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87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尤其是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上安装板、丝杠、丝杠螺母、连接管、光杠、下安装板、斜面滑块、放电电极、外壳、电极安装块、预压弹簧、电极安装块滑轨、滚动轴承、下限位开关、上限位开关。所述步进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安装板上,所述上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上,所述丝杠通过弹性联轴器连接步进电机输出轴,所述光杠的上端通过螺母固定于上安装板,下端通过螺母连接下安装板,所述丝杠螺母中间通过螺纹旋合于丝杠上。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运动精度高;可与控制系统结合,实现放电电极的在线补偿;可解决井下油管电弧切割时,因电极损耗而影响切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尤其是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
技术介绍
在油田的勘探和开采过程中,经常因地层运动、出砂、工具掉落等出现油管被卡的状况,油管切割装置作为常用的工具,可将油管从被卡位置以上切断,以将经济损失降低。传统的机械切割装置复杂,操作困难,刀片易损坏;化学切割所用的药剂污染环境,且会腐蚀油管;聚能切割产生的断口不规整,不利于后期施工。而电弧切割能量集中、温度高,形成的端口规整,且对环境无污染,是现有较好的切割方法。电弧切割过程中,电极会因放电而损耗而变短。为保证放电过程继续,需要对电极进行动态补偿。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一种适用于井下油管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可以解决在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过程中,因电极损耗变短而影响切割过程的问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上安装板、丝杠、丝杠螺母、连接管、光杠、下安装板、斜面滑块、放电电极、外壳、电极安装块、预压弹簧、电极安装块滑轨、滚动轴承、下限位开关、上限位开关。所述步进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安装板上,所述上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上,所述丝杠通过弹性联轴器连接步进电机输出轴,所述光杠两端带有螺纹,上端通过螺母固定于上安装板,下端通过螺母连接下安装板,所述丝杠螺母中间通过螺纹旋合于丝杠上,两端通过孔穿装于光杠上,可由丝杠推动上下运动,所述连接管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在丝杠螺母上,下端穿过下安装板,可随丝杠螺母运动,所述斜面滑块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管上,所述电极安装块滑轨两端带有螺纹,通过螺母固定在外壳上,所述电极安装块穿于电极安装块滑轨上,所述预压弹簧穿于电极安装块滑轨上,通过预压力压紧电极安装块,所述放电电极固定在电极安装块上,所述滚动轴承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极安装块,所述上限位开关通过螺母固定在光杠上端,所述下限位开关通过螺母固定在光杠下端。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斜面滑块的斜面上开槽,当其上下运动时,滚动轴承在其槽内沿斜面滚动,推动电极安装块沿电极安装块滑轨滑动,所述放电电极可通过外壳上预留的孔伸出,实现进给运动,所述丝杠螺母通过上、下限位开关限制运动范围,保证电极的有效外伸长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成果是:结构简单,运动精度高;可与控制系统结合,实现放电电极的在线补偿;可解决井下油管电弧切割时,因电极损耗而影响切割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的丝杠螺母部分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的斜面滑块部分结构图。符号说明:1-步进电机,2-上安装板,3-丝杠,4-丝杠螺母,5-连接管,6-光杠,7-下安装板,8-斜面滑块,9-放电电极,10-外壳,11-电极安装块,12-预压弹簧,13-电极安装块滑轨,14-滚动轴承,15-下限位开关,16-上限位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包括步进电机(1)、上安装板(2)、丝杠(3)、丝杠螺母(4)、连接管5、光杠(6)、下安装板(7)、斜面滑块(8)、放电电极(9)、外壳(10)、电极安装块(11)、预压弹簧(12)、电极安装块滑轨(13)、滚动轴承(14)、下限位开关(15)、上限位开关(16)。