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细花根人工驯化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0312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细花根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细花根人工驯化栽培方法,包括(一)种子育苗;(二)细花根短穗扦插育苗技术;(三)细花根移栽定植技术;(四)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野生细花根人工驯化栽培方法,能够解决细花根种苗培育的难点难题,实现细花根的人工种植,提高产量,亩产可达100千克,亩产值达3万元以上。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野生细花根资源,产业可得到持续发展,根系粗壮、发达,有效成分含量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生细花根人工驯化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花根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细花根人工驯化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细花根,别名:人参娃儿藤、土人参、土牛膝、山豆根、藤了刁竹、三十六根参,是彝族、傣族民间医治眼晴昏花常用药材。据史料记载于临沧县志内“列为百余种药材之一,细花”。细花根生于临翔区平村乡及帮东、马台沿澜沧江河谷热区一带海拔1000m左右的草地、山谷、溪旁、密荫灌木丛下。据相关资料显示细花根含牡丹酚(paco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对-羟基苯乙酮(ρ-hydroxyacetophenoon)、人参娃儿藤萜烯醇(ty-lolupenol)A、B;功能主治:清肝明目;行气止痛。主治两目视物昏花;脘腹胀痛、牙痛,肝硬化腹水,癌症,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目前细花根来源都是依靠野生的,需要人工上山采挖,费工、费时、产量低,亩产约5千克,产值低,亩产值约1300元左右,而且细花根种子休眠长,种皮厚,出苗率低,造成人工育种成功率低。造成:农民收入低;破坏生态环境资源和造成野生细花根资源严重枯竭;根系细弱、不发达,有效含量低。因此急需一种野生细花根人工驯化栽培方法,提高细花根人工育苗的成功率,提高产量,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野生细花根人工驯化栽培方法,能够解决细花根种苗培育的难题,实现细花根的人工种植,提高产量。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一)种子育苗(1)种子处理:细花根种子用温水或赤霉素溶液浸泡12~24小时后(实现人为打破休眠),取出放入勾兑好的百菌清溶液中消毒处理10~30分钟后,沥干备用;(2)整地铺床:整地每亩用羊粪1000~1200千克,复合肥50~60千克,消毒剂混合撒施与土壤充分耙匀,选择耙细均匀的砂质壤土按1.0~1.3米墒面做好苗床,平整墒面,撒播种子后覆盖厚约1~2cm细土,浇1次透水,上覆盖一薄层松毛;(3)育苗管理:岀苗后,主要进行幼苗水、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管理;(二)细花根短穗扦插育苗技术(1)扦插节令:扦插节令选择在夏季中段;(2)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能排能灌、土壤肥沃的砂质壤土地块;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羊粪1800~2000千克,加复合肥20~30千克作基肥,耙细整平,作墒高20cm,墒宽120cm,墒长视地形而定,墒面中间略高于两边,整平后铺垫一层5~6cm无菌的酸性细砂生红壤土待用;(3)剪穗:选择2年以上植株生长健壮,当年春季新生、半木质化,无病虫感染的枝条,按4.5~5.5cm长度,剪成短穗,每穗带一个芽叶,每个穗保留叶片1/2或2/3,剪成后备用;(4)扦插:在整好的地块上,喷浇足水分,将剪好备用的插穗,浸醮生根粉液后,按5cmx5cm的株行距,按深度2~3cm插入生红土壤中;(5)搭棚:扦插完毕后,及时搭建拱棚覆盖塑料薄膜和拉上遮荫网,注意保持棚温在25~30℃,透光率60%左右;(6)浇水:扦插后,每3~5天注意观察一次,使土壤水分保持在25~40%,当水分低于20%时,及时补足水分;(7)管理:a水分管理:长根后土壤水分保持在15~20%;b追肥:生根后每隔7~10日,按浓度1%尿素兑水喷撒,直至出圃;c加强病、虫、草害的预防与治疗;(8)出圃移栽:当苗高长到20cm时,即可连根带土移栽至大田;(三)细花根移栽定植技术(1)选择用地及整地a选地:选择海拨在1300米以下地域,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或粘壤土,有荫蔽条件和排水条件、透光性充足的林下开阔地带或有人工遮荫条件的地块进行栽培;b基肥:移栽前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结合整地按3000千克/亩施入,并加入三元复合肥20千克;c整地:秋、冬季,及时进行深翻,然后耙平耙细,作宽60cm、高20~30cm垄墒。