆筒一体成型。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车下梁前端开有一个套杆孔,杆栓穿过车下梁的套杆筒和牵引臂的套杆孔,杆栓两端用螺母紧固,中段有浮动踏板焊接在车下梁两侧,后段与前下桥和后下桥焊接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车上梁前段连接一个手把支座,后段连接一个套杆筒,所述套杆筒与车上梁之间加有套杆筒支座,套杆筒支座焊接在车上梁上,套杆筒与套杆筒支座一体成型。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上桥由桥臂、承力臂、桥锁凸块组成,所述承力臂在桥臂中段下侧,承力臂底侧开有套杆孔,所述桥锁凸块在桥臂中段上侧,所述桥锁凸块、承力臂、桥臂均一体成型。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前下桥和后下桥的两端开有水平方向的套杆孔,桥连杆穿过两个套杆孔,桥连杆两端有螺母紧固。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弹簧减震由弹簧、减震杆、套杆筒、压簧圈组成,所述压簧圈中间设有一个竖直方向的套杆筒,两个压簧圈将弹簧压缩在中间,减震杆穿过上下两个压簧圈的套杆筒,减震杆两端使用螺母紧固将压簧圈压紧,上压簧圈上面焊接一个水平方向的套杆筒,杆栓穿过压簧圈上水平的套杆筒和叉接头上的套杆孔,将上桥和弹簧减震连接,下端连接减震与桥连杆连接块。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减震与桥连杆连接块由套杆筒、三角铁组成,所述三角铁上面开有一个连接减震杆的套杆孔,侧面开有一个连接车轮转轴的套杆孔,所述三角铁与套杆筒一体成型。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桥锁由滑动块、滑动杆、回力簧、撬动杆、联动条、顶封、桥锁扣、撬杆卡点组成,所述顶封固定在滑动杆顶端,所述滑动块在撬动杆上可上下滑动,所述回力簧一端连接在顶封,一端连接在滑动块上,所述撬动杆顶端连接在顶封,杆栓将撬动杆固定在顶封,撬动杆底端开有套杆孔,杆栓将联动条固定在撬动杆底端,所述联动条前端连接在桥锁手把底端,所述撬杆卡点在撬动杆中段内侧,桥锁扣与滑动块一体成型。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车轮使用车轮转轴固定在车把底端。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U型防脱框架,所述U型防脱框架倒置焊接在车上梁中间位置上,车下梁、车上梁、联动条均限制在防脱架内。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车把、车上梁、车下梁、下梁旋转轴、上桥、前下桥、后下桥、桥连杆、桥锁、桥锁手把、浮动踏板采用冷成钢材料,弹簧、回力簧采用高碳钢,螺母、杆栓、桥连杆、车轮转轴采用合金钢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结构稳定,平路使用时,桥锁手把可以拉紧,桥锁将上桥下压锁住并固定,在路上和以往三轮车无异;当行驶特殊路段,将桥锁手把放开,行驶急转弯路段时,可以减少转弯时的离心力,行驶颠簸路段时,将桥锁手把放开,车体不跟地面颠簸,使得把持车把更加容易,固定框架使得两个车梁始终保持一个固定的相对位置,保障车辆行驶安全,提升车辆稳定性,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梁三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弹簧减震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桥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桥与上梁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下梁旋转轴示意图。图中:1、车把,2、桥锁手把,3、座位,4、上桥,5、前下桥,6、后下桥,7、弹簧减震,8、桥锁,9、叉接头,10、车轮,11、下梁旋转轴,12、浮动踏板,13、联动条,14、下梁,15、上梁,16、杆栓,17、套杆筒,18、套杆孔,19、撬动杆,20、桥锁扣,21、三角铁,22、滑动杆,23、回力簧,24、撬杆卡点,25、滑动块,26、桥臂,27、桥锁凸块,28、承力臂,29、套杆筒支座,30、压簧圈,31、减震杆,32、牵引臂,33、顶封,34、弹簧,35、U型防脱框架,36、车轮转轴,37、减震与桥连杆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一种具有两种操控方式的三轮车结构,包括车把1、车轮10、车上梁15、车下梁14、下梁旋转轴11、座位3、上桥4、前下桥8、后下桥6、桥连杆21、浮动踏板12、弹簧减震7、桥锁8、桥锁手把2,所述车上梁15和车下梁14上下水平排列,车上梁15焊接在车把1上,车下梁14通过下梁旋转轴11与车把1连接,所述前下桥5和后下桥6前后水平排列,并焊接在车下梁14尾段,车轮10、与车把1连接,所述车座3焊接在车上梁15上,所述浮动踏板12焊接在车下梁14上,所述上桥4通过转轴与车上梁15连接,上桥4两端连接在弹簧减震7上,所述弹簧减震7下端连接在桥连杆21上,所述桥连杆21连接前下桥5和后下桥6的两端,所述桥锁8焊接在车上梁15尾段,所述桥锁手把2固定在车上梁15前段。