所述步进电机(1)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安装板(2)上,所述上安装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10)上,所述丝杠(3)通过弹性联轴器连接于步进电机(1)的输出轴,所述光杠(6)两端带有螺纹,上端通过螺母固定于上安装板(2),下端通过螺母连接下安装板(7),所述丝杠螺母(4)中间通过螺纹旋合于丝杠(3)上,两端通过孔穿装于光杠(6)上,可由丝杠(3)推动上下运动,所述连接管(5)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在丝杠螺母(4)上,下端穿过下安装板(7),可随丝杠螺母(4)运动,所述斜面滑块(8)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管(5)上,所述电极安装块滑轨(13)两端带有螺纹,通过螺母固定在外壳(10)上,所述电极安装块(11)穿于电极安装块滑轨(13)上,所述预压弹簧(12)穿于电极安装块滑轨(13)上,通过预压力压紧电极安装块(11),所述放电电极(9)固定在电极安装块(11)上,所述滚动轴承(14)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极安装块(11),所述上限位开关(16)通过螺母固定在光杠(6)上端,所述下限位开关(15)通过螺母固定在光杠(6)下端。如图5所示,所述斜面滑块(8)的斜面上开槽,当其上下运动时,滚动轴承(14)在其槽内沿斜面滚动,推动电极安装块(11)沿电极安装块滑轨(13)滑动,所述放电电极(9)可通过外壳(10)上预留的孔伸出,实现进给运动,所述丝杠螺母(4)通过上限位开关(16)和下限位开关(15)限制运动范围,保证放电电极(9)的有效外伸长度。使用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步进电机(1)旋转,带动丝杠(3)旋转,带动丝杠螺母(4)上下运动,丝杠螺母(4)的行程通过上限位开关(16)和下限位开关(15)限制,进而带动斜面滑块(8)上下运动,推动斜面槽内的滚动轴承(14)沿斜面运动,推动电极安装块(11)压缩预压弹簧(12),放电电极(9)被推出外壳(1)实现进给运动。以上用实例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凡在本技术基础上所做的任何修改与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步进电机(1)、上安装板(2)、丝杠(3)、丝杠螺母(4)、连接管(5)、光杠(6)、下安装板(7)、斜面滑块(8)、放电电极(9)、外壳(10)、电极安装块(11)、预压弹簧(12)、电极安装块滑轨(13)、滚动轴承(14)、下限位开关(15)、上限位开关(16),所述步进电机(1)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安装板(2)上,所述上安装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10)上,所述丝杠(3)通过弹性联轴器连接于步进电机(1)的输出轴,所述光杠(6)两端带有螺纹,上端通过螺母固定于上安装板(2),下端通过螺母连接下安装板(7),所述丝杠螺母(4)中间通过螺纹旋合于丝杠(3)上,两端通过孔穿装于光杠(6)上,所述连接管(5)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在丝杠螺母(4)上,下端穿过下安装板(7),所述斜面滑块(8)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管(5)上,所述电极安装块滑轨(13)两端带有螺纹,通过螺母固定在外壳(10)上,所述电极安装块(11)穿于电极安装块滑轨(13)上,所述预压弹簧(12)穿于电极安装块滑轨(13)上,通过预压力压紧电极安装块(11),所述放电电极(9)固定在电极安装块(11)上,所述滚动轴承(14)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极安装块(11),所述上限位开关(16)通过螺母固定在光杠(6)上端,所述下限位开关(15)通过螺母固定在光杠(6)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的电极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步进电机(1)、上安装板(2)、丝杠(3)、丝杠螺母(4)、连接管(5)、光杠(6)、下安装板(7)、斜面滑块(8)、放电电极(9)、外壳(10)、电极安装块(11)、预压弹簧(12)、电极安装块滑轨(13)、滚动轴承(14)、下限位开关(15)、上限位开关(16),所述步进电机(1)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安装板(2)上,所述上安装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10)上,所述丝杠(3)通过弹性联轴器连接于步进电机(1)的输出轴,所述光杠(6)两端带有螺纹,上端通过螺母固定于上安装板(2),下端通过螺母连接下安装板(7),所述丝杠螺母(4)中间通过螺纹旋合于丝杠(3)上,两端通过孔穿装于光杠(6)上,所述连接管(5)上端通过螺纹固定在丝杠螺母(4)上,下端穿过下安装板(7),所述斜面滑块(8)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管(5)上,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榆高清华董行刘彤李德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