同时,在地块四周通顺沟渠,用于排水防涝。(2)移栽夏季5~6月份或秋季9~11月份进行移栽,在整好的垄墒上实行双行或单行定植,按株距40~50cm,深10~15cm挖穴,穴底挖松整平,每穴栽细花根苗一株,覆土压紧,淋透定根水,再盖土与畦面齐平;(3)种植密度应视种苗大小、土壤肥力情况调节种植密度,每亩2500~4500株为宜;(4)追肥:视其生长情况,每年追施1~2次氮、磷、钾肥;(5)田间管理:定植后经常松土除草,苗高30cm时,应设架柱以供藤攀援,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主要坚持预防和农业防治为主,尽量减少喷农药或不喷农药;(四)采收(1)采收时间:定植3~4年后,在每年11月到翌年1月,为最佳采收期;(2)采收方法按垄栽方向,依次将根带土挖出,去掉地上残存部分,用力抖落掉泥土,用水清洗后晒干;(3)种子采收与贮藏种子一般在10月上旬至12月上旬采收,将釆收的种子进行阴晾干后,用布袋贮藏保存或湿种子用砂贮藏保管。进一步,步骤(一)种子育苗的(1)种子处理中,温水温度为40~60℃。进一步,步骤(一)种子育苗的(1)种子处理中,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0~20PPm。有益效果:通过人工驯化栽培后,亩产可达100千克,亩产值达3万元以上。可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野生细花根资源,产业可得到持续发展,根系粗壮、发达,有效成分含量得到提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子育苗1、种子处理:细花根种子用52℃温水浸泡24小时后,取出放入勾兑好的百菌清溶液中消毒处理15分钟,后沥干备用。2、整地铺床:整地每亩用羊粪或其它农肥1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消毒剂等混合撒施与土壤充分耙匀,选择耙细均匀的砂质壤土按1.2米墒面做好苗床,平整墒面,撒播种子后覆盖厚约1-2cm细土,浇1次透水,上覆盖一薄层松毛。3.育苗管理:岀苗后,主要进行幼苗水、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管理。(二)细花根短穗扦插育苗技术1、扦插节令扦插节令是育苗能否成活的最关键时节,一般必须选择在夏季中段,最迟不超出夏季未段。2、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能排能灌、土壤肥沃的砂质壤土地块。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羊粪2000千克,加复合肥20千克作基肥,耙细整平,作墒高20cm,墒宽120cm,墒长视地形而定,墒面中间略高于两边,整平后铺垫一层5-6cm无菌的酸性细砂生红壤土待用。3、剪穗选择2年以上植株生长健壮,当年春季新生、半木质化,无病虫感染的枝条,按4.5-5.5cm长度,剪成短穗,每穗带一个芽叶,每个穗保留叶片1/2或2/3,剪成后备用。4、扦插在整好的地块上,喷浇足水分,将剪好备用的插穗,浸醮生根粉液后,按5cmx5cm的株行距,按深度2-3cm插入生红土壤中。5、搭棚扦插完毕后,及时搭建拱棚覆盖塑料薄膜和拉上遮荫网,注意保持棚温在25-30℃,透光率60%左右。6、浇水扦插后,每3-5天注意观察一次,使土壤水分保持在30%左右,当水分低于20%时,及时补足水分。7、管理(1)·水分管理:长根后土壤水分保持在15-20%左右;(2)·追肥:生根后每隔7-10日,按浓度1%尿素兑水喷撒,直至出圃。(3)·加强病、虫、草害的预防与治疗。8、出圃移栽当苗高长到20cm时,即可连根带土移栽至大田。(三)细花根移栽定植技术1.选择用地及整地(1)选地:选择海拨在1300米以下地域,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或粘壤土,有荫蔽条件和排水条件、透光性充足的林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生细花根人工驯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种子育苗(1)种子处理:细花根种子用温水或加赤霉素溶液浸泡12~24小时后,取出放入勾兑好的百菌清溶液中消毒处理10~30分钟后,沥干备用;(2)整地铺床:整地每亩用羊粪1000~1200千克,复合肥50~60千克,消毒剂混合撒施与土壤充分耙匀,选择耙细均匀的砂质壤土按1.0~1.3米墒面做好苗床,平整墒面,撒播种子后覆盖厚约1~2cm细土,浇1次透水,上覆盖一薄层松毛;(3)育苗管理:岀苗后,主要进行幼苗水、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管理;(二)细花根短穗扦插育苗技术(1)扦插节令:扦插节令选择在夏季中段;(2)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