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线润滑传送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分别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放卷辊,第二支架上设有收卷辊,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有底座,底座上按纱线传送的方向依次设有润滑机构、清洁机构和张紧机构,润滑机构包括润滑料槽、两个顶线辊和润滑辊,清洁机构包括斜面台、第二电机和压板,斜面台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清洁刷,张紧机构包括设于底座上的凹槽、弹簧和过渡辊,第二支架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收卷电机,收卷电机的输出轴套设有皮带,皮带的另一端套设于收卷辊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纱线能够充分润滑,并且可以去除纱线上多余的润滑剂,纱线在收卷时更加使纱线在收卷过程中更加整洁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润滑传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纱线润滑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布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穿着柔软舒适,保暖性好,已经大量的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中,并且布料具有染色性能好,色泽鲜艳,色谱齐全,耐碱性强,耐热光,特别是经编针织布,具有较好的伸长性和拉伸性,并且尺寸稳定性好,在利用经编机将纱线编织成布料之前,根据所生产的经编布的需要,需要将一个个小的纱筒利用卷绕装置卷绕成比较大的纱筒,再将较大的纱筒放置到经编机上,使得纱筒的使用周期提高,确保经编机织布的产品稳定性,在将小的纱筒卷绕成大的纱筒的过程中,需要将纱线进行传送,传统的纱线传送装置,在纱线传送的过程中不能便捷的添加纱线润滑油,使得纱线容易产生断头和毛刺,利用该纱线制成的织物手感也较粗糙,难以实现手感柔软、滑爽和穿着舒适的效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些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纱线润滑传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纱线润滑传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分别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放卷辊,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收卷辊,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按纱线传送的方向依次设有润滑机构、清洁机构和张紧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润滑料槽、两个顶线辊和润滑辊,两个所述顶线辊水平对称设于所述润滑料槽的两侧,所述润滑辊的两端活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一侧设有齿条,所述底座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于所述齿条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套设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斜面台、第二电机和压板,所述斜面台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清洁刷,所述斜面台的正上方设有倾斜设置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所述清洁刷,所述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张紧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凹槽、弹簧和过渡辊,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弹簧的顶部与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过渡辊,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轴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收卷辊的一端。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上均设有条形孔,所述放卷辊和所述收卷辊均可沿条形孔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润滑料槽内设有纱线润滑油,所述润滑辊的下端浸没于所述纱线润滑油的液面下方。优选的,所述斜面台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压板的倾斜角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设于所述安装座上。优选的,所述放卷辊、所述收卷辊、所述润滑辊和所述过渡辊的表面均设有软质橡胶层。优选的,所述斜面台较低的一端设有集油筒,所述集油筒的顶部与所述斜面台的较低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纱线润滑传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纱线润滑传送装置,通过设置润滑机构、清洁机构和张紧机构,使纱线能够充分润滑,并且可以去除纱线上多余的润滑剂,纱线在收卷时更加紧绷,避免纱线松弛,使纱线在收卷过程中更加整洁干净。2、该纱线润滑传送装置,通过在斜面台较低的一端设有集油筒,便于收集从纱线除去的多余润滑剂。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纱线能够充分润滑,并且可以去除纱线上多余的润滑剂,纱线在收卷时更加使纱线在收卷过程中更加整洁干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纱线润滑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放卷辊、5收卷辊、6底座、7润滑机构、8清洁机构、9张紧机构、10润滑料槽、11顶线辊、12润滑辊、13调节杆、14齿条、15支撑杆、16安装座、17第一电机、18齿轮、19斜面台、20第二电机、21压板、22清洁刷、23连接杆、24凹槽、25弹簧、26过渡辊、27第三支架、28收卷电机、29皮带、30条形孔、31集油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纱线润滑传送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分别设有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上设有放卷辊4,第二支架3上设有收卷辊5,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之间设有底座6,底座6上按纱线传送的方向依次设有润滑机构7、清洁机构8