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558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和上基板;配置于下基板和上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于上基板远离下基板的一侧的导电膜;下基板包括柔性衬底,柔性衬底包括主体部和台阶部;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主体部和上基板相重叠;台阶部至少包括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第一台阶部包括绑定区,绑定区绑定有电子元件,第一台阶部朝主体部远离上基板的一侧弯曲;第二台阶部包括走线,走线的一端连接至电子元件,第二台阶部朝上基板远离下基板的一侧弯曲,且第二台阶部的一端和导电膜相连接,使得走线的另一端连接至导电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去除上基板上积累的静电,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平板显示器已取代笨重的CRT显示器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常用的平板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尤其是液晶显示器,由于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厚度薄、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在当前的平板显示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各种大中小尺寸的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几乎涵盖了当今信息社会的主要电子产品,如液晶电视、电脑、手机、PDA、GPS、车载显示、投影显示、摄像机、数码相机、电子手表、计算器、电子仪器、仪表、公共显示和虚幻显示等多个领域。显示面板是平面显示器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TFT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的彩膜基板(CF基板)和填充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如何解决彩膜基板外表面上静电积累问题,是业内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和上基板;配置于下基板和上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于上基板远离下基板的一侧的导电膜;下基板包括柔性衬底,柔性衬底包括主体部和台阶部;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主体部和上基板相重叠;台阶部至少包括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第一台阶部包括绑定区,绑定区绑定有电子元件,第一台阶部朝主体部远离上基板的一侧弯曲;第二台阶部包括走线,走线的一端连接至电子元件,第二台阶部朝上基板远离下基板的一侧弯曲,且第二台阶部的一端和导电膜相连接,使得走线的另一端连接至导电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第一硬性透明基板中形成柔性衬底,柔性衬底包括主体部和台阶部,在主体部远离第一硬性透明基板的一侧形成显示阵列层,且同时在台阶部远离第一硬性透明基板的一侧形成多条走线,从而形成至少一个下基板;在第二硬性透明基板中形成至少一个上基板,上基板包括导电膜;上基板和下基板均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向每个下基板的显示区内或者每个上基板的显示区内滴入液晶;贴合第一硬性透明基板和第二硬性透明基板,使得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一一对应设置,导电膜位于上基板的远离下基板的一侧;分割由贴合的第一硬性透明基板和第二硬性透明基板形成的母板,以形成至少一个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的子面板,在垂直于子面板的方向上,主体部和上基板相重叠;将台阶部至少切割成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在第一台阶部上绑定电子元件,走线的一端连接电子元件;在每个子面板中,对在垂直于子面板的方向上和台阶部相重叠的第一硬性透明基板的部分进行切割,并将其自下基板剥离;或者,将第一硬性透明基板的位于每个子面板上的部分全部自下基板剥离;然后,将第一台阶部朝主体部远离上基板的一侧弯曲,第二台阶部朝主体部靠近上基板的一侧弯曲,且使第二台阶部的一端和导电膜相连接,从而走线的另一端连接导电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走线的一端和位于第一台阶部上的电子元件相连接,通过第二台阶部朝上基板远离下基板的一侧弯曲,从而走线的另一端和设置于上基板远离下基板的一侧的导电膜相连接,上基板上积累的静电通过导电膜经走线传输至电子元件,再通过电子元件接地,有效去除上基板上积累的静电,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显示面板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台阶部和上基板之间设置银胶或导电胶,使上基板上的导电膜通过银胶或导电胶与台阶部的电子元件电连接,从而去除上基板上积累的静电。但是由于银胶的粘连端是柔性的,容易发生相对移动,从而银胶容易发生折断的情况。特别是,当上基板和下基板都为柔性基板的时候,银胶更容易发生折断,从而上基板上积累的静电无法去除,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而采用导电胶的话,会增加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显示面板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10和上基板20;配置于下基板10和上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设置于上基板20远离下基板10的一侧的导电膜21;下基板10包括柔性衬底11,柔性衬底11包括主体部12和台阶部13;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主体部12和上基板20相重叠;台阶部13至少包括第一台阶部14和第二台阶部15;第一台阶部14包括绑定区141,绑定区141绑定有电子元件40,第一台阶部14朝主体部12远离上基板20的一侧弯曲;第二台阶部15包括走线151,走线151的一端连接至电子元件40,第二台阶部15朝上基板20远离下基板10的一侧弯曲,且第二台阶部15的一端和导电膜21相连接,使得走线151的另一端连接至导电膜21。具体的,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10和上基板20。该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在下基板10和上基板20之间还设置有液晶层30。下基板10包括柔性衬底11,柔性衬底11包括主体部12和台阶部13,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主体部12和上基板20相重叠,台阶部13在未发生弯曲前,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台阶部13和上基板20不交叠。台阶部13包括第一台阶部14和第二台阶部15,第二台阶部15包括走线151,走线151的一端和位于第一台阶部14上的电子元件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和上基板;配置于所述下基板和所述上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于所述上基板远离所述下基板的一侧的导电膜;所述下基板包括柔性衬底,所述柔性衬底包括主体部和台阶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上基板相重叠;所述台阶部至少包括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包括绑定区,所述绑定区绑定有电子元件,所述第一台阶部朝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上基板的一侧弯曲;所述第二台阶部包括走线,所述走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电子元件,所述第二台阶部朝所述上基板远离所述下基板的一侧弯曲,且所述第二台阶部的一端和所述导电膜相连接,使得所述走线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导电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和上基板;配置于所述下基板和所述上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于所述上基板远离所述下基板的一侧的导电膜;所述下基板包括柔性衬底,所述柔性衬底包括主体部和台阶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上基板相重叠;所述台阶部至少包括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包括绑定区,所述绑定区绑定有电子元件,所述第一台阶部朝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上基板的一侧弯曲;所述第二台阶部包括走线,所述走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电子元件,所述第二台阶部朝所述上基板远离所述下基板的一侧弯曲,且所述第二台阶部的一端和所述导电膜相连接,使得所述走线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导电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部包括第一边缘,所述第二台阶部包括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均为直线段,或者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均为弧线段,或者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均为曲线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边缘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边缘,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相连接的第五边缘;所述第二台阶部和所述第五边缘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边缘为直线段、或弧线段。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包括两个第二台阶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上基板远离所述下基板的一侧的上偏光片,和位于所述下基板远离所述上基板的一侧的下偏光片,所述导电膜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上偏光片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导电膜相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上偏光片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慧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