能排能灌、土壤肥沃的砂质壤土地块;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羊粪1800~2000千克,加复合肥20~30千克作基肥,耙细整平,作墒高20cm,墒宽120cm,墒长视地形而定,墒面中间略高于两边,整平后铺垫一层5~6cm无菌的酸性细砂生红壤土待用;(3)剪穗:选择2年以上植株生长健壮,当年春季新生、半木质化,无病虫感染的枝条,按4.5~5.5cm长度,剪成短穗,每穗带一个芽叶,每个穗保留叶片1/2或2/3,剪成后备用;(4)扦插:在整好的地块上,喷浇足水分,将剪好备用的插穗,浸醮生根粉液后,按5cmx5cm的株行距,按深度2~3cm插入生红土壤中;(5)搭棚:扦插完毕后,及时搭建拱棚覆盖塑料薄膜和拉上遮荫网,注意保持棚温在25~30℃,透光率50~70%;(6)浇水:扦插后,每3~5天注意观察一次,使土壤水分保持在25~40%,当水分低于20%时,及时补足水分;(7)管理:a 水分管理:长根后土壤水分保持在15~20%;b 追肥:生根后每隔7~10日,按浓度1%尿素兑水喷撒,直至出圃;c 加强病、虫、草害的预防与治疗;(8)出圃移栽:当苗高长到20~30cm时,即可连根带土移栽至大田;(三)细花根移栽定植技术(1)选择用地及整地a 选地:选择海拨在1300米以下地域,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或粘壤土,有荫蔽条件和排水条件、透光性充足的林下开阔地带或有人工遮荫条件的地块进行栽培;b 基肥:移栽前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结合整地按3000千克/亩施入,并加入三元复合肥20千克;c 整地:秋、冬季,及时进行深翻,然后耙平耙细,作宽60cm、高20~30cm垄墒;同时,在地块四周通顺沟渠,用于排水防涝;(2)移栽夏季5~6月份或秋季9~11月份进行移栽,在整好的垄墒上实行双行或单行定植,按株距40~50cm,深10~15cm挖穴,穴底挖松整平,每穴栽细花根苗一株,覆土压紧,淋透定根水,再盖土与畦面齐平;(3)种植密度应视种苗大小、土壤肥力情况调节种植密度,每亩2500~4500株为宜;(4)追肥:视其生长情况,每年追施1~2次氮、磷、钾肥;(5)田间管理:定植后经常松土除草,苗高30cm时,应设架柱以供藤攀援,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主要坚持预防和农业防治为主,尽量减少喷农药或不喷农药;(四)采 收(1)采收时间:定植3~4年后,在每年11月到翌年1月,为最佳采收期;(2)采收方法按垄栽方向,依次将根带土挖出,去掉地上残存部分,用力抖落掉泥土,用水清洗后晒干;(3)种子采收与贮藏种子一般在10月上旬至12月上旬采收,将釆收的种子进行阴晾干后,用布袋贮藏保存或湿种子用砂贮藏保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生细花根人工驯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种子育苗(1)种子处理:细花根种子用温水或加赤霉素溶液浸泡12~24小时后,取出放入勾兑好的百菌清溶液中消毒处理10~30分钟后,沥干备用;(2)整地铺床:整地每亩用羊粪1000~1200千克,复合肥50~60千克,消毒剂混合撒施与土壤充分耙匀,选择耙细均匀的砂质壤土按1.0~1.3米墒面做好苗床,平整墒面,撒播种子后覆盖厚约1~2cm细土,浇1次透水,上覆盖一薄层松毛;(3)育苗管理:岀苗后,主要进行幼苗水、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管理;(二)细花根短穗扦插育苗技术(1)扦插节令:扦插节令选择在夏季中段;(2)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能排能灌、土壤肥沃的砂质壤土地块;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羊粪1800~2000千克,加复合肥20~30千克作基肥,耙细整平,作墒高20cm,墒宽120cm,墒长视地形而定,墒面中间略高于两边,整平后铺垫一层5~6cm无菌的酸性细砂生红壤土待用;(3)剪穗:选择2年以上植株生长健壮,当年春季新生、半木质化,无病虫感染的枝条,按4.5~5.5cm长度,剪成短穗,每穗带一个芽叶,每个穗保留叶片1/2或2/3,剪成后备用;(4)扦插:在整好的地块上,喷浇足水分,将剪好备用的插穗,浸醮生根粉液后,按5cmx5cm的株行距,按深度2~3cm插入生红土壤中;(5)搭棚:扦插完毕后,及时搭建拱棚覆盖塑料薄膜和拉上遮荫网,注意保持棚温在25~30℃,透光率50~70%;(6)浇水:扦插后,每3~5天注意观察一次,使土壤水分保持在25~40%,当水分低于20%时,及时补足水分;(7)管理:a水分管理:长根后土壤水分保持在15~20%;b追肥:生根后每隔7~10日,按浓度1%尿素兑水喷撒,直至出圃;c加强病、虫、草害的预防与治疗;(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兴查应祥王志琴黄丕富王军袁春芳陶永生陈彩红
申请(专利权)人:临沧茂祥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