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4515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包括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可翻动紧锁下夹板和铝线封闭槽;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和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之间可封闭中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贴合铝线封闭槽,所述铝线封闭槽包括槽前部和槽后部,所述槽前部和所述槽后部闭合形成封闭孔,所述铝线封闭槽形成的整体两端为绝缘导线封闭槽,中间为铝线槽,绝缘导线封闭槽用于与绝缘导线通过硅橡胶形成封闭,铝线槽用于封闭裸露的导线,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可翻动紧锁下夹板和铝线封闭槽均采用绝缘电木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增强电网的安全可靠性,降低故障停电的概率,可降低故障跳闸率,减少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导线修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规模动迁用户和临时用电的用户及企业破产的用户越来越多。当此类用户办理销户后,公司对该用户进行引线拆除。而目前10KV线路使用的绝缘导线分两部分,外皮为超厚聚乙烯材料,内心为多股铝线旋编而成。当给用户接引时,高压导线外皮破损长度一般约为接线卡子1.5倍,通过安装接引卡子和高压引下线来定位,增加导线强度,拉力及线路的防摆动功能,而拆引后存在以下问题:1、破损导线处受力性大幅度降低,失去卡子强度及引下线的固定防摆动功能,致使大部分受力点偏移到破损点的多股铝线上,易造成铝线破损并使之成为导线最薄弱环节。2、破损铝线处易产生高温氧化。高温氧化易造成铝线断股或导线烧断从而引发事故。3、破损导线处易被杂物腐蚀,引发事故,影响电网安全。为此,研发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解决上述存在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包括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可翻动紧锁下夹板和铝线封闭槽;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和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之间可封闭中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贴合铝线封闭槽,所述铝线封闭槽包括槽前部和槽后部,所述槽前部和所述槽后部闭合形成封闭孔,所述铝线封闭槽形成的整体两端为绝缘导线封闭槽,中间为铝线槽,绝缘导线封闭槽用于与绝缘导线通过硅橡胶形成封闭,铝线槽用于封闭裸露的导线,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可翻动紧锁下夹板和铝线封闭槽均采用绝缘电木制成。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和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结构及尺寸相同。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底部设用于固定铝线封闭槽挂耳部分的锁紧滑道,所述锁紧滑道为内凹槽。所述槽前部和槽后部结构及尺寸相同。所述槽前部为上端和下端设置挂耳的半圆环。所述槽前部和槽后部合起后的上端挂耳、下端挂耳分别贴合在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的内凹槽内。使用原理:1.分别在两个由绝缘电木制作的可移动的槽前部和槽后部的首端和末端,均涂上具有绝缘效果的硅橡胶;2.将裸露的导线放入槽前部或槽后部,裸露的铝线两侧的绝缘导线部分与硅橡胶贴合;3.将槽前部和槽后部贴合成封闭的铝线封闭槽;4.在槽前部和槽后部的上端闭合处和下端闭合处涂上硅橡胶,防止雨天水滴由绝缘封闭槽和绝缘夹板中间的缝隙渗透到裸露导线处腐蚀导线。5.将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和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加装到铝线封闭槽上,构成完整的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本技术具有的优点:1、设计可翻动式紧锁夹板便于高空带电作业中操作安装;这套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的材料均为绝缘电木组成,绝缘效果好,且在不改变原有导线各项结构及功能基础上,对导线接引破损处进行带电修复。2、铝线封闭槽内设有铝线封闭区和绝缘导线封闭区,并对绝缘导线封闭区加长,增大导线破损处的强度;本装置由上下两个可翻动紧锁夹板组成,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和可翻动紧锁下夹板设有锁紧滑道,内部加装可移动铝线封闭槽,铝线封闭槽设置成闭锁型可增强破损导线处的强度。3、可翻动紧锁上夹板和可翻动紧锁下夹板加有燕尾槽式紧锁装置,提高导线的拉力,防止断裂氧化腐蚀;该装置采用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绝缘性能强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加工而成。