和张紧机构9,润滑机构7包括润滑料槽10、两个顶线辊11和润滑辊12,两个顶线辊11水平对称设于润滑料槽10的两侧,润滑辊12的两端活动连接有调节杆13,调节杆13的上端一侧设有齿条14,底座6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顶部设有安装座16,安装座16于齿条14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17,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套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18,清洁机构8包括斜面台19、第二电机20和压板21,斜面台19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清洁刷22,斜面台19的正上方设有倾斜设置的压板21,压板21的下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清洁刷22,压板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的上端与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张紧机构9包括设于底座6上的凹槽24、弹簧25和过渡辊26,弹簧25设于凹槽24内,弹簧25的顶部与第三支架27固定连接,第三支架27的顶部与过渡辊26活动连接,第二支架3远离底座6的一侧设有收卷电机28,收卷电机28的输出轴套设有皮带29,皮带29的另一端套设于收卷辊5的一端。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上均设有条形孔30,放卷辊4和收卷辊5均可沿条形孔30上下移动,润滑料槽10内设有纱线润滑油,润滑辊12的下端浸没于纱线润滑油的液面下方,斜面台19的倾斜角度与压板21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二电机20设于安装座16上,放卷辊4、收卷辊5、润滑辊12和过渡辊26的表面均设有软质橡胶层,斜面台19较低的一端设有集油筒31,集油筒的顶部与斜面台19的较低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润滑机构7、清洁机构8和张紧机构9,使纱线能够充分润滑,并且可以去除纱线上多余的润滑剂,纱线在收卷时更加紧绷,避免纱线松弛,使纱线在收卷过程中更加干净,第一电机17带动齿轮18,齿轮18带动齿条14,齿条14带动调节杆13,调节杆13带动润滑辊12,润滑辊12把纱线压向润滑料槽10内的润滑剂中,使纱线能够充分润滑,纱线经过清洁机构8时,压板22下表面的清洁刷22和斜面台上的清洁刷22同时工作,去除纱线上多余的润滑剂,张紧机构9提供弹簧对纱线张紧;通过在斜面台20较低的一端设有集油筒31,便于收集从纱线除去的多余润滑剂。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线润滑传送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分别设有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上设有放卷辊(4),所述第二支架(3)上设有收卷辊(5),所述第一支架(2)与所述第二支架(3)之间设有底座(6),所述底座(6)上按纱线传送的方向依次设有润滑机构(7)、清洁机构(8)和张紧机构(9),所述润滑机构(7)包括润滑料槽(10)、两个顶线辊(11)和润滑辊(12),两个所述顶线辊(11)水平对称设于所述润滑料槽(10)的两侧,所述润滑辊(12)的两端活动连接有调节杆(13),所述调节杆(13)的上端一侧设有齿条(14),所述底座(6)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顶部设有安装座(16),所述安装座(16)于所述齿条(14)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17),所述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套设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18),所述清洁机构(8)包括斜面台(19)、第二电机(20)和压板(21),所述斜面台(19)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清洁刷(22),所述斜面台(19)的正上方设有倾斜设置的压板(21),所述压板(21)的下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所述清洁刷(22),所述压板(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张紧机构(9)包括设于所述底座(6)上的凹槽(24)、弹簧(25)和过渡辊(26),所述弹簧(25)设于所述凹槽(24)内,所述弹簧(25)的顶部与第三支架(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27)的顶部与所述过渡辊(26)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3)远离所述底座(6)的一侧设有收卷电机(28),所述收卷电机(28)的输出轴套设有皮带(29),所述皮带(29)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收卷辊(5)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润滑传送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分别设有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上设有放卷辊(4),所述第二支架(3)上设有收卷辊(5),所述第一支架(2)与所述第二支架(3)之间设有底座(6),所述底座(6)上按纱线传送的方向依次设有润滑机构(7)、清洁机构(8)和张紧机构(9),所述润滑机构(7)包括润滑料槽(10)、两个顶线辊(11)和润滑辊(12),两个所述顶线辊(11)水平对称设于所述润滑料槽(10)的两侧,所述润滑辊(12)的两端活动连接有调节杆(13),所述调节杆(13)的上端一侧设有齿条(14),所述底座(6)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顶部设有安装座(16),所述安装座(16)于所述齿条(14)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17),所述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套设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18),所述清洁机构(8)包括斜面台(19)、第二电机(20)和压板(21),所述斜面台(19)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清洁刷(22),所述斜面台(19)的正上方设有倾斜设置的压板(21),所述压板(21)的下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所述清洁刷(22),所述压板(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张紧机构(9)包括设于所述底座(6)上的凹槽(24)、弹簧(25)和过渡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平,
申请(专利权)人:响水县永泰纺织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