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626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框架与横杆,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横杆,所述主体框架与横杆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横杆的中侧设置有连接框,所述横杆与连接框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主体框架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放料圆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中通过将塑封料依次放入塑封料上料装置的料孔中,然后用手拿住持握手柄,将塑封料上料装置放入模具的内部内,这时摁下控制杆,随后挡条移动,使得压缩弹簧压缩,从而使得一一对应的上侧板和下侧板的中心重合,此时八颗塑封料会从对应的下料通孔落入塑封模具中,其节省了工作时间,然后控制杆自动弹起,挡条恢复至料孔下方,其使得压模机的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环氧塑封料,是由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以高性能酚醛树脂为固化剂,加入硅微粉等为填料,以及添加多种助剂混配而成的粉状模塑料。塑料封装材料90%以上采用EMC,塑封过程是用传递成型法将EMC挤压入模腔并将其中的半导体芯片包埋,同时交联固化成型,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外型的半导体器件。现有的上料架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传统的塑封料的上料一般通过手工逐个上料,即通过员工用手拿取,将塑封料对应相应的上料口中,然后依次放入,这样的方法效率低下,并且将手放入模具内具有安全隐患,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传统的塑封料的上料一般通过手工逐个上料,即通过员工用手拿取,将塑封料对应相应的上料口中,然后依次放入,这样的方法效率低下,并且将手放入模具内具有安全隐患,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框架与横杆,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横杆,所述主体框架与横杆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横杆的中侧设置有连接框,所述横杆与连接框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主体框架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放料圆孔,所述主体框架的下端设置有压条,所述主体框架的右端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持握手柄,两侧所述持握手柄的内部设置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左端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主体框架的组成包括有固定端、料孔、上侧板、传动装置和下侧板,所述固定端的右端上侧设置有上侧板,所述上侧板的内部设置有料孔,所述上侧板的下端设置有下侧板,所述下侧板的右端内部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主体框架通过固定端与横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的组成包括有传动链条、复位弹簧、连接座和传动杆,所述传动链条的下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装置通过传动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的组成包括有推拉杆、固定座、压缩弹簧、固定块、连接板和控制杆,所述推拉杆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右端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端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杆与握把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杆的组成包括有连接孔、连接杆、固定卡块和传动支杆,所述固定卡块的下端右侧设置有传动支杆,所述传动支杆的左侧下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控制杆通过传动支杆与握把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持握手柄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持握手柄分别呈对称设置在主体框架的右端表面并且与主体框架通过焊接连接,两个所述持握手柄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通槽。优选的,所述放料圆孔共设置有十六个,十六个所述放料圆孔分别呈对称设置在主体框架的左右两端,十六个所述放料圆孔左右两端各设置有八个并且深度为六厘米。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为内部中空的矩形体结构,所述主体框架的长度为四十厘米、宽度为十五厘米并且厚度为五厘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中通过将塑封料依次放入塑封料上料装置的料孔中,然后用手拿住持握手柄,将塑封料上料装置放入模具的内部内,这时摁下控制杆,随后挡条移动,塑封模具开模后直接将八颗塑封料同时放入塑封模具中去,此时,只需按动控制装置,使得压缩弹簧压缩,从而使得一一对应的上侧板和下侧板的中心重合,此时八颗塑封料会从对应的下料通孔落入塑封模具中,其节省了工作时间,利用模压机工作过程的时间,同时手动把八颗塑封料放入该上料架中,塑封料就会从料孔中下落至模具中相应的塑封料位置,然后控制杆自动弹起,挡条恢复至料孔下方,其使得压模机的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塑封料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主体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控制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条;2、放料圆孔;3、连接框;4、横杆;5、主体框架;51、固定端;52、料孔;53、上侧板;54、传动装置