本技术适用于供电企业对销户用户拆引后对裸露导线进行修复的专用装置。导线被夹板和封闭槽紧锁装置加封,可避免因长期裸露在外氧化腐蚀,也可免去因狂风暴雨的袭击致使铝线旋编断股。增加10KV导线的使用寿命,降低电网故障率,节约管理成本,保证电网安全。增强电网的安全可靠性,降低故障停电的概率,避免了投诉的风险;可降低故障跳闸率,减少因放风筝挂到导线导致人身触电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铝线封闭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翻动紧锁上夹板的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槽后部的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可翻动紧锁上夹板、2.可翻动紧锁下夹板、3.铝线封闭槽、31.槽前部、32.槽后部、41.绝缘导线封闭槽、42.铝线槽、51.绝缘导线、52.铝线、6.挂耳、7.锁紧滑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包括可翻动紧锁上夹板(1)、可翻动紧锁下夹板(2)和铝线封闭槽(3);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1)和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2)之间可封闭中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贴合铝线封闭槽(3),所述铝线封闭槽(3)包括槽前部(31)和槽后部(32),所述槽前部(31)和所述槽后部(32)闭合形成封闭孔,所述铝线封闭槽(3)形成的整体两端为绝缘导线封闭槽(41),中间为铝线槽(42),绝缘导线封闭槽(41)用于与绝缘导线(51)通过硅橡胶形成封闭,铝线槽(42)用于封闭裸露的导线,可翻动紧锁上夹板(1)、可翻动紧锁下夹板(2)和铝线封闭槽(3)均采用绝缘电木制成。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1)和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2)结构及尺寸相同。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1)底部设用于固定铝线封闭槽(3)挂耳(6)部分的锁紧滑道(7),所述锁紧滑道(7)为内凹槽。所述槽前部(31)和槽后部(32)结构及尺寸相同。所述槽前部(31)为上端和下端设置挂耳(6)的半圆环。所述槽前部(31)和槽后部(32)合起后的上端挂耳(6)、下端挂耳(6)分别贴合在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1)、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2)的内凹槽内。使用原理:1.分别在两个由绝缘电木制作的可移动的槽前部(31)和槽后部(32)的首端和末端,均涂上具有绝缘效果的硅橡胶;2.将裸露的导线放入槽前部(31)或槽后部(32),裸露的铝线(52)两侧的绝缘导线(51)部分与硅橡胶贴合;3.将槽前部(31)和槽后部(32)贴合成封闭的铝线封闭槽(3);4.在槽前部(31)和槽后部(32)的上端闭合处和下端闭合处涂上硅橡胶,防止雨天水滴由绝缘封闭槽和绝缘夹板中间的缝隙渗透到裸露导线处腐蚀导线。5.将可翻动紧锁上夹板(1)和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2)加装到铝线封闭槽(3)上,构成完整的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翻动紧锁上夹板(1)、可翻动紧锁下夹板(2)和铝线封闭槽(3);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1)和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2)之间可封闭中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贴合铝线封闭槽(3),所述铝线封闭槽(3)包括槽前部(31)和槽后部(32),所述槽前部(31)和所述槽后部(32)闭合形成封闭孔,所述铝线封闭槽(3)形成的整体两端为绝缘导线封闭槽(41),中间为铝线槽(42),可翻动紧锁上夹板(1)、可翻动紧锁下夹板(2)和铝线封闭槽(3)均采用绝缘电木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KV高压导线带电修复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翻动紧锁上夹板(1)、可翻动紧锁下夹板(2)和铝线封闭槽(3);所述可翻动紧锁上夹板(1)和所述可翻动紧锁下夹板(2)之间可封闭中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贴合铝线封闭槽(3),所述铝线封闭槽(3)包括槽前部(31)和槽后部(32),所述槽前部(31)和所述槽后部(32)闭合形成封闭孔,所述铝线封闭槽(3)形成的整体两端为绝缘导线封闭槽(41),中间为铝线槽(42),可翻动紧锁上夹板(1)、可翻动紧锁下夹板(2)和铝线封闭槽(3)均采用绝缘电木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K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可鑫李维维吴爱如张乐群谭炳芽王欢胡建李小华刘晨曾海兴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峡江县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