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372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每台主变连接有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第一母线连接主网单位设备,第二母线连接配网单位设备,第二母线之间首尾连接形成环形接线,克服现有技术不同运维单位的设备混接在一起,无法实现物理隔离的技术问题;减少了不同运维单位的设备之间的电气联系,分清了不同运维单位的管理界面,杜绝了交叉作业,从而提高了工作管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领域,尤其是一种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混合所有制变电站:一座由不同单位管辖并运维的变电站,如20千伏出线柜由配网单位运维,20千伏电容器柜、主变进线柜和变电站其他电压等级设备由主网单位运维。目前,在国内变电站设计中,220千伏直降20千伏变电站属于前沿技术,投运变电站数量少,为保障高供电可靠性,满足不同母“二线合环+联络”的投运变电站更少。在已投运变电站中,20千伏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或单母线分段环形接线。其中,单母线分段接线是采用断路器将单母线分段的电气主接线。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切除,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设某站有4台主变4段20千伏母线(四段母线分别为1M、2M、3M和4M),20千伏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在母线之间设置分段断路器(即在1M、2M段母线间设置分段断路器,在2M、3M段母线间设置分段断路器,在3M、4M段母线间设置分段断路器),当#1主变检修时,1M段母线由2M段母线提供电源,若此时2M段母线故障,2M段母线由断路器自动切除,1M段母线也同时被切除。基于此,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采用单母线分段环形接线形式,参考图1,图1是现有的220kV变电站主接线图,变电站设4台220kV直降20kV主变(#1、#2、#3和#4),220kV侧采用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每台主变接1段20kV母线,则总共有四段母线,分别是1M、2M、3M和4M;20kV侧采用单母线四分段环形接线(1M、2M、3M和4M形成环形连接,即在1M、2M段母线间设置分段断路器,在2M、3M段母线间设置分段断路器,在3M、4M段母线间设置分段断路器,在1M、4M段母线间设置分段断路器),出线柜与站用变柜、电容器柜、母线设备柜、主变进线柜等混接于一段20kV母线,该接线形式灵活可靠,若#1台主变故障时,20kV侧的1M段母线可由2M段或4M段母线提供电源;当2M段母线故障时,可由4M段母线对1M段母线提供电源,不会扩大停电范围。由于单母线环形接线所有的进出线都接在一起,对于混合所有制变电站的要求,这种接线形式很难实现。在混合所有制变电站运维模式下,各运维单位要求所辖设备独立布置物理隔离。而上述两种接线方式20千伏出线柜与站用变柜、电容器柜、母线设备柜、主变进线柜等位于同一段母线,且全站有4段母线,要实现独立布置物理隔离,将会过多占用建筑面积,增大变电站用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减少了不同运维单位的设备相互间的电气联系。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变电站包括至少3台主变,每台主变的低压侧连接有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所述第一母线与主网单位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母线与配网单位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母线之间首尾连接形成环形接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母线之间通过分段断路器首尾连接形成环形接线。进一步地,所述主变为220kV-20kV主变。进一步地,所述变电站包括4台主变。进一步地,所述主网单位设备包括站用变柜、电容器柜、无功补偿柜、接地变柜、母线设备柜和主变进线柜。进一步地,所述配网单位设备包括出线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每台主变连接有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第一母线连接主网单位设备,第二母线连接配网单位设备,第二母线之间首尾连接形成环形接线,克服现有技术不同运维单位的设备混接在一起,无法实现物理隔离的技术问题;减少了不同运维单位的设备之间的电气联系,分清了不同运维单位的管理界面,杜绝了交叉作业,从而提高了工作管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220kV变电站主接线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一种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变电站包括至少3台主变,每台主变的低压侧连接有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第一母线与主网单位设备连接,第二母线与配网单位设备连接,第二母线之间首尾连接形成环形接线。此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解决了变电站不同运维单位要求各自管辖设备独立布置物理隔离的问题,减少了不同运维单位的设备之间的电气联系,分清了混合所有制变电站不同运维单位的管理界面,能够实现不同运维单位管理的设备独立布置物理隔离,保障配电网高可靠性运行,杜绝了交叉作业,从而提高了工作管理效率。下面对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做具体说明:参考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示意图;主变为220kV-20kV主变,图2中,变电站包括4台主变如#1、#2、#3和#4,其中,220kV侧可以采用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未示出),每台主变接2段20kV母线(即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以#1主变为例,#1主变接有1AM和1BM两段母线,第一母线有1AM、2AM、3AM和4AM,第二母线有1BM、2BM、3BM和4BM;第一母线接主网单位设备,主网单位设备包括站用变柜、电容器柜(未示出)、无功补偿柜(未示出)、接地变柜(未示出)、母线设备柜(未示出)和主变进线柜(未示出)。第二母线接配网单位设备,图2中,虚线框中为配网单位设备,配网单位设备包括出线柜。第二母线之间通过分段断路器首尾连接形成单母线分段环形接线,分段断路器如L1、L2、L3和L4。在满足20千伏环网不同母“二线合环+联络”的条件下,同时满足混合所有制变电站不用运维单位所辖设备独立布置物理隔离的要求。该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从主变的低压侧引出2回分支母线,将同一运维单位所辖设备接于同一分支,将不同单位设备之间的电气联络压缩到每段母线只有1回,从而通过2回分支母线实现独立布置物理隔离的要求。主变个数为3台或者大于4台的变电站的低压侧的接线结构与上述4台主变的接线结构相似,不再赘述。在实现独立布置物理隔离的要求下,该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方案相对于常规环形接线方案,减少了相互间的电气联系,能灵活的布置配网出线柜房间,从而减少了变电站建筑面积。对于混合所有制变电站的要求,第二母线通过导体与主变的低压侧连接,第二母线所接的出线柜可独立布置于一间设备房间中,既有电气连接又实现物理隔离,与主网单位设备独立布置物理隔离,杜绝交叉干扰。以上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变电站包括至少3台主变,每台主变的低压侧连接有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所述第一母线与主网单位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母线与配网单位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母线之间首尾连接形成环形接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变电站包括至少3台主变,每台主变的低压侧连接有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所述第一母线与主网单位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母线与配网单位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母线之间首尾连接形成环形接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母线之间通过分段断路器首尾连接形成环形接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低压侧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曹智刘忠文倪虹妹蓝翔杨锐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