;541、传动链条;542、复位弹簧;543、连接座;544、传动杆;55、下侧板;6、持握手柄;7、连接块;8、控制装置;81、推拉杆;82、固定座;83、压缩弹簧;84、固定块;85、连接板;86、控制杆;861、连接孔;862、连接杆;863、固定卡块;864、传动支杆;9、握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框架5与横杆4,主体框架5的内部设置有横杆4,主体框架5与横杆4通过焊接连接,通过焊接连接,从而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横杆4的中侧设置有连接框3,横杆4与连接框3通过焊接连接,主体框架5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放料圆孔2,主体框架5的下端设置有压条1,主体框架5的右端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持握手柄6,持握手柄6可以使得方便进行拿取,两侧持握手柄6的内部设置有握把9,握把9的左端设置有控制装置8,控制装置8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块7。进一步,主体框架5的组成包括有固定端51、料孔52、上侧板53、传动装置54和下侧板55,固定端51的右端上侧设置有上侧板53,上侧板53的内部设置有料孔52,从而可以使得上侧板53和下侧板55能够运动到同一轴心,上侧板53的下端设置有下侧板55,下侧板55的右端内部设置有传动装置54,主体框架5通过固定端51与横杆4固定连接。进一步,传动装置54的组成包括有传动链条541、复位弹簧542、连接座543和传动杆544,传动链条541的下端设置有复位弹簧542,复位弹簧542可以使得恢复原来的状态,复位弹簧54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543,连接座543的下端设置有传动杆544,传动装置54通过传动杆544与连接块7固定连接。进一步,控制装置8的组成包括有推拉杆81、固定座82、压缩弹簧83、固定块84、连接板85和控制杆86,推拉杆81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座82,固定座82的右端设置有压缩弹簧83,从而可以在压缩弹簧83的作用下进行运动,压缩弹簧83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块84,固定块84的右端设置有连接板85,连接板85的右端设置有控制杆86,控制装置8通过控制杆86与握把9固定连接。进一步,控制杆86的组成包括有连接孔861、连接杆862、固定卡块863和传动支杆864,固定卡块863的下端右侧设置有传动支杆864,传动支杆864的左侧下端设置有连接杆862,从而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转动,连接杆86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孔861,控制杆86通过传动支杆864与握把9固定连接。进一步,持握手柄6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持握手柄6分别呈对称设置在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框架(5)与横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5)的内部设置有横杆(4),所述主体框架(5)与横杆(4)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横杆(4)的中侧设置有连接框(3),所述横杆(4)与连接框(3)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主体框架(5)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放料圆孔(2),所述主体框架(5)的下端设置有压条(1),所述主体框架(5)的右端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持握手柄(6),两侧所述持握手柄(6)的内部设置有握把(9),所述握把(9)的左端设置有控制装置(8),所述控制装置(8)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块(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框架(5)与横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5)的内部设置有横杆(4),所述主体框架(5)与横杆(4)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横杆(4)的中侧设置有连接框(3),所述横杆(4)与连接框(3)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主体框架(5)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放料圆孔(2),所述主体框架(5)的下端设置有压条(1),所述主体框架(5)的右端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持握手柄(6),两侧所述持握手柄(6)的内部设置有握把(9),所述握把(9)的左端设置有控制装置(8),所述控制装置(8)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5)的组成包括有固定端(51)、料孔(52)、上侧板(53)、传动装置(54)和下侧板(55),所述固定端(51)的右端上侧设置有上侧板(53),所述上侧板(53)的内部设置有料孔(52),所述上侧板(53)的下端设置有下侧板(55),所述下侧板(55)的右端内部设置有传动装置(54),所述主体框架(5)通过固定端(51)与横杆(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54)的组成包括有传动链条(541)、复位弹簧(542)、连接座(543)和传动杆(544),所述传动链条(541)的下端设置有复位弹簧(542),所述复位弹簧(54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543),所述连接座(543)的下端设置有传动杆(544),所述传动装置(54)通过传动杆(544)与连接块(7)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封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8)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全庆霄王嫚舒卫群余威同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豪帮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