所述下梁旋转轴11由杆栓16、套杆筒17、牵引臂32组成,杆栓16穿过套杆筒17,另一端穿过套杆筒17有螺母紧固,每个牵引臂32的后端开有套杆孔18,所述牵引臂32和套杆筒17一体成型。所述前端开有一个套杆孔18,杆栓16穿过车下梁14的套杆筒17和牵引臂32的套杆孔18,杆栓16两端用螺母紧固,中段有浮动踏板12焊接在车下梁14两侧,后段与前下桥8和后下桥6焊接相连。所述车上梁15前段连接一个手把支座,后段连接一个套杆筒17,所述套杆筒17与车上梁15之间加有套杆筒支座29,套杆筒支座29焊接在车上梁15上,套杆筒17与套杆筒支座29一体成型。所述上桥4由桥臂26、承力臂28、桥锁凸块27组成,所述承力臂28在桥臂26中段下侧,承力臂28底侧开有套杆孔18,所述桥锁凸块27在桥臂26中段上侧,所述桥锁凸块27、承力臂28、桥臂26均一体成型。通过杆栓16穿过车上梁15的套杆筒17及承力臂28的套杆孔18将上桥4与车上梁15连接固定。所述前下桥8和后下桥6的两端开有水平方向的套杆孔18,桥连杆21穿过两个套杆孔18,桥连杆21两端有螺母紧固。所述弹簧减震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两种操控方式的三轮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1)、车轮(10)、车上梁(15)、车下梁(14)、下梁旋转轴(11)、座位(3)、上桥(4)、前下桥(8)、后下桥(6)、桥连杆(21)、浮动踏板(12)、弹簧减震(7)、桥锁(8)、桥锁手把(2),所述车上梁(15)和车下梁(14)上下水平排列,车上梁(15)焊接在车把(1)上,车下梁(14)通过下梁旋转轴(11)与车把(1)连接,所述前下桥(5)和后下桥(6)前后水平排列,并焊接在车下梁(14)尾段,车轮(10)与车把(1)连接,所述车座(3)焊接在车上梁(15)上,所述浮动踏板(12)焊接在车下梁(14)上,所述上桥(4)通过转轴与车上梁(15)连接,上桥(4)两端连接在弹簧减震(7)上,所述弹簧减震(7)下端连接在桥连杆(21)上,所述桥连杆(21)连接前下桥(5)和后下桥(6)的两端,所述桥锁(8)焊接在车上梁(15)尾段,所述桥锁手把(2)固定在车上梁(15)前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两种操控方式的三轮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1)、车轮(10)、车上梁(15)、车下梁(14)、下梁旋转轴(11)、座位(3)、上桥(4)、前下桥(8)、后下桥(6)、桥连杆(21)、浮动踏板(12)、弹簧减震(7)、桥锁(8)、桥锁手把(2),所述车上梁(15)和车下梁(14)上下水平排列,车上梁(15)焊接在车把(1)上,车下梁(14)通过下梁旋转轴(11)与车把(1)连接,所述前下桥(5)和后下桥(6)前后水平排列,并焊接在车下梁(14)尾段,车轮(10)与车把(1)连接,所述车座(3)焊接在车上梁(15)上,所述浮动踏板(12)焊接在车下梁(14)上,所述上桥(4)通过转轴与车上梁(15)连接,上桥(4)两端连接在弹簧减震(7)上,所述弹簧减震(7)下端连接在桥连杆(21)上,所述桥连杆(21)连接前下桥(5)和后下桥(6)的两端,所述桥锁(8)焊接在车上梁(15)尾段,所述桥锁手把(2)固定在车上梁(15)前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两种操控方式的三轮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旋转轴(11)由杆栓(16)、套杆筒(17)、牵引臂(32)组成,杆栓(16)穿过套杆筒(17),另一端穿过套杆筒(17)有螺母紧固,每个牵引臂(32)的后端开有套杆孔(18),所述牵引臂(32)和套杆筒(17)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两种操控方式的三轮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下梁(14)车下梁(14)前端开有一个套杆孔(18),杆栓(16)穿过车下梁(14)的套杆筒(17)和牵引臂(32)的套杆孔(18),杆栓(16)两端用螺母紧固,中段有浮动踏板(12)焊接在车下梁(14)两侧,后段与前下桥(8)和后下桥(6)焊接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两种操控方式的三轮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上梁(15)前段连接一个手把支座,后段连接一个套杆筒(17),所述套杆筒(17)与车上梁(15)之间加有套杆筒支座(29),套杆筒支座(29)焊接在车上梁(15)上,套杆筒(17)与套杆筒支座(29)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两种操控方式的三轮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桥(4)由桥臂(26)、承力臂(28)、桥锁凸块(27)组成,所述承力臂(28)在桥臂(26)中段下侧,承力臂(28)底侧开有套杆孔(18),所述桥锁凸块(27)在桥臂(26)中段上侧,所述桥锁凸块(27)、承力臂(28)、桥臂(26)均一体成型,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子洋彭宗胜
申请(专利权)人:彭宗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